S__6537228.jp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8714

看到书名就想看的书,翻开后连篇推荐序都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这是特立独行的猫(赵星)的作品,我看的第一本,翻开每一章,貌似跟一般心理励志的书相同,但因为作者加入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身旁朋友的实例,让人读来如醍醐灌顶。

书中内容分为四章:

第一章 没有行动的内容,永远难以实现

励志书的内容无非那么几项:坚强、勇敢、坚持、勤奋,看来都是大家早就知道的道理,但有人做到了,你没做到,如此而已。缺少的不是成功要领,而是改变自己的勇气;戒掉拖延的毛病。

大多数的人的梦想在二十岁时熠熠生辉,但在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死了,更别提四十岁。大多数的人心里都想点事,可最终都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大多数人的一生,都败给了一个字:等!

分享的背后是借力,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会,邀请别人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地的把自己的潜能激发与实现。

第二章 相信自己,你的潜力远大于当下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思考方式才能决定你的命运,成年人的思想、格局、视野,直接决定你未来的走向,有了视野和格局才有思想,有欲望才能心甘情愿地努力。

你缺少的不仅仅是勤奋,更重要的是缺乏主动性。

一个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还不想办法。这世界就是一群人画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群人起床后发现世界变了。

第三章 要有效努力,不要看起来很努力

成年人的世界,不再是口号人生,有效,比什么重要。比努力更重要的,是用心和思考,是见解和洞察。

只有热情和各态度,才能决定你在这一行究竟能做多久。

即使是自由工作者,要做的不仅仅是赚钱,更多是为自己制定进步的计划,比如学习,比如适时地参与社会活动,让自己不要在自己的小圈子打转。

第四章 学习,让你受用无

大人的世界里,智商相等的人才能玩在一起。稍微努力就怕过劳死,看别人拚命总觉得对方身体不好。可惜,大部分努力又勤奋的人,钱多身体还很好。

知道自己穷还不去努力赚钱,只会天天喊穷?穷就能理直气壮的坐享其成。

读了那么多书,你有独力思考的能力吗?读完一本书该如何思考?其实书评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名人传记关注他们做事的过程,关注他们遇到困难时如何思考和想办法。

简略举书中的一些词句当例子,光看书名就是打脸各种借口的文,果然也符合期待以犀利的笔给些震教育,封面说献给20~30世代的人,但以目前社会退休年龄一直往后延,各个世代的人应该都适合看这种可以震奋人心的文章,从作者的文中亲身经验分享也可窥见中国的竞争有多大,作者并不是单身,而是两个孩子的妈依然挤身连续三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想就知道她有多努力。作者文笔是我喜欢的励志类风格,不只是讲道理,而是犀利的突破盲点。

S__6594711.jpg

作者又出了新书《人生好贵,请别浪费》,看完后再分享她又出什么突破盲点的高见。

PS:为什么会尽量每本书都写读后心得?因为看书的速度很快,快到有时自己也分不清是快速还是,就如本书提到读完一本书该如何思考?写心得就是给自己静心反省的机会,思考如何将书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不是读很多好书,读完就结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