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63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本篇主讲俄国对波兰的入侵和哈佳奇条约)

俄国-波兰战争(Russo-Polish War 1654–1667)

1654年战事《佩列雅斯拉夫条约》的签订意味著扎波罗热哥萨克群体被纳入到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在接下来长达十三年的波俄战争时期,赫梅利尼茨基将作为俄军的盟友协同进攻联邦。1654年中旬,沙皇俄国在做好准备后撕毁《波利扬诺夫》和平条约,向波兰立陶宛联邦宣战,第四次波俄战争爆发。6月1日,波兰边境守备空虚的贝拉亚城堡投降,月底,24,000俄军在名将亚历山大·莱斯列的指挥围攻斯摩棱斯克(Siege of Smolensk 1654)。

众所周知,在旷日持久的哥萨克起义战争中,联邦将她为数不多的军队悉数调往东南部参战,其他要塞的守军逐渐减少。而东部最大堡垒斯摩棱斯克的守军只有区区2000人,少数正规军与民兵努力防御俄军的进攻,寄希望驻扎在奥尔沙的立陶宛盖特曼雅努什·拉兹维尔(JanuszRadziwi??)率兵支援。

雅努什闻讯率军支援,在半路遇到俄军正准备渡过什克洛夫河,于是他下令出击,什克洛夫之战(Battle of Shklow 1654.8.12)打响。这场战役的记载非常矛盾,包括参战人数,伤亡人数等数字各方记载差距很大,波方记载此战波军3,500人对战20,000俄军,俄方记载8,000波军对战17,000俄军。更夸张的是双方伤亡数量,波方记载己方损失700人,歼灭俄军7,000人。俄方记载己方损失不到300,歼灭700波军。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战斗爆发的时候正巧赶上一次日全食,雅努什下令主动出击,双方激战一场,俄军被迫撤退,波军摄于对方主力还在,也撤退了。

然而接下来的谢坡列夫切之战(Battle of Shepeleviche 1654.8.24)雅努什就吃了败仗。俄军依靠数量优势两翼迂回,雅努什被迫率军后撤,虽然被俄军击败,但他尽力保全了主力,只损失了1,000人。然而俄军取得了绝对的战略胜利,斯摩棱斯克的守军彻底没希望了。10月3日,斯摩棱斯克守军在严重缺乏弹药和人手的情况下被迫向俄军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城中市民是心向俄国的,他们向波兰守军施压,这也是后者失败的原因之一。
  • (7月22日,俄军攻克玛斯特斯拉夫( Mstislav)城,城中反抗的贵族和市民被歼灭。随后俄国贵族图别茨基下令劫掠屠城,15,000平民遇害,包括女人和儿童。)1654年下半年,俄军横扫了守备空虚的立陶宛,南方军队配合赫梅利尼茨基攻下了从布良斯克到乌克兰的地区,中路拿下了斯摩棱斯克极其周边的十几座城堡,北路占领内维尔、波洛茨克和维捷布斯克。这些地区的守军极其薄弱,俄军轻松攻下大片疆土,在战争初期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和胜利。

1655年战事

春天,波军开始反攻。波兰贵族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Stanis?aw Potocki 他曾在1620年与茹凯夫斯基、康尼茨波洛茨基还有茹凯夫斯基参加赛科拉战役。)率领20,000波军外加20,000鞑靼盟军向被围困的乌曼城进发,赫梅利尼茨基率领的俄国-哥萨克联军近60,000人解围迎战,奥克蛤蟆托夫战役(Battle of Okhmativ 1655.1.19)打响。

斯坦尼斯瓦夫指挥得当,波军利用拿手的机动性击败对手,然而鞑靼人被收买,退出了战斗。波军失去鞑靼骑兵的支援,无法进行有力的追击,赫梅利尼茨基虽然有所损失,但主力还在。这场战斗依然没有特别确切的伤亡数据,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俄军的伤亡绝对大于波军,而斯坦尼斯瓦夫也挫败了敌人对乌曼城的围攻。之后,斯坦尼斯瓦夫率军前往利沃夫休整,斯特凡·恰尔捏茨基率军进攻乌克兰。

