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xels-photo-211816.jpeg

作者丨这么远那么近

来源丨这么远那么近(ID:yuanjin0412)

 

1

一个人最可怕的

把运气当能力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作者朋友说: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把运气当能力,高看了自己。

 

我深以为然。


 引导图.jpg    

 

前两年,股票有过几次牛市,很多人匆忙入市,我的朋友小胡就是其中一位。他将自己辛苦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其中,还到处举债借钱,前前后后投入了近200万。

 

一开始是赚钱的,小胡那段时间总给我打电话,劝我跟著一起炒股,说他一个星期赚了100多万,说自己有内部的消息,说别人都跟著他选择股票,夸他有眼光。

 

某次和小胡聚会,他意气风发,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技之长,俨然一副股市专家的做派。

 

他挥舞著手对我说:

 

「我跟你讲,现在我就敢这么说,我买什么赚什么,赚多赚少一眼都能看清。」

 

小胡劝过我入市多次,我都婉言拒绝,我一再表示自己不是炒股的料,心眼又小,根本不适合赚这种钱。小胡鄙视我,说我一点都不知道抓住机会。

 

后来好景不长,股市情况开始急转直下,本来每天都是涨停的股票,接连多日每天跌停。

 

小胡著急地给我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我劝他趁著损失还小赶紧抛,他咬咬牙说:

「不行,我觉得过几天肯定涨回来,我做过分析的,这几只股票后劲特别强。」

 

然后,股市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黑暗期。那时我给小胡打电话都无人接听,发信息也不回,我担心他出什么事,给他老婆打电话才知道,他的股票都赔光了。

 

两周后,小胡约我见面,一见到他我心里暗暗吃惊,他整个人消瘦了一圈,顶著两个乌黑的黑眼圈,格外憔悴。

 

小胡说,刚从医院回来,医生说他有轻度抑郁症,「每天失眠,就盯著电脑屏幕看著那些数字蹭蹭地往下掉,一天十几万块像是水蒸气一样蒸发,而自己根本没有办法。」

 

我劝他想开点,可他依然在纠结股票为什么会跌。他嘟囔著说,虽然现在股市不好,但自己的分析应该没错,怎么就会都跌了呢?

 

我拍拍他的肩膀:

「别想那么多,成败都是一念之间,往往都是运气而已。」

11.png

 


 
遇上好时机 ≠ 你很优秀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一时的运气,当做了自己的能力。

 

拿我举例,我写作多年,虽然不是名家,但也算小有名气,有自己的受众群体,曾经出过一本书,卖了几十万册。那时许多人都说,你终于熬出头了。

 

我也很得意,觉得自己辛苦多年,总算有了回报。于是开始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了不起,写的东西堪称完美。

 

于是,在一段时间里,我开始松懈了写作,文章不走心。

 

有编辑好心提出意见,我也觉得他们根本不懂我的文字;有读者说最近文章不是很好看,我一言不合就怼回去甚至拉黑。

 

之后又一本书出版,销量不如上一本。

 

我不服气,觉得是新公司的营销和推广没有到位,拉著公司老总评理。结果那位老师心平气和地听我发完牢骚,淡淡地说了一句,你现在写的文字,确实有点问题啊。

 

我依然作掩耳盗铃状:

 

「怎么可能?我对自己的文章很有信心,哪怕真的有问题,那我也要做自己。」

 

老师开始耐心跟我分析,从网络上找到我的文字一篇篇找出问题,有的语言不够精炼,有的篇幅过长,有的故事不够真实,有的段落繁琐重复。

 

说到最后,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老师看著我窘迫的样子,微微笑了笑:「别担心,这些都是小问题,稍加注意就能有很大的改善,文字本身还是很好的。」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然后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本书卖得好,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一本书卖得好,不等于你真的写得好,也不等于你下一本也能卖得好,你要时刻都有危机感啊。

 

那时我才明白,其实不是我太过优秀,而是那次运气好,赶上一个好时机而已。

 

而我,却偏偏把这种运气,当做了自己的能力。

 

 

3

运气是偶然,努力是必然

不要把偶然当必然

 

人和人的不同,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内因,一种是外因。

 

内因是自己本身的勤奋程度,外因就是机遇。内因可以通过自己进行改变和强化,而外因却往往可遇不可求。

 

但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你的内因做到了一定的极致,那么外因也会因此而好转。

 

一个人如果足够努力和勤奋,就会弥补自己先天的不足,比如家庭环境和自己能力的薄弱,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取更多的外因条件,也就是制造机会。

 

但外因却不能够提供你内因的质变。一个人可能运气好,总是有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但如果没有相同匹配的能力,那么机会也会白白浪费。

 

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内外因都很重要,但不能混为一谈。

 

你一时的运气好,只能说老天赏饭,给了你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果能力足够抓住并且运用得当,可能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果凭借著这一次的运气就盲目自信,甚至高看自己的能力,最后势必要栽跟头。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观点,人的一生有七次成功的机会,两次机会之间相隔大概7年,25岁之后开始出现,75岁基本消失。

 

在这长达50年的时间中,第一次会因为太年轻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因为年岁已高无力操控,剩下的还有两次会与之失之交臂。

 

所以,人的一生,真正属于个人成功的机会只有三次。

 

而我们短暂的几十年,或许就要为了这三次渺茫的机会努力奋斗。这其中再加上运气的因素,成功者于是寥寥无几。

22.png

我觉得,人没有必要夸大个人的努力因素,没必要大谈努力就会成功的必然等式,但也不能高看运气带来的人生转变,将运气作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正确的人生观,在于你如何改变和认知自我,在不断放低自己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和进取,并且勇于在失败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总觉得成功是自己必然的道路,也不要认为运气就是自己最好的成功钥匙。

 

一个人,快一点慢一点都无所谓,关键是你如何运用自己的长处,去践行你内心的期望,并且怀著平常心来面对突如其来不可预知的挫折。

 

所谓的守株待兔,就是把运气当做能力,停在原地期待好运再次降临,白做了许多的无用功。

 

运气是偶然,努力是必然,不把偶然当做必然,更不要觉得必然就是等待。

 

路很长,本就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去走,不要高看自己。


【版权声明】

「职场黑马学」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与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引导图.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