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图/翻摄自《新华社》)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图/翻摄自《新华社》)

记者马叔安/综合报导

中国大陆科考船「科学」号正在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进行调查,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6日完成了本航次第10次下潜作业,本航次的调查海域在热带西太平洋,10次下潜共采集到海洋生物样品200多种,其中包括深海蟹珊瑚、海绵以及海百合等。

《新华社》报导,「科学」号正在执行的,是大陆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航次任务。

报导指出,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介绍,这次行动获得的样品,包括50多块岩石样品及200多种海洋生物样品,如珊瑚、海绵、海百合、非常罕见的海蛞蝓(俗称海兔)、身体透明的海鞘和半透明的深海扇贝等。

▲大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采集到的深海蟹。(图/翻摄自《新华社》)

▲大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采集到的深海蟹。(图/翻摄自《新华社》)

除此之外,「科学」号科考船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西海沟南侧调查,并采集到外表鲜红、形状奇特的深海蟹,值得关注的是,本航次的调查海域在热带西太平洋,是典型的寡营养海域,海底生物应该非常稀少。

不过,考察团队依旧通过「发现」号回传的画面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珊瑚林,柱星螅等在其中集聚生长,海百合、蛇尾、铠甲虾等附著其上,鱼类优游其中,宛如「海底花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