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鱼儿小三得到”情障生”(情绪障碍生)的身分,刚开始我还很担心这是贴标签,让老师”点名作记号”边缘化的理由,后来发现其实这个身分真的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许多协助,一定要和大家分享”情障生”的好处。

 

    因为是”情障生”,代表他在情绪表达上就是有障碍,所以级任老师就能有比较”包容”的眼光,看待孩子有时的失控行为。而且学校辅导室可以针对孩子的”社交障碍”与”情绪问题”, 也就是上”资源班”能学习相关社交技巧的课程,带领孩子学习情绪管理。

 

    在资源班的课程里面,国小时期辅导老师设计了互动课程,例如教鱼儿如何打招呼,如何观察表情,解读其他人的情绪。利用一些益智的教具,让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过不了关卡,而学习静心思考,并训练挫折忍受力。

    鱼儿的过动性与冲动性很强,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小学四年级的级任老师小芳老师,也特地请托篮球队的训练老师让鱼儿破格可以加入(原本是五年级才能参加)。这些都是因为鱼儿有”情障生”的身分,所以学校更能为孩子量身打造的I.E.P.(个别化教育计划)。

 

    国中时期鱼儿仍继续保留特教生身分(转衔时差一点因为国小学业成绩表现良好被剔除特教生身分),国一就读私中,入学之前辅导室就召集各科的教师,一起参加鱼儿的I.E.P.会议,每个老师聆听我与辅导室的说明,掌握鱼儿的情绪与学习状况。不过因为学校辅导室的人力不足(因为全校学生近9000人),所以学校只提供必要时的辅导约谈,但是鱼儿的情绪障碍所造成的一些对立反抗行为,或是缺交作业,学校都能够提供比较宽容的空间,所以没有因此被记过。

 

    国二转学到一个很友善的乡下公立国中,辅导室继续扮演沟通的角色,刚开始每周两堂的社交与社会适应课程,辅导室就像鱼儿学校的家一般,鱼儿常去找辅导老师聊天,虽然缺交作业被记好几支警告,但是上学期总算风平浪静安然度过(结果下学期就缩减为一堂课)。

 

    国二下学期因为天气渐渐炎热,再加上青春期贺尔蒙作祟,脾气特别火爆。有一次鱼儿因为担任导护生,却由于「触觉防卫过当」的问题,与导护老师发生冲突,也是差一点要被记过,幸好辅导老师帮忙沟通处理,所以圆满落幕。还有因为鱼儿的白目,常引起同学排挤,这时候辅导室的主任和老师就像鱼儿的心灵导师,安抚鱼儿受伤的心。

 

 

    除了导护生事件之外,鱼儿甚至有拒学情况,还有伤害别人(和老爸与哥哥打架)与伤害自己(拿刀要自戕)的情形发生,我们除了请求医疗协助之外,学校辅导室也因此帮我们申请咨商辅导,透过学生资源中心的辅导专案申请,让下学期(国三上)有心理师可以到校,为鱼儿提供8次的心理咨商服务。我们真的很谢谢学校辅导室的用心,为鱼儿付出这么多的心力。

 

    青春期的ADHD状况层出不穷,不是容易呛老师,就是很容易呛同学,要不就是上学迟到、缺交作业、不想上学。身为父母的我们真是疲于奔命,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幸好因为”特教生”的身分而有辅导室的帮忙,所以当发生冲突事件的时候,辅导室就能帮忙保护孩子,让孩子不会因为情绪的障碍而不断地记过,或是因而被退学。

    「有身分才有资源,有资源才有充分的协助。」ADHD是一种隐形的障碍,或许不像肢体障碍或是自闭症那么明显,但是它真的困扰孩子的学习与人际关系。有了”特教生”身分的保护,孩子可以减少很多挫折与伤害(不是因而就没有问题),孩子比较不会因此而自暴自弃,因为辅导室往往可以扮演ADHD孩子贵人的角色,适时拉孩子一把。

 

    别担心特教生身分会被贴上标签,因为即使没有特教生的标签,别人还是会为孩子贴上其他的标签,因为我们的孩子真的行为表现就是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如果孩子的情绪困扰真的很严重,请为孩子争取他的权益,因为特教生真的可以获得其他一般孩子所没有的资源与协助,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在比较友善的环境成长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