立陶宛大公宫殿的废墟,让我很难不想到圆明园的命运。

今天重建后的样子

  • (在建成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立陶宛大公爵行宫是立陶宛统治者的最大行政地。宫殿被无数次扩建,在俄国入侵前,她是一座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收纳珍宝不计其数,是立陶宛文明的结晶。1655年,俄国人在掠夺破坏后,一把火将她烧成了废墟,此后被遗弃了150年。波立联邦灭亡后,俄国官员下令将城堡残留的建筑完全拆除,砖块和木头被出售,立陶宛大公爵行宫彻底不复存在。苏联解体后,立陶宛政府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古城的遗骸得到了保护。后来,维尔诺市政府出资重建立陶宛公爵宫,2018年,在庆祝立陶宛独立百年纪念典礼上宣布竣工并对外开放。)

然而战术胜利掩盖不了战略失败,1655年8月,四万俄军进攻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雅努什仅有约6,000人用于防御,国王杨二世命令他保存力量,撤到马林堡。在撤离前,人们把城中最珍贵的文物,如圣·卡齐米日的石棺和一些典籍手抄本匆忙运出城外。雅努什试图组织防御,给撤退争取时间,但对方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波军在损失2,000人后撤退。

俄军占领城市后发生了许多暴行,整个犹太区被哥萨克人烧毁,更多犹太人被屠杀。其他居民也受到屠杀,几千人遇难,维尔纽斯的一部分被大火完全烧毁。所有宫殿和富有的居民区被洗劫破坏一空,屹立几百年的立陶宛大公宫殿也未能幸免,俄军士兵抢走了所有贵重物品和银质餐具,甚至一些精美的大理石雕都被抢走。祭坛被砸碎,坟墓被亵渎和掠夺,维尔纽斯大教堂被抢夺一空,维塔图斯大公(Vytautas 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隆的亲兄弟)的尸骸也不知所踪。繁盛的维尔纽斯城就此衰落,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光彩。

1655年7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世·古斯塔夫(Charles X Gustav of Sweden)对联邦宣战。

维尔纳停战条约(Truce of Vilna)和波谲云诡的1657年局势

巅峰时代瑞典王国的入侵,成了压断联邦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严重数量劣势的联邦军队被迫从三个战线面对三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瑞典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入波美拉尼亚,兵锋直指华沙城。在这个条件下,俄国沙皇认为如果波兰被彻底击败,那么瑞典就肯定会做大,这不符合俄国的利益。于是从1655年秋天开始,俄军停止攻势,并与波兰人开始谈判,出乎俄国人意料的是,波兰人非常强硬的拒绝了他们的领土要求。但无论如何,双方都同意暂时休战,以对付更强大的瑞典人。随后,俄国-瑞典战争(Russo-Swedish War 1656–1658)爆发,俄国和瑞典互有胜负。

再说回哥萨克一边,1654年,乌克兰的局势出现了变化,杨二世国王的外交努力收到成效,新即位的克里米亚汗忌惮哥萨克-莫斯科联盟,就成了波兰人的盟友,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率领波兰-鞑靼联军对扎波罗热哥萨克控制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波托茨基和恰尔捏茨基憎恨哥萨克盟友俄国人在立陶宛犯下的暴行,下令对布拉茨拉夫地区进行残酷的烧杀掳掠,第聂伯河右岸刚刚有所发展的近百座大小城镇和农村变成一片废墟。次年,奥克哈马托夫战役爆发,赫梅利尼茨基虽然战败,但波兰人也撤走了。

此时,赫梅利尼茨基终于体会到,与俄国人结盟对乌克兰的利益没有多大帮助,自己只是沙皇扩张策略的工具而已。他转而寻求向强大的瑞典人帮助,但查理十世与他在乌克兰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了分歧,此时波兰战事进行顺利,查理十世甚至在考虑未来瓜分波兰后他能分到多少利益。到1656年,波俄签署维尔诺条约,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赫梅利尼茨基对俄国与波兰的私下停战非常不满,他写信给沙皇指责他打破了佩列雅斯拉夫协定,并威胁他自己可能要与瑞典人结盟。1657年初,瑞典受到波兰反攻和俄国进攻的双重压力,与哥萨克和特兰西瓦尼亚达成了一个不包括俄国的反波联盟。查理十世画大饼,他表示跟著我干,未来瓜分波兰的时候把斯摩棱斯克和古罗斯的大片土地都给你。

