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更新的微信文章,不少学生问赵老师要南师大专硕亲学员4300字的原文,呐~给你们!!!

经验如下:我是三跨考生,说起来决定考研还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我本科是软体工程,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计算机、软体、人工智慧是很多人青睐的,也是我身边很多同学想去跨的专业。所以,我大四上学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了一个五百强企业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实习了半年左右,由于我做什么事都是很认真的,在工作方面更是如此,而且我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那么就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实习转正机会。但是我内心深处总隐隐约约会流露出一点不甘心,不是因为工作方面,而是因为我一直想要考研的悸动的心灵。

也许会有些人觉得心理学好考,不,那可能是你选的学校只需要国家线;也许有人会说我本专业考不上,不是的,工科国家线只要 260;也许有人会说心理学不考数学,不,心理学有统计,相当于工科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选择心理学的的确确是因为我对它确实有著浓厚的兴趣,高中的时候当了心理委员,老爱往心理老师那里跑,接触到催眠,强化,消退的一些知识,便埋下了深深的种子。往大了看,未来几十年里,必将是心理学的时代,依我拙见,就单单是人工智慧这方面,和心理学的结合,也将会掀起一番波澜。

和父母说了放弃转正机会,辞职考研的想法之后,不出意外的是遭到了拒绝。那个时候已是 2 月份,想尽快跟父母协商好,不想看时间一点一滴流失。其中的曲折过程不必多言,最后父母还是同意我的决定,因为考虑到了很多年后想起来, 不止我会后悔,连他们都会后悔。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大四了,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能住在学校里,而且那段时间大部分时间还被用来做毕业设计。我心想,我和一般的应届生考研更需努力付出,虽然我不算二战,但是我的时间分明就是二战生的时间。为了能更好地投入状态,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呆了半年。为了节省开销,我是和一个要司考的女生合租了一个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上下铺。每天六点不到起床,图书馆十点半关门,再骑车回来。那个时候,十点半左右,骑著小黄车在马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研究生一块骑回宿舍,彼时的心情是多么想要考上研,考上心仪的学校,去到喜欢的南京。那个时候觉得洗澡听歌、回去路上和室友聊天都是一种奢侈,因为想把洗澡的时间,骑车的时间都拿来回忆知识点。有的时候学不下去的时候,就对自己说,今天就放一下假吧--洗澡的时候就听一会歌吧。有人说,考研能把一个人的人格都改变了,确实会有一点。我在图书馆的时候目睹过同学间互抢位置,结果一个同学把另一个同学的笔记扔了的事情。当然,这些算是极端了。我现在想起来,我人生二十几年的时光里,考研奋斗的时光是闪闪发亮的。接下来我想给你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心理学是跨专业考最多的,所以跨考生不要觉得难,把知识点理解了是一样的。当然,最好不要是为了逃避数学才考的心理学。虽然南师指定书目里没有统计,但是 16 年统计考了 32 分,今年也有一道选择题涉及到了,为了有备无患我们都会去看统计的。统计和概率论差不多,因为我本科是软体工程,纯工科的, 所以学统计我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是 一些文科类的跨考生,很有可能需要在统计上花一些时间。

以下我就介绍 一下我的备考过程:

我是三月份开始准备的考研,但是三-六月份,一直有琐碎的事情,每天只是保证 5 小时的复习时间,共过了两遍专业课(纯看书做笔记)以及英语方面的复习。专业课1. 南师的专业课书目是普心、发心、社心、测量、实验,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看统计和咨询。暑假之前我过了两遍,第一遍就是大致浏览,过个照面,划一下重点,第二遍我就是按目录做框架,由大到小,把知识一点点补充进去,到分支末端已经是很小的知识点了,这对于后期的背诵是非常有用的。2. 暑假开始我就开始做题了,可以做 1000 题和专业习题。专业课建议多看几遍,每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另外发心的知识点很碎,需要好好整理。南师越来越注重实验了,今年出了实验设计,所以在实验这 一块,是需要好好掌握的。对于专业课其实我最建议的就是梳理脉络了,这样你可以更好的掌握它。从国庆节开始我就开始背书了,第一遍背了 40 天,如果第一遍背的扎实的话, 之后就会很轻松。我大概前前后后过了四五遍,考前几个小时又过了一遍。

