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抛下仔爸和仔仔,与我姐姐姐夫一起,去荷兰参加外甥的婚礼。

  感觉上,好像对这一天期盼已久,毕竟出去度假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尤其这一次,还是摆脱了仔仔和仔爸,我独自出去旅游!要知道,这样的机会我期盼很久了。

  自从生了仔仔,我还从来没有抛下他,单独出去旅游过。每一次基本都是一家三口一同出游。而我仅有的几次离开他们父子俩的经历,也只是因为要去外地或外国上课,这些年所有离家上课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20天!

  原本我以为自己会很兴奋,很开心!毕竟,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了!

  但随着出发时间的临近,我却发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感到压力山大!

  不止我,仔仔和仔爸也感受到了这种分离的不舍。仔仔无数次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去这么久,你参加完哥哥的婚礼,就马上买机票回来吧!别出去玩了!”

  仔爸则说:“哎,要不你别去了吧!宁愿损失一张机票……”

  虽然我们都知道,已经订好的行程不会取消,但是,经过这一次,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分离焦虑并没有完全处理好!

  是的,我是一个有着严重分离焦虑的人,特别害怕与父母分离。我爸爸曾说过,三年幼儿园我足足哭了三年,没有一天落下,每天一出家门就开始一路哭,一直哭到幼儿园门口,还会再哭上一会才无可奈何地进去。

  这一段记忆我自己完全没有印象,但这份焦虑和恐慌却一直伴随着我,没有解决。

  之前在仔仔上幼儿园,第一天入园时,原本我们全家都高高兴兴的。但当我跟仔爸准备离园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控制不住的大哭起来,仔爸怎么拉我,让我快点离开我都不肯。

  本来很开心,没有分离焦虑的仔仔在我的影响下也开始大哭起来,从小凳子上站起身,跑过来紧紧抱着我说:“妈妈不要走”。

  后来幼儿园老师强制把我从教室里赶出去的。回到家后,我又在家里哭了一上午,直到中午把仔仔接回来我才止住哭泣。

  这次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家里有严重分离焦虑的人是我!有了这个认识,我才开始着手处理。经过面对和接纳,我的分离焦虑好了很多。但,这次与仔爸仔仔分开,我才发现,我的分离焦虑并没有完全处理好。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分离焦虑的影响,不处理好,就会一辈子受分离焦虑影响。

  很多妈妈以为孩子上幼儿园时,分离焦虑最严重。确实,上幼儿园后,孩子需要离开家庭,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空间,他们的分离焦虑会表现得最为严重。

  但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却是在婴儿阶段。孩子刚出生时,认为妈妈是自己的一部分,到6个月左右,逐渐认识到妈妈和自己的是不同的个体,并意识到妈妈有可能与自己分离,焦虑感由此产生。这种焦虑感会越来越强,以至于即使只分开片刻,孩子也会号啕大哭,这种分离时的恐惧感就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一般在孩子8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女孩子在3岁左右焦虑感慢慢消失,男孩子则要晚一些,一般在4岁左右才能完全克服这种焦虑感。

  孩子刚出现分离焦虑时,一刻都不让妈妈离开,妈妈因此感到疲惫和苦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分离焦虑的产生恰恰证明妈妈和孩子已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孩子的发育已经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分离焦虑,则说明母子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一些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

  分离焦虑主要会经历反抗、失望、超脱三个阶段。

  在反抗阶段,孩子会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当他发现大哭没有用时,他就会从大哭转为断断续续的哭泣,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这就是分离焦虑的失望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发现家长还是不搭理,他就会进入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等。

  所以,分离焦虑是孩子出生后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难关,顺利度过这一难关,孩子才能水到渠成的进入下一阶段,如果分离焦虑没有被好好处理,就很可能像我一样,即使年纪一大把,还要受到分离焦虑的困扰。

  处理分离焦虑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妈妈很快就会回来!

  分离之所以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主要是孩子担心妈妈不要自己了。因此,让他们适应分离,知道妈妈会回来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让孩子适应,妈妈一定要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学会分离。这要从日常陪伴中开始改变。

  最初,妈妈可以把宝宝放在浴室或厨房的门口,自顾自做事,给宝宝一两个他喜欢的玩具,让他能一边玩一边看到你。当孩子知道即使不能时时刻刻看见妈妈,妈妈也在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妈妈可以让孩子在一个房间独自玩耍,自己在隔壁房间随时待命。宝宝有任何需求,妈妈就马上出现在面前。让宝宝知道,即使他看不到妈妈,他也是安全的。

  然后,妈妈可以在爷爷奶奶或保姆看护孩子的情况下,与孩子短暂分离。妈妈要郑重的与宝宝告别,告诉孩子:妈妈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暂时离开一下,10分钟之后就回来。然后妈妈把孩子交给其他人,关门离开。这个时候即使宝宝大哭大闹,妈妈也不要心软,过了10分钟之后,妈妈再开门回家。大声的对宝宝说:“宝宝,妈妈回来了!”当宝宝逐步适应后,妈妈可以把分离的时间逐渐延长为半小时,一小时,半天,一天……。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每次离开的时候,妈妈一定要非常郑重的举行一个告别仪式,与宝宝拥抱、告别,让他明白妈妈的不舍,然后让宝宝看着妈妈离开。

  这样的过程刚开始很心酸,孩子目睹妈妈离开,会伤心的大哭,很多接替者因为不想看孩子这么伤心,会要求妈妈偷偷离开,这种方法短时间看确实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更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不利的。还有的接替者因为厌烦孩子哭闹而采取威逼利诱的方法,威吓孩子:妈妈不要你了。

  这样的方法看似立竿见影,但宝宝不过是被吓住了,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反而还可能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比如,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宝宝的内心对分离感到更恐怖,或者产生其他的情绪问题。这份对分离焦虑的恐慌可能会一直压抑在潜意识里,每一次分离,都会备受困扰。

  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伤心的大哭时,接替者可以采取拥抱的方式,抱着孩子、轻轻地拍拍他的背,和他说说话,让他知道妈妈只是暂时性的离开,很快就会回来,与妈妈通电话或视频聊天,也是很好的解决方法,这些都会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有的妈妈担心孩子变得过于依赖,或是觉得和孩子突然分开后孩子的反应很有趣,故意对孩子要和妈妈在一起的要求置之不理,或藏到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本来因为看不见妈妈而感到不安,妈妈这样会加重他的焦虑感。

  妈妈有时候把孩子放在学步车中,自己则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忙家务,这同样会让孩子感到不安。这种不愉快的经历会停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并使他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感。严重时,孩子会出现感冒、发烧、咳嗽、肚子疼等生理症状。有些处理得不好的孩子病程还会持续数年。

  所以,千万不要偷偷跑掉。郑重地与孩子告别,约定好回来的时间,几次之后,孩子适应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与恐慌的情绪。

  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分离焦虑而恐慌,正确地接纳这是孩子成长阶段的正常问题,孩子出现问题时,才能更容易解决。

  当然,如果妈妈自己在与孩子分离时,会经常有情绪问题,这时,就需要回到自身去找原因哦,很可能是你从小没有被看到的分离焦虑在作祟哦!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月华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60分妈妈月华】畅销育儿书作者,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专注宝宝的吃喝拉撒,生长发育,学习力培养及身心成长,也关注妈妈的心灵成长,健康的母婴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杰出的宝宝。如果你想孩子身心灵都能更健康,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