「自1656年5月俄国与瑞典王国断绝外交关系,俄瑞两国交战以来,赫梅利尼茨基便陷入一种微妙的左右为难的境地:他的宗主国和他的同盟国在交战,瑞典要求他脱离俄国,允诺给予乌克兰庇护和土地,俄国则指责他违背了向沙皇效忠的誓言,乌俄关系雪上加霜。」 ——《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

1657年1月,特兰西瓦尼亚公爵乔治二世·拉科奇(George II Rákóczi)率军3万进入联邦境内,与扎波罗热哥萨克2万人汇合,趁波兰主力在北方防御瑞典时,在南方发起大规模入侵。波兰古都克拉科夫沦陷,一路攻城略地,最后与瑞典主力会师于华沙城下,一起攻下了华沙。同时,奥地利派遣军队支援联邦,丹麦也对瑞典宣战,鞑靼汗也派遣军队协助。7月,拉科奇向波兰人投降。

赫梅利尼茨基的处境开始变得糟糕,波兰人的反攻让他之前的胜利化为泡影,他本人在1656年就已卧病在床。更糟糕的是,扎波罗热哥萨克的一些部队发生了骚乱,许多人拒绝作战,就连赫梅利尼茨基本部军马也发生了骚动。1657年7月27日,赫梅利尼茨基去世,他在去世前把象征最高权力的圆杖给了他的儿子尤里·赫梅利尼茨基。1658年,波瑞战争结束,9月24日,俄军向毫无防备的波军守备部队发起袭击,波俄战争重新打响。

赫梅利尼茨基死后三个月,伊万·维戈夫斯基(Ivan Vyhovsky)当选新的盖特曼。(哥萨克团体不承认盖特曼世袭,而且尤里年纪尚小,伟哥夫斯基是代理摄政。)此君早年是基辅地区的乌克兰贵族,通晓多国语言,文采出众,长时间担任扎波罗热哥萨克书记官,也是赫梅利尼茨基最信任的顾问之一。维戈夫斯基在外交上主张联合波兰达成最终目的,因此,当时的哥萨克团体内形成了以他为首的亲波派和以巴拉巴什和普什卡为首的亲俄派,内战很快爆发。1658年中旬,维戈夫斯基打败了亲俄派,在扎波罗热哥萨克内部巩固了权力。

需要指出的是,维戈夫斯基不是一个「乌奸」,他和赫梅利尼茨基一样有著相同的目标,即解放被压迫的信仰东正教同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主动与波兰政府接触谈判,并于1658年9月16日签署了哈佳奇条约。

哈佳奇条约(Treaty of Hadiach)

站在后来人的视角看,假如哈佳奇条约能被贯彻到底,并长久施行下去,这将是哥萨克大起义一个对双方来说相对最完美的结果,条文如下:
  1. 创建鲁塞尼亚公国,地位与立陶宛大公国对等,下辖切尔尼戈夫省,基辅省和布拉茨拉夫省。鲁塞尼亚公国完全由哥萨克人治理,后者提出四名经波兰国王同意的候选人,选举成为大公统治这里;
  2. 建立同等且全套的鲁塞尼亚政府、法庭、财政部门和学院。提升基辅的东正教学院地位,而且保留一切哥萨克阶层的传统权利;
  3. 在国内建立两所大学,开办用拉丁语或希腊语教学的学院,中学和小学,还有必需的书籍印刷所;
  4. 鲁塞尼亚公国与华沙政府保持联系,波兰-立陶宛-鲁塞尼亚三国奉行一个国家议会(瑟姆)和一个外交政策;
  5. 基辅大主教和其他教区主教进入瑟姆议会,东正教和天主教彻底平等,在鲁塞尼亚公国废止布列斯特联盟约束;
  6. 哥萨克盖特曼每年都有权向国王申请让1000名哥萨克获得世袭贵族地位,每个团队有100名哥萨克也有权成为贵族;
  7. 建立一支30,000在册哥萨克组成的军队,军官选举产生。再额外增加10,000名雇佣兵,费用由公共税款提供。其他联邦军队在未经哥萨克盖特曼同意的情况下不准进入鲁塞尼亚公国,除非发生战争,所有哥萨克军队受盖特曼指挥。
  8.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后被哥萨克贵族没收的施拉赫塔的土地将要归还给联邦;
  9. 大赦之前的所有罪行;

三国联邦

毫无疑问,《哈佳奇条约》让乌克兰人和哥萨克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广泛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和文化教育上的自治前景。从这一点来说,维戈夫斯基完成了赫梅利尼茨基的遗愿,这已经是那个时代局限下,他能为自己的同胞争取的最大权益。而且《哈佳奇条约》还是一个双赢局面,哥萨克方面自不必说,波兰的哥萨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且与沙俄之间建立了一道强力的缓冲地带,哥萨克人高达4万兵力的军事力量也将显著增强联邦的军事实力。波兰和哥萨克化敌为友,特别是波兰国王本人获得了一个对他绝对忠诚的武装团体,东南部大贵族势力被削弱,为之后改革引发的内战得到了强大支援。一切似乎都在向最光明,最美好的前景靠近,然而......

