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给高温超导这个长期陷于困境的领域提供了新的线索。在最好的可能性中,有望使人类理解高温超导的机理。当然,也有可能还是空欢喜一场,跟以前的若干次兴奋一样归于沉寂。

下面稍微详细地介绍一下。

传统上,人们对于一些简单物质例如水银的超导,已经提出了一种成功的解释,叫做BCS理论。BCS这个名字是它的三位提出者Bardeen、Cooper和Schrieffer的首字母缩写,他们三人因此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在BCS理论的框架内,超导转变温度很难超过40 K。

1986年,两位科学家Bednorz和Müller发现了一类新的超导体系,就是铜氧化物。这个领域迅速成为最火热的物理学研究热点,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世界的实验物理学家们,开始以疯狂的热情,夜以继日地尝试铜氧化物的各种元素组成和比例,就像做排列组合似的,这种做法也常被比喻为炒菜。经过这种地毯式的搜索,果然找到了一些超导转变温度很高的体系,典型的例子如钇钡铜氧(Y-Ba-Cu-O)和铋锶钙铜氧(Bi-Sr-Ca-Cu-O)。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学家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例如朱经武、赵忠贤等人,这是值得我们喝彩的。

但是在理论方面呢,铜氧化物超导的机理却完全搞不清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是BCS理论。想想看,全世界最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们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却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人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领域啊!

好,现在我们可以说到曹原等人的工作了。以前对石墨烯的研究,针对的都是单层的石墨烯。最近有理论家预言,如果你取两层石墨烯,并且让它们之间偏转某个角度,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性质。

曹原等人做的,就是这样的实验。在偏转角为1.1度的时候,双层石墨烯的体系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质,所以他们把这个角度称为魔法角度,magic angle。什么惊人的性质呢?

无偏转(左)和偏转1.1度(右)的双层石墨烯

第一个惊人的性质,是这个体系成了莫特绝缘体。

什么叫做莫特绝缘体?莫特(Nevill Francis Mott)是197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莫特绝缘体指的是这样一种体系:根据最基础的导电性理论,它应该是导体,但由于某种超越基础理论的高级因素,它实际上却是绝缘体。这种超越基础理论的高级因素,就叫做「关联」(correlation),指的是电子之间的瞬间相互作用。

更具体地说,在莫特绝缘体中,平均每个原子有一个价电子。但这些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很强,如果让两个电子同时出现在一个原子上,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结果是电子们只好「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待在相应的原子上,谁也不能动,所以整个体系成了绝缘体。

第二个惊人的性质,是魔法角度下的双层石墨烯这个莫特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变成超导体。什么条件呢?加个门电压,向体系中注入电子,或者反过来,从体系中取走电子。曹原等人发现,这个体系的超导转变温度是1.7 K。

这两个性质之所以惊人,是因为了解超导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典型的铜氧化物的行为。许多铜氧化物就是如此,本身是莫特绝缘体,但你如果通过掺杂改变化学组成之类的办法注入或者拿走一些电子,破坏掉原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僵持局面,它一下子就变成了超导体。绝缘体和超导体相距得如此之近,这就是高温超导的一个典型表现!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曹原等人的工作,重要性在哪里了。这个1.7 K的超导,本身没有实用价值,但是它给铜氧化物的超导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线索。


超导是一种宏观量子现象,当温度降低到转变温度(Tc)以下时,材料的电阻率降为0,同时具有完全抗磁性。

目前有很多种超导体被发现,从传统的金属,合金到高温超导(陶瓷材料),铁基超导体,有机超导体,掺杂石墨烯超导,到这次刚刚发现的「魔角」石墨烯超导。

在物理学的三月会议上,「魔角」石墨烯超导的发现已经引爆了现场,这张图片不禁使人想到当初高温超导初次被发现时报告的盛况。

常规超导机制是上世纪50年代由巴丁,库帕和施里弗发现的,所谓BCS理论,常规超导机制解释了金属和合金的超导电性。常规超导体现在已经有很重要的工业应用,比如超级对撞机里用的强磁体就是用常规超导体(Nb_3Sn)做成的。

BCS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金属中的电子在电声子相互作用机制下形成配对,配对后的电子(库帕对)是稳定的,电子的量子力学基态相应会发生重构。本来电子的运动很容易被杂质,缺陷影响,但现在因为库帕对是稳定的,拆散库帕对需要消耗能量,这样就解释了超导现象。

关于高温超导等非常规超导的机制,目前物理学家们还有争议。一般的看法是这里电子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强关联)会很重要,考虑微观模型的话,最简单的就是所谓哈伯德模型。

在哈伯德模型中,相邻格点上的电子可以跑来跑去(能量为t),同时如果相同格点上有两个自旋相反电子的话,系统会有一项排斥能(U),

这里U项代表的就是电子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U很小的话,这个系统对应的是金属,如果U很大(强关联)的话,每个格点上正好只有一个电子,对应的是绝缘体。

