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我们写到中国北方的匈奴族曾让中国苦不堪言,又是和亲,又是攻打,就像是一块牛皮癣,从战国时期,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候,打了700多年,才算解决了这个心头大患。

  匈奴,这个民族最后分崩离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内乱。今天,我们再来聊聊这个民族,就是因为内乱,曾让汉族里多了两个姓氏,这两个姓氏的祖先,都来自这个人。而且,此人的后裔多生活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江苏、山东、福建等地。

  要问这个人是谁,这两个姓氏是什么?

  我们先来聊聊一场战争。

  话说,公元前121年,一场大战在汉朝与匈奴汗国的右部展开了。这场战争的主战将领就是19岁的霍去病,以及匈奴右部的统治者休屠王和浑邪王。这两人都是汉代匈奴的一支,是名副其实的匈奴王。

  我们知道,秦汉时期,匈奴势力强大,国土辽阔,如何统治呢?

  冒顿单于很聪明,将这片国土,分左、中、右三部分,自己统治中部,右部就给了休屠王和浑邪王管理。而右部所在的地区就是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是汉朝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之地,也是通往西域的重要道路。

  双方就在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开始了战争。霍去病经过春天、夏天连续攻打,俘获匈奴四、五万人马,并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抢到手了。这个祭天金人可不得了,是匈奴人用来祭天的核心道具。后来,这个金人被传言为佛像传入中国的开始。

  战役后,匈奴单于就将这场军事失利归咎于右匈奴的两位匈奴王,也就是休屠王和浑邪王,要把二人叫到中匈奴,并要杀死他们。这让这两个匈奴王不满,于是内乱爆发。既然要被处死,何不归顺汉朝。在浑邪王的提议下,休屠王同意了。

  谁知道,当霍去病去迎接他们来投降的时候,休屠王反悔了。结果,浑邪王一怒之下,杀了休屠王,并带令匈奴残部归顺了汉朝。

  此时,因为父亲休屠王被杀,休屠王14岁的儿子金日䃅,无路可走,只能和母亲休屠阏氏,以及弟弟金伦随浑邪王降汉。休屠王太子金日䃅及其家人就被安置在黄门署饲养马匹。

  既然归顺汉朝了,自然要有个汉姓。正好汉武帝看到霍去病曾俘获的休屠王的祭天金人,灵机一动就赐姓金。从此,金日䃅就姓金了。但金日䃅本来叫啥?慕枫老师,翻了史料没有记载。

  既然金日䃅被汉武帝赐姓金,那么,也就是他及弟弟两个人姓金,缘何如今后裔广泛分布呢?

  话说,金日䃅在黄门署饲养马匹,却被汉武帝看到。某日,汉武帝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容貌威严的青年,汉武帝很喜欢,就问这个牵马青年的情况。谁知道,这次让金日䃅飞黄腾达。当场,封他为马监,后来又不断提拔,直至成为汉武帝的亲信。即便是汉武帝死了,汉武帝还不忘拖他与霍光一起辅佐太子刘弗陵。

  金日䃅也凭着鞠躬尽瘁,被封为秺侯。其后代也跟着鸡犬升天,

  据《汉书》中记载:“金日䃅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意思是说,金日䃅是亡国的胡人,被俘虏到汉朝,因为忠于汉武帝,忠孝显名,七代人都是伺候皇帝的内侍,子孙兴旺。

  后来,王莽当政时期,金日䃅的部分后代逃到山东文登的丛家砚,为避免被灭门,改金姓为丛姓。部分后裔来到了江南、皖东等地。比如,浙江浦江县郑宅镇后路金村金氏,安徽东至县南溪古寨金氏、苏州的金氏等等,传说这些人都是匈奴人金日䃅的后裔。

  参考文献:

  【《金氏族谱》、《汉书》、《金日䃅传》、《读通鉴论》、《风俗通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