然而《火与剑》这出伟大的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砸碎在你眼前。

俄国沙皇视《哈佳奇条约》为维戈夫斯基背叛他的结果,60,000俄军在阿列克谢·特鲁布茨科伊亲王(Aleksey Trubetskoy)的统帅下即刻开赴乌克兰「镇压叛乱」,大军包围科诺托普城,俄乌战争爆发。

1659年4月21日,科诺托普战役(Battle of Konotop)打响,捏任团和切尔尼科夫团的4,000位哥萨克守军在科诺托普小城拚死抵抗。小城被俄军炮火狂轰滥炸,外墙被炸出缺口,俄军鱼贯而入,但哥萨克守军硬是靠肉搏把俄军打败并赶了出去。29日晚上,哥萨克人出城偷袭,杀死400俄军,让3,000人受伤。哥萨克守军顽强坚守了三个多月,为维戈夫斯基集结兵力组织反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659年6月41日,维戈夫斯基率领鞑靼援军、波兰援军、雇佣兵和本部精锐兵马赶到战场,与前来截击的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激战,后者很快被击败,他本人和许多俄军贵族被俘,波扎尔斯基见到汗后向他的脸上吐了口水,然后被斩首。特鲁布茨科伊知道波扎尔斯基战败后,马上下令解围撤退,他前脚刚走,后脚城内守军就冲了出来袭击他的卫队,俄军再次战败,大量辎重、军旗和一些大炮被哥萨克俘虏,近5,000俄军战死。

俄国重骑兵

科诺托普战役的惨败让沙皇宣布俄国进行最高程度的战备,准备防御哥萨克可能的反击和入侵,然而维戈夫斯基的辉煌胜利没能改善乌克兰的糟糕局面,他必须回头继续镇压叛乱。实际上,维戈夫斯基面对的局势可以用危如累卵形容,沙俄驻基辅城的军队仍然不停地向周边出击,许多乌克兰城市仍然支持莫斯科,波尔塔瓦地区又发生了暴动。维戈夫斯基虽然非常有才干,但双拳难敌四手,他的敌人也包括伊万·博洪、伊万·希尔科、雅基姆索姆科这样的强人。

尽管此时波兰瑟姆已经同意并签署了《哈佳奇条约》,双方代表也进行了宣誓,但乌克兰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一些左岸乌克兰地区的哥萨克团队长暗中支持莫斯科政府,他们争先恐后地成为俄国人的带路党,给大败后的俄军恢复元气。9月,更大规模的叛乱爆发,三位哥萨克团队长与特鲁布茨科伊亲王里应外合对维戈夫斯基展开进攻维戈夫斯基无奈,只能诉诸哥萨克拉达议会裁决。

9月,拉达会议召开,但会议根本没有秩序可言,亲俄派大闹会场,直接指责维戈夫斯基为了小贵族的利益出卖了哥萨克的自由,他们甚至当场杀死了曾去过华沙谈判的代表。会议在一片混乱中收场,维戈夫斯基死里逃生。9月21日的新会议成了亲俄派的独角戏,他们推举尤里·赫梅利尼茨基为盖特曼,维戈夫斯基认为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败对手,长时间内战只会削弱哥萨克的力量,于是他选择了服从,交出权力后逃到了波兰。

  • (多说一句帕夫洛·泰特里亚,此人奸诈圆滑,为获得权力不惜一切。帕夫洛谋害了反对他的伊万·博洪,强迫尤里·赫梅利尼茨基退位。他在1663-1665年当选为第一任右岸哥萨克盖特曼,他公开宣扬(跪舔)支持波兰的政策,但本质上是利用波兰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与维戈夫斯基的最大区别是,后者的真正立场是乌克兰,亲波策略是让乌克兰强大独立的途径。而他则是无耻的谄媚波兰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以同胞的生命为代价。后来同样因为反对他的叛乱,帕夫洛也逃到了波兰,他后来从东正教转成了天主教,依靠无耻的谄媚换来了高官厚禄。再后来,波兰方面指控他为叛国者,他又逃到了奥斯曼帝国,在那里谋划进攻波兰的战役,后来被毒死。)

