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在幼儿园里上班,你去公司上班,下午要来接我哦!」

「好的,没问题!你一出校门口就能看见妈妈!」

「妈妈再见!」滋滋愉快地和我挥挥手,走进了幼儿园。

这是我家滋滋的入园日常。好多宝宝在幼儿园门口撕心裂肺地哭,像生离死别一样拉著爸爸妈妈的手不肯放!总是会有家长投来羡慕的眼光,问我家滋滋怎么刚开学,就已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了。这得益于我们在滋滋上幼儿园的前半年在以下5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第一,心理上让孩子喜欢幼儿园,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2周岁以后,社区都会有早教课程,一个季度会安排孩子到幼儿园参观体验一次幼儿园生活。因为平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并不多,所以一到早教日,我们就带滋滋到幼儿园去参观。体验日里能看到很多小朋友,很多的玩具,同样还有社区的老师......老师也会讲解一些幼儿园的简单课程,诸如跳舞,唱歌,讲故事,做小游戏之类的。这些都让滋滋对幼儿园心生向往,每次体验日都是恋恋不舍!

平时我们路过幼儿园时,她都会张头探脑地往幼儿园里望。我们和她说:滋滋,你是不是很想去上幼儿园啊?她就如同捣蒜一般点头,「我想去幼儿园,我想去幼儿园,我现在就长大了!」

第二,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

我们家是典型的三代同堂的家庭,滋滋小的时候,爷爷奶奶特别疼爱滋滋。勤劳的奶奶几乎包揽了滋滋所有的大事小情:穿衣,吃饭,洗簌......只要奶奶在家里,滋滋就享受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生活。

为了让孩子读幼儿园后能尽快地融入集体生活,每次奶奶准备包办滋滋的事情时,我们除了阻止奶奶,同时还用滋滋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人物巧虎来引导滋滋。

「滋滋,巧虎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还会自己穿衣服,你说他能不能干啊?」

「巧虎很能干。」

「滋滋也可以试一下,说不定你有像巧虎一样能干对不对?但是奶奶每次都喂你吃饭,帮你穿衣服,这样奶奶就把你的能干抢去了哦!」

孩子的物权意识都非常强,一听说自己的能干被奶奶抢去了,滋滋就很紧张。「滋滋也很能干,我也会自己吃饭的。奶奶你不能抢我的能干!」

这样一个月训练下来,滋滋就能熟练地自己穿衣吃饭和上厕所了。

第三,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经常听到好些朋友们说孩子上幼儿园回家后,问孩子在幼儿园里都发生什么事,孩子却一问三不知。同样老师也会反映孩子在学校里有时候老师的上课要求听不明白。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和滋滋爸爸晚饭后,都会和滋滋一起散步。分享一下我们当天在公司里的一些大事小情。每次我们在交谈的时候,小家伙都会竖著耳朵听。当然我们也让她把每天的情况告诉我们,诸如,今天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耍了,是去公园玩的,还是商场玩的,奶奶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第四,多和小朋友接触,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平日的生活一般都是束缚在自己的小空间了。小朋友也一样。但是,人,总归是群体动物。从最初的幼儿园生活开始就要是步入社会,需要和其他个体接触的。为了入园后能融洽地和小朋友相处,每到周末,我们就带滋滋到游乐场,公园等地和小朋友一块儿玩耍;平时有时间也经常和小区里几个年龄相仿的邻居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让她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与小朋友沟通和相处,碰到小朋友抢玩具了怎么办,碰到小朋友动手打人了怎么办,碰到小朋友哭了或是自己哭了怎么办......

第五,模拟分离,提前适应亲人不在身边的场景。

每年开学季都能看到幼儿园的老师牵著哭哭啼啼的小朋友的手,而小朋友拚命挣扎大声哭喊「妈妈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上幼儿园。」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我家娃身上发生,入学前半年,我们和小区里同龄(以后也上同一所幼儿园)的西西小朋友家商量结对事宜。最初,两孩子都是自己的奶奶陪著,在其中一个人家里玩。后来熟悉了,我们会一个星期抽一天时间,单独把滋滋放到西西家里,由西西奶奶帮忙照顾,等到几个小时后,再由滋滋奶奶接回。西西也是一样,有时候奶奶不来,单独在我家和滋滋玩耍,由滋滋奶奶照顾,过几小时后再由西西奶奶接回去。

这样,滋滋和西西都逐渐适应短暂分离,并知道短暂的分离之后自己的亲人会来接自己回家的,非常有安全感。后来入学后,两个孩子也都非常棒,都没有出现传说中的分离焦虑症。

我们在以上这5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滋滋顺利地融入了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也经常表扬她,说她在幼儿园各种表现都非常棒。亲爱的朋友们,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你们是怎样帮助孩子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生活的?欢迎通过评论,转发的形式参与讨论哦!

育儿路漫漫,所幸有你陪!我是有滋有味妈妈,家有学霸滋滋姐姐和萌宝味味妹妹,欢迎大家关注哦!更多的育儿欢乐和坎坷,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