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风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从《步步惊心》到《甄嬛传》,

再到近期未播先火的《如懿传》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宫斗剧情

无疑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而恢弘壮丽的宫廷楼阁

更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古城瓦檐,

雕栏画栋,

高高的宫墙隔开了几千年的历史。

上面五彩斑斓的彩画,

是这些建筑流光溢彩的点睛之笔。

彩画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彩画不仅可以保护建筑,还能用色彩装饰木构表面。

走在古典园林中的人们,在为气势恢宏的建筑风格所赞叹的同时,更为色泽艳丽、精描细琢的建筑彩画所折服。

一幅幅绚丽夺目的图画,通过色彩鲜明的对比,让庄严的建筑更添几分大气。

彩画匠人李宏伟就是被彩画的美所吸引,自十几岁起就拜师学习彩画,修缮过北京故宫午门、颐和园、中山公园、北京世博园等建筑物。

他最满意、最骄傲的就是

即墨古城文庙内的旋子龙纹彩画

构图繁简适中、线条与著色技巧细腻。

算金色在内,一共运用了九种颜色,

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藻头内使用了

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

一副古建筑彩画小样的制作,大约需要20多道工序。

现场勘查、揣摩图样,到制作图谱、立粉贴金,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非凡的手工技艺和超出常人的体力和毅力,很难登堂入室,有所造诣。

李宏伟说,要在这几十米高的梁上作画,考验的不仅仅是画功,还有画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搭跳板像做土木的工人一样,人站上面手拿调色盘工作,一要注意安全,二要注意绘画内容,这就需要彩画匠人心要静。

一般一根普通的梁,最少要用到两天时间,像即墨古城文庙当中的旋子彩画梁,一根要用到五至六天,这也是最难最复杂的工艺。

虽然彩画是可以做预制的,但李宏伟觉得预制的效果不能完全保证,所以他制作的彩画全部采用现场绘制,保证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

首先在木结构表面涂上一层以

生漆、油灰、猪血、贝灰粉等材料

混合的灰料作保护层。

进行反复打磨,使木结构平整,

工艺术语称为地仗,俗称补料灰。

地仗既填补了木结构的缺陷,

又保护了木结构,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打底漆要根据不同要求,

调配各种油质颜色,

在构件上油刷多遍。

根据设计图样、题材,

采用大红大绿绘制色彩斑斓的图案,

主要有大栋的八卦,草纹、

云纹、吞头吉祥瑞兽等图案,

进行油(漆)彩描画,

工艺技术相对讲究对称均匀,

更显精细,色彩丰富,独具地方风格。

也有用金箔按不同的金色

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排列,

做出渐变的效果

给人以冷艳高雅而沉静之感。

最后在金漆画的表面涂一层明漆,

以更好地保护画面效果,

上明漆后画面更显立体感和层次感。

李宏伟在绘制图案的时候是不用直尺和圆规的,全凭经验,一双巧手、一双慧眼便是他们的规矩准绳

一副图案好与坏,全在匠心,当出现上下不统一的时候,匠人采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压色重绘,容不得一点敷衍马虎。

李宏伟透过精细的一笔一划,绘制出富丽堂皇的和玺彩画、贴近民间的苏式彩画以及青绿叠韵的旋子彩画等,气韵生动、活灵活现。

做彩画,光技艺和心态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尊重历史,坚守古建彩画传统规制

正是这样不变的追求和初心,让更多的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彩画艺术,李宏伟成立了工作室,主要采取带徒传艺的方式,传授传统古建彩画绘制技艺。

此外,他还积极和高校开展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传承著中华建筑文化血脉。

每当站在这些勾栏、塑像、雕梁画栋前,李宏伟常常能够看得见前辈们当年在此劳作的手法和身影,感觉到工匠精神在自己身上的传承。

现在,他在用带有温度的双手,修补时间的裂缝,累积起一份世代相传的精神遗产,更替千年的斑驳风华,传递著岁月的意义。

关注「聚米派」,了解更多美好、有趣的故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