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价值千万的名片:初次见面,就让人想主动联络你

一张价值千万的名片:初次见面,就让人想主动联络你

作者:新田龙

译者:刘锦秀

定价:260元 优惠价:66折 172

优惠期限:2012 年 07 月 16 日止


  日本亚马逊书店 畅销书第1名

  .从小我就是一个怕生的孩子

  .24岁的我,如何让年长我10岁以上的客户对我有信心?

  .见面几分钟就要取得对方的信任

  .我是一个怕麻烦又无法持久的人,有什么自然的方法可以让我和他人变成朋友?


  这是作者新田龙的心声。

  但他工作十几年下来,接触一万多个客户之后发现,「我见过无数『顶尖』、『超级』的业务员,以及从事客户服务的专业人士,我发现到他们没有一位单纯只靠『精湛的说话技巧』胜出。」
原来,口才不是关键

  绝大部份的人,对于社交都存著一份畏惧,甚至让社交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大罩门,局限了发展空间。不只做业务、做服务的人需要社交,做内勤、做研究的人,更需要学会社交。因此,木讷怕生的作者总结自己职场的多年心得,教我们如何用最自然的方式在工作场合认识朋友:

  .全是陌生人的场合,我该如何感到自在?

  .打招呼就可以瞬间抓住人心,怎么办到?

  .你不必刻意去结交人家,如何让人家自己想跟你继续下去?

  .没办法侃侃而谈,那就问对问题,让他自己炒热话题。

  .每个人都该准备一分钟「关于自己」的好故事。

  .突然的沉默,就让它沉默无妨,但也有方法诱使对方打破冷场。

  .如何不因为无心的否定而得罪人?如何对付对方抛出来的「否定」?

  .怎样能让对方想再见到你?

  作者强调,第一次见面,从交换名片开始,一切的重点都在于「我观察到什么」,绝对不是「我如何口若悬河、没有冷场」。因此,他在本书最后又总结出「初次见面就能正确观察一个人」的七个指标,帮助我们这些怕生的老实人,好好抓住一张能造就千万身价的名片,跟他一样。

作者简介

新田龙

  维贝塔(Viebeata)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

  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即投入商务人士转职的咨询工作。由于工作上必须在初次见面的几分钟内获得对方信任,让对方说出真心话,因此体认到初次沟通的重要性,开始钻研这方面的技巧。

  自行创业后,经营两家人事及教育的专业咨询顾问公司。在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咨商和面试的人数已超过一万人。

  目前,不仅在企业研习活动中担任讲师,教授「初次见面的沟通技巧」、「建立人脉架构」等课程,也在电视等媒体上担任评论家,并从事演讲与写作活动。

译者简介

刘锦秀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曾任职出版社国际版权部经理。

  译著有《修复身体的黄金七小时》、《一秒就能做对决定》、《思考的技术》、《中华联邦》、《电通鬼十则》、《日本史图解》、《战争论图解》、《上班一定有压力?》、《超神速全脑学习法》、《原来这样做才有效》等。


序言 关键不在说话技巧,在于心智

第1章 第一次见面的10种情境

01一眼望去全是陌生人,怎么办?

02先丢出正面的话

03他就是没积极反应,怎么办?

04你该回应他的心情,而不是回他的话

05称赞可以打开话匣子,马屁不行

06称赞人的三个诀窍

07称赞人时会犯的两个错误

08换过名片就记住你

09话题就在名片里

10怎么约,可以再见到他?


第2章 瞬间抓住人心,只需打招呼

11先下手,才好做朋友

12别只用一两个字

13如果你只想用一两个字

14哪种笑脸可以加分?

15别只顾著看名片,也别马上收起来

16为什么要鞠躬?因为没人用了

17一定会给人好印象的三个诀窍

18录下自己的声音,听听看

19发声需要练习

20运用临别时的「余韵」制造最高潮


第3章 让任何人想和你继续下去

21先释放出善意,就有效应

22初次见面的说话分级制

23想再见面,就不准说「找一天……」

24让他说,好过都是你说

25三种让他开心说的方法

26点头,有窍门

27让台上的人记住你,演讲不白听

28心情的形容词,你会几种?

29哪种电子邮件会让人记住

30对方一定会回复的电子邮件


第4章 问对问题,由他炒热话题

31超级业务的强项不是口才

32察觉对方想说的事

33「半开放式」问题让他说很多

34会蹦出有趣事件的问题

35初见面时绝不可问的问题

36会打断交谈的愚蠢反应

37让他不知不觉陷进来

38这样邀约,成功率高达九成


第5章 突然的沉默,怎么办?

