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目前而言,案件的最终审判受到ASPD的影响有限,因为这类人是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与行为控制能力的,所以直接看刑法本本就OK.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人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所以,三个基本情况:

题设【未成年人】如果未满14周岁,就不会受到于刑事处罚。

题设【未成年人】如果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会受到于刑事处罚,但会从轻处罚。

题设【未成年人】如果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会受到刑事处罚,一般会根据情节(是否是自首,是否有立功表现等)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


第二个问题问的比较好,在这里具体说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犯罪倾向问题和预防矫治问题

ASPD的致罪性是非常强的,这是因为就其根源而言,人格体喜欢【挑战正常秩序和规则】,而就我的研究对象——一些情节恶劣,手法残忍的犯罪人,半数以上具有程度不一的ASPD,它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自幼在心理发展上,因长期适应不良而形成的一种反常性格。

具有ASPD的个体,一般具有以下犯罪倾向:

——犯罪表观目的模糊

很难就个案洞察出这类犯罪者真正的犯罪目的,比如一个长期抢劫偷盗的ASPD个体,他的表层目的或许是金钱,但查其本源,他是在享受犯罪的过程,享受违反规则的快感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类犯罪人干的事情往往是一些看上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较难集群,一般倾向个人作案

ASPD自带的公共内在属性——【自私,偏执】,让他们很难以与人相处,加之思维怪异,犯罪通常少有规划预谋,使他们难以与其他犯罪人合作。

——犯罪行为倾向于暴力犯罪,少见智能型犯罪,ASPD发展具有由轻到重的特点,一般是从抢劫纵火到杀戮的过程,本质就是加强对于法律秩序的挑战。

下面说说它的形成和预防。

形成方面,目前没有统一定论: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其和童年经验有关

——行为分析流派认为其形成于不合理的【奖励—惩罚】机制

——认知理论流派认为其形成于不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

但是,有两个基本点是公共的:

——是【基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家庭影响很大

所以不难看出,ASPD性质恶劣,而且成于幼年,矫正的难度极高,西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尝试过利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ASPD,但是都是些狗急跳墙,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至少我还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矫正成功的案例个体,因此我认为,重点可以从【矫正】转回到【预防】上,从形成的角度去思考,个人建议如下:

——注重正常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营造

——注意15岁之前对【品行障碍】的预防性干预

品行障碍是ASPD幼苗发展的土壤,对其进行提前的有效教育有利于从根源上遏制ASPD的发展。

附: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的鉴定(一种反复持久的侵犯他人基本权利或违反与年龄匹配的主要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

其行为表现我总结为以下四类:

?攻击、虐待人或动物;

?纵火,破坏他人或公共财产等

?欺诈或盗窃成癖;

最直白的说,如果一个小孩,在15岁以前就屡屡以破坏规则,实施各种违法行为为乐,再缺乏好的教管模式,那么恶魔的长大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

完。

相关拓展:

我该怎么测试一下自己是不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征??

www.zhihu.com图标
感化院,一般还是心理介入,矫正难度很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错误认知,并且有生理上的不同。出来,大部分还是那样。不过这种障碍不属于限制行为或者无行为能力人,出来再犯该怎么判怎么判。

我也不知道为啥邀请我,我感觉我并不专业。

这个案子我看了一下题主转发的微博,里面只是大概的描述,具体细节不得而知,而且文章的权威性也不得而知,前面说是兄妹,后面又说弟弟,还有孩子的成长史、家庭背景、杀人的诱发性事件都不得而知,所以是不能妄自评论的。文中不断强调二人的冷酷无情特质,这确实是反社会人格的特质之一。

大众总是喜欢猜测,把自己当作侦探,所以舆论也会造成很多偏离性的认识引导。

关于案件处理和矫治。

处理应该看当地的刑法怎么规定,这个我也不知道,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阅;矫治的话,现在一般都是循证矫治,实现要看原因吧,器质层面的、神经层面的、认知层面的、社会家庭影响层面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太懒了,感觉不想打字,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天生变态狂》James Fallon,美国著名的神经学家、心理学家,其本人也是反社会人格,而且是器质性的,还有遗传性,但是他并没有出现犯罪。有兴趣的可以找我探讨,但是我不敢在公共场合说太多,怕误导别人,哈哈。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