在强关联情形下,哈伯德模型也可以改写为t-J模型,

上式中的S表示电子的自旋,物理学家认为此时系统会存在自旋的涨落,磁机制有可能是导致高温超导的原因,所谓磁机制就是电子通过交换自旋涨落所导致的有效吸引,就好比在BCS理论中,电子通过交换声子(晶格涨落)会导致有效的吸引一样。

在「魔角」石墨烯中,科学家们(包括我国的年轻科学家曹原)把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然后扭转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周期性结构更大的系统。

单层石墨烯是个六角形的结构,C原子的三个电子(sp2杂化)在层内会形成三个化学键,同时每个C原子还有一个自由的电子没有形成化学键,它们是属于整个石墨烯的,换句话说每个格点上都有一个自由电子是可以跳来跳去的,这就是前面所说的t项,经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个电子的色散关系(能量-动量关系)是这样的,

它的突出特点是存在一些狄拉克点,在这些狄拉克点附近,电子的能量和动量是成正比的,ω=vk,有效质量为0,这和光子的色散关系一样,从这个角度说在狄拉克点附近的量子激发,其运动是「相对论性的」。

平均而言,每个格点上只有一个电子,此时系统的费米面正好在狄拉克点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的行为既不同于金属,也不同于绝缘体。但如果我们给系统掺杂的话,费米面的位置会升高,或降低,此时系统就会转变为金属。

以前曾有人用堆积木的方法,在二维的石墨烯上堆金属,这样相当于是改变了层内电子的浓度,从而得到了超导电性。

但这次,科学家是把两层石墨烯堆在一起,并旋转了一个特定角度,这样的后果首先是改变了材料整体的对称性,直观的看,「重复出现」的周期性结构变大了,这使得电子在动量空间重复出现的周期结构会变小,准粒子的色散关系在变小的动量周期空间(第一布里渊区)会发生折叠,旋转角度的不同,会调控色散关系折叠的具体细节。

同时两层石墨烯之间的电子也是可以跳来跳去的,这也会影响准粒子的色散关系。如果电子的浓度不变的话,此时平均而言每个格点上还是占据一个电子,系统表现为绝缘体(莫特绝缘体),但如果我们用某种方法使得系统内电子的浓度发生改变(科学家在这里使用的是门电压),费米面的位置就会发生移动,如果正好移动到色散关系折叠后导致的平坦的地方,超导就会特别容易发生。

这个研究的新颖之处是使用完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方法,重现了高温超导的主要特征,在高温超导中,也是二维系统(二维CuO面),也出现了莫特绝缘体,通过氧含量调控层内电子的浓度,使得超导现象发生。

这个研究会帮助人们理解长期悬而未决的高温超导机制问题,同时展现了调控物性的多种可能性(通过旋转角度和门电压),这都为未来设计新的量子器件提供了可能性。


高温超导难题的关键在于其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强大的电荷库仑排斥能和强烈的自旋相互作用,导致其中电子处于强关联的状态,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电子不再能被视为近自由或简化看待,现有的凝聚态物理论无法准确描述高温超导现象。高温超导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导致其复杂的相图。其中母体,按照传统金属导电理论,其能带为半满填充,本应该是很好的导体,但是因为关联效应,电子能带发生劈裂,导致费米面附近没有态密度,反而是绝缘体。称之为莫特绝缘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掺杂,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电子态,反铁磁、电荷密度波、自旋密度波、赝能隙、超导等,超导只是其中一员,而且其能量尺度要远远低于库仑排斥能和磁交换相互作用。正是如此,高温超导的难题,近30余年来都未曾解决。

曹原的工作,重点是「模拟」再现了高温超导的物理现象,但并没出现高温超导(最高超导温度1.7 K)。通过魔转角石墨烯构造摩尔纹,极大地扩大了石墨烯的晶格,使得原本载流子极其稀少的石墨烯,在大晶格下的小布里渊区构成半满填充。恰恰是半满填充的时候,出现了绝缘体态。通过估算其他物理量,曹原等人认为该体系也是强关联的状态。最重要的是,通过门电压可以非常干净地调控载流子浓度,他们神奇地发现了超导现象,而且构造出来的相图和高温超导相图也是非常像。所以,他们的工作表明高温超导机理问题,或许可以通过其他系统「模拟」的方式来研究,而不是一定要执著于材料本身。

需要注意的是,石墨烯超导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实际上,少层石墨烯里掺杂碱金属就可以实现超导,其临界温度也可以达到10 K左右,但理论普遍认为这属于常规的BCS超导,和高温超导现象完全无关。曹原的实验需要技术非常高,目前也仅有零电阻的证据说明超导,尚未有抗磁性的数据,即使两者都有证明超导的客观性,仍然无法排除是否就是莫特绝缘体里的高温超导现象,进一步的实验仍然有待实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