39准备一分钟自我简介

40三种「梗」让他记住你

41从结论开始说,场面就不会冷

42先解读气氛才开口

43给我事实,别用抽象形容词

44突然沉默时,不要找话讲

45九种聊天题材,大部分无关工作

46结尾突然来这句,刻下好印象


第6章 如何对付「否定」

47内容要斟酌、背景要摸清

48禁止说「可是、不过」

49无心的否定句会伤人

50否定之前先铺陈

51用正向的话表示否定

52记住他的小事,尝试他的建议

53你得知道十种联络他的方法

54不跟著他的否定起共鸣

55没有人有义务听你说

秘笈 初次见面就能看透人心的检查清单

后记

序言 关键不在说话技巧,在于心智

  今天起,你和任何人都能成为朋友。

  本书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第一次见面的数分钟,和对方成为朋友,并建立彼此良好的关系。

  本书没有任何艰深的技巧,谈论的都是平时该具备的心态和想法,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内容都与「心」有关。而且,即使是顶尖的商务人士,也都认同这个主张并躬行实践。

  ◎见过一万名商务人士之后的一大发现

  我曾经以人事专员的身分对学生进行面试,以职涯顾问的身分与社会人士洽谈,并且担任管理咨询顾问,向企业经营者提供意见,因此会见、面谈的人数已超过一万人次。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过许多所谓「顶尖」、「超级」的业务员,以及从事营业销售、客户服务的专业人士,发现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是只靠「精湛的说话技巧」,就拥有今日的成就。

  ◎天生怕生的我……

  读到这儿为止,对于我所提到的「初次见面的沟通」,一定有人心里是这么想的:

  「第一次见面就建立友好关系,我绝对做不到……。」
  「我好紧张,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虽然我曾努力模仿很会说话的人,结果是白费工夫……。」

  我非常能够体会这种心情。不过,这些情况并非无解,请大家先放宽心。

  我本身虽然擅长谈话技巧,但是并没有随时准备好丰富的谈话题材。因此,当我看到别人说话如行云流水,就会想:「好羡慕啊,如果我也能像他这样口若悬河,那该有多好。」

  原本,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视初次见面的沟通为畏途。我从小就怕生,不要说是面对朋友,甚至是遇到亲戚,我也无法好好打声招呼。因此,要我大方地向初次见面的人问候打招呼,只会让我更畏缩、怯场。

  ◎在初次见面的几分钟就获得信赖

  这种困扰在我进入社会之后,依旧挥之不去。我在二十四岁那年,找到一份协助商务人士转业的咨询工作,职称是「职涯顾问」,所面对的客户多半比我年长十岁以上。这些人要和我讨论他们的工作、人生规画等等,每个人每次的咨询时间大约是一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我无法在初次见面的前几分钟,就获得客户的信任,让他们吐露出「对职场的不满」、「自己的年收入」等内心话,便无法给予他们一针见血的建议。

  因此,我总是战战兢兢、全力以赴,让客户对我的第一印象是:虽然年轻,但是不能瞧不起,而且值得信赖。正因为这份工作的缘故,我非常注意怎样的沟通可以获得他人信赖。

  ◎初次见面定生死

  然而,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现一件事情:真的有很多人,是因为初次见面留下不好的印象,而没达到自己的目标。许多可以侃侃而谈或是拥有优秀资质的人,在和别人第一次见面时,竟然会因为一个表情、一种态度、一句话,而让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当然,虽说「只要好好沟通,对方终究会理解」,但是这些人往往因为第一印象不佳,于是在就业、谈生意等人生重要的场合里,吃了大亏,失去了大好机会。

  ◎一切都为了让对方主动联络你

  我见识过许多沟通高手的谈话技巧,本书是这些方法的精华。我所介绍的想法和方法,既能实践又有效果,同时马上就可以尝试,而且让人可以不气馁地持续做下去。由于我自己怕麻烦,又无法长久持续做一件事,因此希望大家轻轻松松就能够身体力行,并且实际感受到其中的效果。

  读了这本书,你今后的人生将产生戏剧性的改变:

  .初次见面,就能和任何人成为好友。
  .初次见面,就能和任何人侃侃而谈。
  .初次见面,就能和任何人建立关系。

  本书介绍五十五条法则,区分为六个章节(状况),但最后的结果都是「让对方主动联络你」。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就开始实践这些法则,并且祝福各位在洽谈商务或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获益良多。


内文

●08 换过名片就记住你 

【初次见面从交换名片开始】
在商务场合里,和新客户见面时,首先用到的就是「交换名片」的礼仪。我希望各位务必学到最强的名片交换术,让对方在见面一周之后,都还对你印象深刻。