普心是最重要的一本,脉络是比较清楚的,我是先很仔细的看一遍(所有书目都是如此),再开始整理笔记,补充知识点的。建议多看几遍。

林崇德老师的发心的知识点有点碎,章节是按年龄阶段划分的,我的资料按生理发展,心理发展,语言,认知,思维等方面进行划分整理脉络,会比较清楚一点。

社心很厚,不过我觉得是最有意思的,因为里面基本上每个理论都有例子说明,都可以跟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理解了背诵就特别快。

测量是学的最轻松的一本,里面会有一些公式,我都背了,计算题也是很简单的那种。另外的知识点仍然是做框架,后面很重要的一章能力测量可以和普心结合著一块看。另外测量和统计也是密切相关,如果打算看统计的话,我建议可以先看统计,再来看测量,这样就会很轻松。

实验今年换了新书,多加了几个实验范式,除了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之外,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实验设计的思想,像今年的复试题目,几乎 90%的题目都是让我们做一个实验设计,反驳或验证某个理论。

首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列框架,里面的有一个普心老师介绍的。具体是先种好树根,然后生根发芽,到了最顶端的叶子的时候知识点基本上补完了。相当于先写一级标题,再二级标题,逐步细化。这个方法让我在今后看任何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思维导图有很多软体可以做,比如 xmind,也可以自己画,自己画的话,印象会更深一点。还有一个是列表格,列表格相当于找不同了,比如流派和流派之间的代表人物,研究对象,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评价方面等的不同,列出来之后,我们会很理解,非常有助于背诵。

另外特别需要刷题课,刷题是相当于把我们一整本书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过了一遍。老师先会给我们梳理一下一章的框架,然后针对这章框架进行刷题,这样思路会很清晰。在后期的时候,其实只有靠这样的互动刷题才能了解到我们到底掌握了多少,以及还有多少不足。

特别想讲的一点,是实验的刷题课。南师这么多年来没又出过实验设计的题目,一般的话,如果是我自己复习的话,我肯定做不到对实验设计非常熟练。然而在 12 月的一次实验的刷题课上, 上课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三小时的实验设计课,都是那种让我们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或者或者反驳某个理论的。当然,老师给我们讲了实验设计该有的框架,在思路理清楚了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每天练习几个实验设计,幸运的是,初试最后一道题目 28 分,真的考到了,在复试专业课抽题的环节,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实验设计

英语

1. 单词方面我没有专门像别的同学买了单词书 我是用扇贝 App 背的 一天200 个单词 2 篇文章,每天都需要打卡,没有落下。2.第一遍做阅读我是先 自 己做 一遍,然后先不对答案,先全文翻译进行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你就会知道你做的哪个对哪个错了,精读完基本上答案也都出来了,当然会有个别晦涩难懂的题 目,可以看解析,并做好标记。哦对了,这里说 一下,很多同学都没有直接做在书上,因为要做第 二遍,不不过我是直接做在上面的,因为阅读这个 比较密集,我不不划的话,很有可能会看错行, 所以我在后期又买了张剑的阅读,还有自己也复印了几份。3. 我没有做模拟题, 一直刷的是真题,个人觉得模拟题没有必要做,我也买了 kk 的模拟题,不过太难了,在考前几天出的,据说一篇里对三个算很好了, 我觉得会打击信心,便没有做。所以在精读完 一遍英语一和英语二之后,我保持一天一篇的频率保持著感觉,在考前只有 一个月的时候我是掐时间做一整套的 。政治1. 政治 这样我 一共刷了两遍 1000 题,然后后期就买了肖四肖八以及其他一些大佬的试卷,蒋中挺,徐涛这些几套卷我都买了。后期掐时间做, 一天做个三四套,把选择题刷到了 35 左右。我政治一直很没底的,但是选择题提分比较快, 所以我在选择题上下的功夫比较多。 大题方面背他的肖四(我肖八背了两套) 背的滚瓜烂熟, 大题是没有问题的。

我的时间规划如下: 暑假开始

8:00-11:30 专业课+政治11:30-13:30 吃饭,午睡13:30-17:00 英语+专业课17:00 吃晚饭+散步18:00-22:00 专业课其实时间不是最重要的,效率才是重要的。另外的话,考研的话心态真的要好,我会在学一段时间后去玩半天,调整心态放松心情之类。

最后希望学弟学妹们明年也能金榜题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