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为我国与中国签订服务贸易协议的事情,而成天在媒体或报纸版面吵得沸沸扬扬,这些我想大家也很清楚了。

但不管是服务业协议对台湾的冲击也好,对我国的让利项目也罢,我到现在才突然发现,连我自己也有一个被蒙在鼓里的盲点!

 

因为今天(7/10),台湾与纽西兰也签订了经济合作协议 (ANZTEC),但细部内容我们一样不清楚,政府一样是一贯的黑箱作业!

但重点其实不在黑箱作业,而是这份协议签订之后,会对我国弱势农业造成更大冲击!其影响可能还比服贸热饮协议大!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与纽西兰签订协议很好呀!两方都降低或是免除关税,这样我们就可以吃到品质好又便宜的奇异果、牛奶、牛羊肉了,这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但对于我国GDP比重一直不到1%的农业来说就不是好事了!之前ECFA明订不开放大陆830项农产品进来(但是自由经济示范区可以,只是不准内销),名义上是说要保护我国的弱势农业,但为何这次与纽西兰签订就不用保护了?

纽西兰表面上看起来经济体不是很大,对我国所造成的冲击应该没有像对中国那样影响的层面广泛,但农业一向是纽西兰的强项啊!对于农业较强的国家开放,就算不是大国,对我国农业造成的冲击也不可轻忽才对!

在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美牛就是案例之一,农业也是美国的强项,必且政府长年对于农业补贴,这里先不论美牛品质好坏,单纯以贸易论点来看,其实这根本不是公平的自由贸易,也早就违反了WTO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

在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上,各国都拥有自己的优劣势产业,所以应挑选自己的强项产业分工,并且透过自由贸易来获得彼此资源,这样才能达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这也是自由经济学者鼓吹自由化好处的基础。

但即使如此,加入WTO组织,或是自行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国家,从来就不会随意开放他国农业免税进口的!农业在贸易谈判上一直都是个敏感议题,总是要经过多次的折冲谈判,最后两国才会有共识。

在WTO延宕十几年的杜哈回合谈判,成员国之间一直无法达成共识而僵持不下,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农业开放的问题!

 

回到这次的协议来看,虽然大家平常吃来自于纽西兰的奇异果、牛肉牛排牛奶等,吃得很开心很高兴,也希望这些优良产品因为免关税而能够降价,但同时也造成对于我国农业的排挤效应,使得畜牧酪农业者的经营环境更艰困!

但或许这时候你会说,啊就人家农产品品质好,若价格又便宜谁不会接受,这本来就是市场自行选择的问题,要怪就怪台湾的农业业者自己太不争气了!

同样的,那请问你会用这样的观点去看才刚签订的服务贸易协议吗?会这样去看ECFA吗?

除此之外,若今天与我们签订贸易协定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呢?大家是义愤填膺地指责政府卖台还是兴高采烈地举双手欢呼?我想是后者居多吧!因为又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日本的东西了!

 

因此,一直困扰著我让我茶也思饭也想,我国对于贸易自由化的优缺点,究竟是好是坏,这时总算有个拨云见雾的结果了。

其实我们根本不是反对开放,而是反对中国!任何一切与中国相关的政策,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是抱持著戒慎恐惧的心态,因为我们也深信中国始终不放弃统一台湾的梦想,那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也仍旧抱持著 "不排除" 动用武力对付台湾,对于这种国家,我们当然会反对!

但同样的,台湾的经济命脉也是靠中国,每年不知多少资金流向中国大陆,即使台湾投资环境良好 (BERI评比全球第二!)税率也偏低,但每年国际收支的金融帐常常处于净流出状态,也就是说我国流出去的钱比国外流进来的多!

并且我国出口总额当中有40%都是出口至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也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长年以来都是如此。某种角度来看,中国也可以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了,即使情感上不认同,政治立场不认同,但这些都是事实。

这种对于中国既认同又反对的矛盾心态,既爱牠又怕牠也恨牠的政冷经热的现象 (与南北韩相反),我也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签与不签都是问题。

 

回到主题,所以ECFA也好,XX协议也罢,重点始终在于政治立场的问题,而非贸易自由化造成的冲击问题。虽然ECFA签定之后,马政府宣称说有9百多亿的应变补助基金,但目前没有一间业者有实质受惠,并且那也是针对ECFA的开放产业。但这次受到冲击更大的农业呢?根本没有听到任何配套补偿措施!

 

已经深夜了,我不去睡觉还突然写这篇废文,我也不知道意义何在,但我想说的只有,这些议题始终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民生问题,如果你仍旧认为政治不是一般小老百姓该知道的,能够远离明哲保身最好,抱持著独善其身的心态,那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