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让Uber消失 24万驾驶连署周日上街头抗议
▲面对Uber争议,政府应该翻新法规,让共享经济发展出一套符合需求的保障规则。(图/翻摄网路叫车平台代雇驾自救会提供之影片)

萧新晟/时代力量台北党团科技长、新创工程师

在Uber准备在纽约发行IPO前夕,全球各地城市的Uber司机发起了罢工串连,从纽约、芝加哥到伦敦、墨尔本。这是场很聪明的突袭,在媒体关注Uber的IPO可能达到900亿美金的同时,罢工的消息也跟著攻占各大版面。

这场司机发起的罢工行动,为的是争取更好的分润比例和工作环境。因为在Uber的定义中,司机被视为与公司合伙的独立经营者,而非公司雇用的员工,因此无法享有传统雇佣关系的劳工保险、有薪假等等。对于司机本身,除了要负担车辆、油资的费用,还有乘客投诉甚至遭受暴力袭击的风险。听到这很多台湾的Uber黑就会跳出来说:「你看吧!Uber就是欺负劳工的黑心公司!」。

事实上,我曾在投书中回复过这个议题:Uber在吵什么?四大方向掌握议题攻略

叫车平台创造了共享经济的模式,打破了过去的交通模式,也形成了新型态的雇佣关系。这样的情况下,由传统的雇佣模式来保障驾驶劳权,未必是最好的方式。其实对于未来的工作模式(future of work),也已经有很多文献讨论。我们应该做的是翻新法规,让共享经济发展出一套符合需求的保障规则。

现在国外的Uber司机们正以罢工权利去争取工作权益,若是成功,有机会形塑共享经济中新的劳工权益模式。我认为这是很正向的发展,也是这项产业发展成熟之后必须面对的课题。

看著国外Uber不断前进,都已经要破第二关了,台湾的Uber及叫车平台却还卡在第0关。甚至在4/26交通部103-1条款的公告期结束后,随时可能被拔插头,面临整个产业砍掉重练的惨澹局面。

我要再次呼吁交通部悬崖勒马,把Uber留在台湾。不只是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也让自由市场能为驾驶朋友带来更多元的工作机会!

●本文为作者评论意见,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闻》立场

●《今日广场》欢迎来稿或参与讨论,请附真实姓名及联络电话,文章欢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