「就这样,维戈夫斯基的盖特曼政权便悲惨地结束了,随之鲁塞尼亚大公国也便告吹。乌克兰人的表现说明,他们还无法理解也不会珍视高出整个民族水平一筹的头脑设想出的成果」。尽管后世史学家对《哈佳奇条约》有不同的评价,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从条件上看,这是乌克兰人在争取自治与建国的努力中取得的最大限度的独立与权益,无疑远远优于《佩列雅斯拉夫协定》。

——《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

维戈夫斯基下台后,沙俄特鲁别茨柯依亲王完全控制了左岸乌克兰,他即刻命令18岁的尤里·赫梅利尼茨基来到佩列亚斯拉夫城,后者不得不顺从。然后,乌克兰历史上最诡谲险恶的事情发生了,特鲁别茨柯依让尤里确认了所谓的1654年《佩列雅斯拉夫协定》文本,1659年10月17日,尤里以扎波罗热哥萨克盖特曼的身份签署了新的《佩列雅斯拉夫条款》。

乌克兰此后历史的悲剧就在于,1659年这个伪造文件竟然成为所谓「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条款」的唯一正式文本,后来所有的盖特曼都在这个文件上签字,它后来发表在《俄罗斯帝国法律全编》之中。至于新的条款内容,主要是在老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乌克兰的自治权,盖特曼权力被大幅削弱,形同虚设,俄国还要强制在乌克兰多地驻军。

本篇小结:

本篇的重头戏无意是《哈佳奇条约》。单看条文内容,虽然乌克兰(鲁塞尼亚公国)依然从属于波兰,但这不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而是平等联统的待遇!如上文所说,《哈佳奇条约》是那个时代局限性下,乌克兰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大自治权利。不仅如此,条约中对宗教平权,特别是对下一代教育的条文更是非常先进的理念。《哈佳奇条约》中,乌克兰被提升到立陶宛与波兰联统前的地位了。

然而,《哈佳奇条约》的失败也是因为它过于先进的理念不被当时普罗大众所接受,这仍然是一个充满贵族气息的交易,文中没有任何改善乌克兰普通农民待遇的条款,这就直接导致了普通农民对它的反对。而伟大的毛主席教导我们,群众路线才是最重要的,这些生活在400年前的东欧贵族是不可能知晓这句话的含义的(开玩笑)。

维戈夫斯基倒台的直接原因并非俄国人的入侵,而是哥萨克内部,特别是广大农民阶级对他的反对。农民阶级在那个时代具有难以忽略的时代局限性,他们单纯的认为赶走了波兰地主和维戈夫斯基日子就好过了,但却没有为之后做打算。后来事实证明,当亲俄派伊万·布留霍伟茨基当选盖特曼后,他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对沙皇极尽谄媚之能事。在1665年主动签署了在《佩列雅斯拉夫条款》上更进一步限制乌克兰自治的协议,其中提到由俄国官员直接向乌克兰各地农民征税,农民阶层的处境没有丝毫改善。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与伊万·维戈夫斯基为争取乌克兰人民权利,提高独立自治的努力与成功,无数人牺牲换来的伟大胜利就这么烟消云散。
  1. 《波兰史》;
  2. 《波兰通史》;
  3. 《波兰简史》;
  4. 《东欧史》;
  5. 《乌克兰史》;
  6. 《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
  7. Konrad Bobiatyński, Od Smoleńska do Wilna. Wojna Rzeczypospolitej z Moskw? 1654–1655, s. 36.
  8. Konrad Bobiatyński, Od Smoleńska do Wilna. Wojna Rzeczypospolitej z Moskw? 1654–1655, s. 51–55.
  9. Konrad Bobiatyński, Od Smoleńska do Wilna. Wojna Rzeczypospolitej z Moskw? 1654–1655, s. 148.
  10. Leszek Podhorodecki, Rapier i koncerz, s. 371.
  11. W. Majewski, Ostatnia kampania Czarnieckiego w 1664 r. Okres wiosenny. Cz??? I, [w:] Studia i materia?y do historii wojskowo?ci, T. XV cz. II, Warszawa 1969
  12. W. Majewski, Ostatnia kampania Czarnieckiego w 1664 r. Okres wiosenny. Cz??? II. Dzia?ania, [w:] Studia i materia?y do historii wojskowo?ci, T. XVI cz. I, Warszawa 1970

