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参加了一个写作课程,学员里面有一位专职儿童牙医,课程中她分享了一个主题,『小孩从乳牙长出来就要定期看牙医』。她报告里根据统计,乳牙阶段就有蛀牙的小朋友,未来换了恒齿之后,他们的蛀牙的机率会比乳牙没蛀牙的小朋友高很多倍。

原本课堂上是讨论写作技巧论点,但这个主题对于现在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包括我,立刻眼睛一亮。原来如此啊…

新观念与长辈的冲突

因为乳牙最后还是会换成恒齿,因此在过去的观念,也就是我们父母的年代是没有在照顾乳牙的。

当时另外一位学员,也是妈妈,跟我一样白天也有工作的职业妇女,当场问了这位儿童牙医师,关于照顾儿童牙齿的问题,言谈中显得有点焦虑。后来得知,她的小孩两三岁已经有蛀牙,而且快要面临抽神经做根管治疗。

因为平时白天上班,由婆婆帮忙照顾,所以从婴儿到幼儿乳牙长出来也没有养成刷牙习惯,老一辈的观念就是『反正乳牙都会掉啊…』。即使妈妈回家吃晚餐睡觉都有刷牙,但白天的时间长,加上奶奶疼孙,多少会给一些糖果饼干,因此蛀牙机率便高很多。

对于乳牙蛀牙看牙医这种事情,长辈觉得根本不用去看牙医,反正乳牙掉了等长新牙就好。长辈根深蒂固的观念,丈著自己就是这样带大孩子的经验,孩子的妈根本无法跟婆婆沟通。

牙医诊间内的责难

等到有一天,小孩托著下巴淡淡的说,妈妈我牙齿痛痛… 才连哄带骗带去诊所检查治疗。

第一次她带小孩去牙医诊所,小孩紧张的没办法好好待在诊疗椅上,又哭又喊,已经让妈妈心疼,再加上一旁护理人员的一个眼神,妈妈的神经已经紧绷到最高点,最后一根稻草是牙医的那句话。

『小孩蛀牙是妈妈的责任』

没有一个母亲是希望看到孩子病痛,而且似乎因为蛀牙的关系,做一个妈妈这件事被打了不及格分数。

虽然轩轩目前没有蛀牙,但每次时间一到看牙医,总是会被告诫小孩牙齿刷不干净,齿间仍有一些白白的齿垢。被这样一说,我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似乎我没有把小孩牙齿照顾好,很偷懒一样。

说起来,我算是幸运的,婴儿帮忙托育的保母,会提供我一些卫教育儿资讯。她告诉我,婴儿时期就得照顾口腔,所以每次喝完牛奶就得开水漱口,不要让牛奶停留在口腔太久。乳牙一长出来,便开始使用牙刷刷牙,因此轩至今还是没有蛀牙。

蛀牙治疗之路&正确刷牙方式

后来这位与婆婆意见冲突的妈妈学员,她试了几家牙医,也找了专门的儿童牙医,找到合适的牙医之后,跟牙医师配合,排好时程治疗小孩的蛀牙。

既然婆婆老旧观念无法改,那么就得深耕孩子的观念,她找了许多跟牙齿保健的相关绘本,知道一直吃糖果饼干,不刷牙就会牙齿坏光光。同时小孩会知道保健牙齿观念,也比较不害怕去牙医诊所。

同时,这位儿童牙医学员也分享,许多父母帮孩子刷牙的方式是错误的。像我自己也都是跟小孩面对面,他张嘴『咿』或是『啊』这样地刷,但牙医师说这是错误的。

正确的刷法是,要小孩躺在父母的腿上,尤如在牙医诊所的治疗椅的样子,这样才能看到每一颗牙的内外面,每一颗都能刷到,姿势的关系也比较不会让小孩口腔不舒服。另类收获是亲子关系会更加亲密。

我也因此受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