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好奇,主要是周围人全部都有车,似乎车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标配,甚至不管自己的收入支出情况,哪怕买个二手,便宜的也一定要有一辆。

但是一辆车买肥来不管怎么样一年得搭进去1万+,但是大部分人真的需要车吗?我倒觉得不见得,同事和我住在一个小区,步行到单位需要5分钟,到各种超市,商场,亲戚家步行距离也不会超过20分钟,但是她却弄了辆车,每天驱车完成一系列活动,我在步行——当然,我们都在鄙视对方,她鄙视我身为现代人居然不会开车;我鄙视她5分钟的距离都要开车,难怪越来越胖,身体亚健康,然后花几千现大洋去健身(つд?)

所以,想问一下,理性探讨,现代人汽车真的是标配吗?


国家喜欢你邻居这样的人,嗯对,,促进消费了。


车可以给你一个平台。

社交中别人可能见不到你的房子,但一定能看到你的车子。

就和你穿一身名牌一样,好的车子也是加分项。


答案很简单,因为可以有。

一些有车的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城市里家用车就够用了,买跑车干嘛?

答案是,可以有。

一些有跑车的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城市跑车就够炫了,买(硬派)越野车干嘛?

答案也是,可以有。

有(硬派)越野车也可能会问:城市里有越野车就够烧包了,买那么大的皮卡干嘛?

答案还是,可以有。

就这么简单,世界这么大,可以做的事很多。


为什么邀我…我个人反正平均一天在路上40英里,一个礼拜一箱油,没车怎么活啊。


谢邀。

车就是个消耗品。从买到手的那天起开始贬值……直到最后你把它倒腾出去。

1没车呢,就没法在公共场合炫生活品质。我在小商品批发市场见过开跑车来购物的主,呵呵呵,也不知道有那么多钱买跑车怎么会在意小商品的这点儿优惠?

2做生意的人一定要有好车,给商业合作伙伴显示经济实力用的,没有就不行。

3有孩子没车,是比较闹心的。寒冬酷暑,你让自行车后座上的孩儿怎么过?

4没车没法跟伴侣兜风。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听著音乐,一边聊聊天,说说情话,很私密。

5下大雨的时候,一个人开车行驶在高速上,雨刷器唰唰地摆著,沿路一串闪亮的尾灯、雾灯,听一首刀郎的歌~喜欢……


当你月收入过10万,车就是玩具。你见谁会考虑为什么买玩具了。


不然你要结婚时你未来岳父会找你下象棋,没车的那种


我觉得 不一定要有,但至少要会开车


我的车都是应急用的,住的地方太偏僻了,紧急情况下不好打车。

一年2000km不到

平常都是两轮通勤


是刚需,但不是必须。

不是必须,是因为在大部分地区公共交通都可以满足出行需要。

说到刚需,又是因为车对现代人的影响方方面面,用车成本已经在时间节约、便利性提高等诸多综合因素方面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了。


买车其实啊!就想告诉别人;自己也是城市人!


作为没有身份证明需要的普通人,看住哪里吧。

住过两套房。第一套在郊区,去最近的地铁站要四站公交车,晚上有时候回家晚了,要卡点坐最后一趟公交和地铁。去医院公交车要1.5个小时以上。买了车幸福很多,出门就上车,车变成一个休息的场所,使用率很高。

第二套房在市中心,下楼就是地铁,小区对面就是商业综合体,晚上十点出门看夜场电影,十二点走路回家,一路上灯火通明。家门口不远就是社区医院,小毛小病五分钟。去最好的医院,公交车四站路,避开高峰期,一会就到了。车子简直尾大不掉,天天停车场吃灰。


50年前,靠走,靠牲口、靠搭车; 村和村之间的往来已经是少有了,去趟镇上那是可以吹很久的。

40年前,自行车开始普及到了孩童身上,小学离家远的孩子骑车上学是蛮常见的事情。那时候,县城之间的来往也渐渐频繁起来,出去郊游可以开心的骑上一辆好几手的甚至轮圈都不怎么正的自行车。30公里往返那是可以想的事情了。

30年前,摩托车开始普及,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拍个照,约个妹,都少不了一辆XX牌摩托车,当然:喇叭裤、大墨镜也是必备之物。那时候,100公里半径都是可以想去就去的。

20年前,随著兜里钞票的越来越厚,面值越来越大,买辆小轿车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先行者们已经开上了夏利、吉利、奇瑞、捷达、桑塔纳、拉达、标志、甚至还有奥迪或者宾士。那时候高速路还不是很发达,但一天3,4百公里的出行,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10年前,A0级别的小车已经开始下沉到了县城、大城市里的人们已经开始觊觎30万+的车子了。

今年,所谓的B级车已经逐步演变为了入门车款。上班开车、下班开车、周末郊游开车、谈生意开车、约妹子开车。想开就开,开的自在(请注意贵城市交通限行规定)。今天北京吃早饭、中午就到了天津吃狗不理,晚上也许就去了山东吃煎饼。

所以,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承载生活方式的工具而已。也许,20年后的这个问题会变成:

现代人为什么一定要有飞机?

甚至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譬如:

大众机好还是丰田机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