前期链接:张益达:聊聊我们比较陌生的中欧国家——波兰(一)

张益达:波兰的统一之路、拔都西征与普热梅斯尔王朝的统治——正说波兰史(二)(补文)

张益达:波兰立陶宛珠联璧合 条顿骑士团百年悲歌——正说波兰史(三)张益达:波兰立陶宛珠联璧合 条顿骑士团百年悲歌——正说波兰史(四)张益达:波兰国王血洒瓦尔纳 ,十三年战争普鲁士称臣——波兰史话(五)张益达:十三年战争对决条顿 ,涅沙瓦法令斗智斗勇——正说波兰史(六)张益达:波莫瑞重回祖国,条顿骑士团俯首称臣——正说波兰史(七)(上半部分)波美拉尼亚重回祖国,条顿骑士团俯首称臣——正说波兰史(七)(下半部分)波兰两院议会崭露头角,基辅罗斯风起云涌——正说波兰史(八)张益达:涅瓦河,楚德湖,强敌折戟;莫斯科 渐崛起 驱逐鞑虏, ——正说波兰史(九)伊凡 I 修筑俄国基石 顿河王吹响反攻号角 —— 正说波兰史(十)张益达:伊凡三世的统一之路,诺夫哥罗德的毁灭和前三次莫-立战争-正说波兰史(十一)张益达:瑟姆议会,施拉赤塔和第四、五次莫-立战争——正说波兰史(十二)张益达:普鲁士公国雏鹰展翅,博娜王后政治改革——正说波兰史(十三)张益达:波兰-立陶宛联邦共和国诞生,卢布林条约和利沃尼亚战争——正说波兰史(十四)张益达:一年国王、《亨利条约》和华沙联盟——正说波兰史(十五)张益达:波兰胡萨羽翼骑兵——正说波兰史(十六)斯特凡·巴托雷与利沃尼亚战争反击战——正说波兰史(十七)

西吉斯蒙德三世的即位和波瑞关系的破裂——正说波兰史(十八)

第一次波兰-瑞典战争与基尔霍姆战役——正说波兰史(十九)

波兰对俄国的干预战争与伪迪米特里一世——正说波兰史(二十)

张益达:伪迪米特里与沙皇瓦西里四世的上位——正说波兰史(二十一)

张益达:波兰军队占领莫斯科与「波兰沙皇」——正说波兰史(二十二)

张益达:第二次波土战争、黄金年代逝去与危机的来临——正说波兰史(二十三)

第四次波兰-瑞典战争,利沃尼亚领土的丢失和黄金时代的结束——正说波兰史(二十四)

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失败改革——正说波兰史(二十五)

张益达:火与剑——正说波兰史(二十六)

火与剑(下)——正说波兰史(二十七)

波西米亚胡斯战争番外篇:张益达:伟大的殉道者:杨· 胡斯 ——波兰史话番外篇(上)张益达:圣杯派、塔博尔派与胡斯战车 ——波兰史话番外篇(中)张益达:独眼猛男杨·杰士卡与胡斯战争——波兰史话番外篇(下)

二战波兰史辟谣和其他:

张益达:浅析当前中国网路环境下特殊的「 波兰现象 」

张益达:对部分波兰近代史争议点的集中辟谣和针对性科普——正说波兰史番外篇

张益达:关于当代波兰与「台独」的联系

张益达:针对「三分钟看懂波兰历史」漫画中历史错误的补充、指出和批驳。

张益达:对苏联和某些「过度偏爱苏联人群」的看法

张益达:波兰在二战时的政治策略是怎样的?为什么会遭受德国、苏联两个对立方的入侵?

张益达:二战时期苏联为什么入侵波兰?

张益达:俄国和波兰的世仇是具体是什么,可以详细说明吗?

张益达:如何看待波兰这个国家近300年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

张益达:为什么两次世界战争都是德国发起的?

对波兰-东欧史感兴趣的人,欢迎加群交流学习!

波兰-东欧史学习交流群号:731688622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