◎交换不是目的
交换名片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交换,而在于和下一个动作产生连结,例如往后的拜访,或是洽谈生意等等。因此,从交换名片的那一瞬间开始,我们就必须进行良好的沟通,来维系彼此的关系,让双方的关系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

我曾经会见、面谈过数以万计的人,其中有些人确实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觉得「还想和他说话」、「和这个人谈话特别愉快」。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这些人有以下的共同点:

➀最初的寒暄恭敬有礼 

➁展现出希望加深彼此对话的意图 

➂显示出希望今后能够继续联络的态度

具体情形究竟是怎样呢?现在,我针对➀最初的寒暄要恭敬有礼,做详细的说明。
「您好,请多多指教!」恭恭敬敬鞠躬打招呼,再看著对方的眼睛说话,这些基本事项相当重要。尤其是在交换名片时,经常有人会盯著名片,忘记了寒暄时要看著对方的眼睛。事实上,只要留意这件事并付诸行动,就可以让对方留下态度端正的印象。

◎把名片视为对方的分身 

另外,具备恭敬对待名片的心态,也会非常有效果。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对方的名片当成他的分身,郑重其事地对待。交谈中,要先把自己的名片从名片夹里拿出来准备好,留意不要让名片的高度低于自己的胸部。收到对方的名片之后,如果立即放入名片夹里,很可能会让他误以为:「你对我没兴趣。」

●09 话题就在名片里 

【从名片谈天说地】
有时候,对方在收到你的名片之后,会把名片上的内容当做题材,展开彼此之间的对话。

‧「您的办公室在广尾啊,我常去附近耶。」
‧「您的职衔是专员耶,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啊?」

对方有这种反应,表示他的心情是喜悦的。能够从名片中发现某个共通点,或者找到彼此可以谈论的共同话题时,亲切感便油然而生,让随后的交谈得以顺利进展。另外,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我们也可以把「被问问题」,当做是对方释出「我对你有兴趣」的讯息。因此,被问的一方当下的心情是愉快的。

除了根据名片上的内容来发问之外,只要注意一下名片的纸质、颜色、设计、字体、公司名称、头衔、相关的场所、工作上的连结等等,这些便能成为谈话的题材。

◎从名片展开交谈,打开话匣子
用名片当做交谈的题材时,只要可以找到相同的产业、职种、上班地区、朋友等某个共通点,就能够透过这样的亲切感,让对话更加热络,一口气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此外,如果因为工作关系或是私人事务,会经常到对方办公室附近走动,还可以聊到「同一栋大楼里有客户」、「附近的人气餐厅」等话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著眼于名片的设计和内容,来找寻各种可能的话题。我的名片正面只有名字,并没有公司名称和头衔;对折内页放的是与我的连载作品、著作,以及跟工作有关的资讯;背面是相片、头衔,以及简历和简单的自传。名片的字体是可以突显印刷设计的新宋体。

◎让你的名片派上用场
另外,你递上名片之后,如果对方询问:「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要特别注意,因为名片上原本就应该有「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资讯,如果出现这种问题的确有些奇怪,八成是你的名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为了让初次见面的人一看到你的名片,马上就了解你的工作领域、职务内容,并且对你产生兴趣,我建议你先妥善确认名片上的内容。如果连你自己也觉得很难懂,那么你应该要预先练习,向对方简单说明「我是从事某某工作」,或者将「这张没用的名片……」当做谈话的题材也不错。

●10 怎么约,可以再见到他? 

【邂逅一次就结束,好可惜】
在交换名片,稍微交谈之后,下一个阶段就是为接下来的行动提出建议。你可以透过言语,表现出想再见到对方的心意,例如:
「您工作的地方在汐留。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到那附近。如果您方便的话,我们一起吃午饭怎么样?」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先检查预定行程,然后依据情况主动邀约:
「下周二早上七点开始,有一个早餐会报。各个领域的经营者齐聚一堂,交换心得,脑力激荡,对工作是非常好的刺激喔。」

◎不是怂恿,是建议
由于不是怂恿而是建议,因此绝对不会强人所难。我们只要释出可供对方判断的资讯即可,去不去由对方自己决定。

今后还想不想与对方继续保持关系?我建议你当场就做出判断,并且采取行动。由于一旦说出:「那么,今天就聊到这里,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就等于为没有结果的会议划上休止符,因此我建议你最好不要这样做。请订出一个期限,让双方朝著下一个阶段迈进。


自己先开口说出第一句话:


人一定有想说的事:

随声附和的三大原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