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否想过自己要不要接受心理治疗,但是进行心理治疗到底是一种消费行为?还是对自己的投资?

投资与消费都需要付出,可能是钱、时间、精神,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你是否思考过这项付出是否具有未来的收益,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钱,可是所谓的收益不仅于此,可能是健康,可能是关系,可能是权力,可能是任何你想要拥有的事物。如果你会考虑付出可以在未来获益的话,你「可能」就是在投资。

undefined

你觉得自己在投资?还是消费?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 )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可能」,因为有时候人的言行不一定是一致的。例如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于是他花了钱去报名健身房,但是在他的心中总是感觉有其他事比运动健身更重要,一整年真正去健身房的次数屈指可数。在这个地方,即使原本以为是为了投资自己的健康而付出金钱,但其实健康需要付出的可能不仅止于此,还包括时间、精神、体力,甚至是生活上的改变,更多身体力行的付出,才能达到自己原先所设定的目标。

你可以说这是一项不成功的投资。

与其这么说,我更会把类似这样的行为当成「消费」来看待。

很多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也有类似的处境,他们觉得自己花了钱,甚至花了时间来会谈,应该可以让自己的症状可以好转,让自己的困扰得到处理,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走出会谈室,外面才是真正的战场」,他们可能在会谈室中可以高谈阔论,可以表现出信誓旦旦,但是一出了会谈室,他们愿意付出的相对少了。

渐渐地,他们认定「投资失败,认赔杀出」。

我觉得很可惜,也为他们感到担心。

为了让自己不只是在消费,而是真正地投资自己,有几件事你先想清楚。

  1. 你真的很想获得吗?
    我常遇到的一种类型是「我的XXX叫我来」的人,也就是说,对于当事人来说并不见得认为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或者认为自己需要什么协助,当他们在谈话的过程中,容易呈现出一副「我就是来看看」的样子。
    一开始投入的热情就像「浇过水的木炭」一样,那么最初要做的事情并非讨论要做什么,而是得「先把那些水烘干」。把那些别人的期望先放著(切记!不是放下,因为那也可能是重要的讨论素材),看看自己所想要的是什么,可能与别人的期待相符,但也可能有落差。「为什么有落差?」,这是需要先澄清的地方,回到当事人身上,才算是开始投资自己。
  2. 你知道要获得需要付出什么吗?
    另外一种我常遇到的类型是「诅咒自己」的人,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呢?因为我常会听到他们将「诅咒」(可是,音同诅咒的英文curse)挂在嘴边,感觉那些「可是」真的就像诅咒一样困住他们,感觉他们在说著「其实我很想变好,可是...」,许多「可是」的确听起来似乎情有可原,但实际上心里可能的声音是「我没想过要付出这么多」。
    显然,现实的状况与美丽的想像是不符的。
    面对这种类型的当事人,可能需要试著一层层地挖掘问题,让他能够体认到「代志呒架哩干单(台)」(吾与汝不同角度,看到问题的不同面貌)。刚开始接触到内心存在著许多自己没想过的问题时,不免感到焦虑慌张,甚至想要逃跑,这都是很原始「战」与「逃」的本能反应。
    所以,陪伴、安心可能优于处理问题。
    毕竟,让当事人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投资人与被投资人的关系才会稳固,才能探索真正的问题,才能稳健地走下去。
  3. 你的付出真的有获得回报吗?
    有一种类型的人让我感觉特别心疼,就是「嫁错郎」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类的当事人通常有热忱、有意愿,但总是无法达到原先的期待。有些人还会安慰自己只是一时的不顺利,但有些人则认为自己就是个「无法获得幸福」的人,开始感觉消极沮丧。
    除了接住这样的情绪,慢下来仔细检视「自己付出的方向是否正确」可能是需要的。就像隔天要考的明明是英文,前一晚不断猛K国文,热忱与意愿没有问题,似乎过于横冲直撞。所以静下心,慢慢想之外,换个角度看看自己的付出,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领悟。

有人说,「时间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认同这样的想法。对我而言,与当事人在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就在寻找存在于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不同美好,这段过程不见得轻松。或许你可以付得起钱,但是在我的经验里,许多东西是钱所买不到的,还需要更多你的投入,否则你只是在消费你自己,不是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