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筑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中,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仅约为0.03%,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0.3%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高达10倍左右。基于我国建筑业现有的庞大体量测算,信息化率每提升0.1%个百分点就将带来近 200 亿的增量市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未来空间巨大,但是现实中信息化却面临著很多问题。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BIM是数字化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目前系统解决数字化问题的唯一方式,建筑行业信息化和核心是BIM技术,所以我们换个角度看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障碍,其实也是在讨论BIM在中国推行过程中的障碍。

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低,变革动力不足。建筑施工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购买材料、工人实施才能完成实体的转化。目前国内的劳务受教育程度偏低,老龄化严重,管理难度大,很难实现信息技术的落地。

第二,国内项目工期紧张,管理细度难以提升。中国建筑市场业主为了降低投资成本,极力压缩工期,三边工程仍然存在,导致施工管理难度增大、建筑质量安全风险提升。

第三,惯性思维不愿变更,传统模式难以颠覆。常年来,建筑行业粗放管理已经成为习惯,形成思维定势。而BIM的潜在要求就是全面普及与协同工作,如果不能从顶层推动,从项目负责人督促,实际应用效果往往低于预期。

第四,缺乏具备BIM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施工企业中,一般应用BIM的技术人员大多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员工,现场管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而具有现场管理经验的员工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一般不太想从事单一的BIM工作。

前三点障碍的解决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一个快速的时间内就能改变的,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更多BIM人才的输入,为建筑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实现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夹带个私货~我们小筑教育致力于做建工行业新技术的普及者,有想自学BIM的同学可以戳下方链接免费领取相关资料哦~

BIM小白入门7大资料包【免费领】

发布于 04-16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生非异生非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主要是钱。

信息化的话,太透明了,也太理想化,实际情况中,各个参建单位都在利用信息壁垒赚取利润以外的财富,而所谓的利润,往往也并不能如愿实现,随便什么突发情况,就可能导致利润没了。

要实现建筑行业信息化,那除非国家将全部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都收归国有,不管你怎么干,都给你发死工资,工期定上期限,能干来干,信息化前提下,多创造的效益五五分成,不搞就让你走人,绝对不允许浑水摸鱼。

社会上似乎还没有什么真正实现信息化的行业,都在利用信息壁垒,赚取利润外的财富,而且,还光明正大地将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将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优势,这种大环境下搞建筑行业信息化肯定不成。


主要是钱。

信息化的话,太透明了,也太理想化,实际情况中,各个参建单位都在利用信息壁垒赚取利润以外的财富,而所谓的利润,往往也并不能如愿实现,随便什么突发情况,就可能导致利润没了。

要实现建筑行业信息化,那除非国家将全部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都收归国有,不管你怎么干,都给你发死工资,工期定上期限,能干来干,信息化前提下,多创造的效益五五分成,不搞就让你走人,绝对不允许浑水摸鱼。

社会上似乎还没有什么真正实现信息化的行业,都在利用信息壁垒,赚取利润外的财富,而且,还光明正大地将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将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优势,这种大环境下搞建筑行业信息化肯定不成。


首先,建筑行业的人要对自己的企业的现状有深刻的认知,不能人云亦云的跟风,中国是个特别擅长炒作概念的社会,所以企业要擦亮眼睛,知道自己的短板与不足,针对性的来选择信息化建设。

然后我再谈谈行业几种软体的应用环境:

BIM软体,更多应用于设计单位,数字建模带来的好处是在结构设计之初就能呈现出其设计的不合理地方,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OA软体,简单的业务流审批,但无法深入到管理。现状微信的应用很普及了,所以它的作用很有限。

预算软体,前端算量,但是工程行业的变数比较大,也许这一次的工程,会有30%的材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这个对于预算人员是个巨大考验。

管理软体:要与预算软体衔接,前端算量后,后端需要控量,否则预算的意义在哪里呢?所以,管理软体的核心在于后端控量。单管理软体恰恰是最复杂的,技术门槛较高,市面上滥竽充数,挂羊头买狗日的公司也比较多,所以,选择管理软体要复杂些。


目前基于建设行业信息化,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两种:一是基于企业做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其从业人员证书管理,审批流程等OA通用性业务。二是基于项目质量、安全等问题软硬体结合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的调研也发现、因为各参建方(业主、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的核心诉求不一样、导致其各方拥有各自的系统去运作,然而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协同办公、各信息系统无疑是座座信息孤岛、没办法提高各节点效益!!!

究其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 信息孤岛的形成由来已久,各自的利益保护形成了资料不真实,不同步,不互通,于是形成不了协同办公。造成大量的虚假资料和信息流的不畅通。

2. 目前市场上信息化的软体产品参差不齐,软体公司对于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还停留在软体企业对于企业管理的认知层面,对于建筑业的信息化还存在偏差,建筑业的信息化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行业「管理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集约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

3. 目前对于建筑业信息化的元数据采集还没得到相关人事的认可,信息化的意识不强,利益保护使然。

4.施工现场的硬体设施不到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行业、目前一片蓝海。建筑行业信息化应切实考虑到各个参建方的不同需求打造产品、围绕项目过程中的全过程管理、打破信息孤岛、让各参建方数据共享、才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核心述求。


我认为这是到2018年7月10号以提问质量相当高的问题!

问题:你认为现在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障碍有那些?

首先定义下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

4月份去了一趟山东菏泽,现在公路工程也是在做智慧公路建设,当时拿到的山东省智慧公路体系建设这本指导其实架构很明确,至少写著本手册的公司是明确了方向和成果的。里面不合理的地方在于资金来源,差不多超过60%是地方筹备资金(具体数字记不清了,手册是客户托关系拿到的对方再三告诉他不能外传,我也不知道啥不能外传,所以只翻了一遍。)。智慧公路的好处肯定是有的,政绩层面的收益主体不该是省政府的那帮组织者吗。

上面说的是资金层面。

还有个驱动力。就是为什么要做建筑业的信息化。

传统的建筑行业其实工艺工序已经很成熟,一堵墙一面粉刷需要多少成本在老司机眼里很快就出来了。简单的建筑体原本就没什么建造难度,需要信息化?不需要的。再一个,建筑业信息化价值难体现的。之前看望京soho项目潘石屹说里面的钢结构突出幕墙包不起来,后面在电脑里面模拟最后深化出来严丝合缝大吉大利。这种是可见的建筑业信息化能解决问题的,但信息化仅仅只是信息化,还有多少人愿意投入的。私人老板会做信息化吗?不会的,一个项目一千万,他会掏个50万做信息化吗?假如一建筑集团公司想做信息化,任命小陈为信息化部门主任,(信息化基本有三部分组成,电脑伺服器设备硬体、系统数据分析软体、人为操作及数据使用。什么体系、组织架构暂不表)小戴是小陈的副手除了大方向是小陈定其他都是小戴负责,小戴一直不喜欢小胡,好了,一有繁重的事情就让小胡去做,两次这么一弄,小胡心生厌烦:公司做个悠悠球的信息化,还不全靠我一个人顶著?能做就做不能做我就推。这里面就看出中坚力量是信息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是一线做事情的人,既是载舟的水又是沉舟的水。

那,现在做信息化的想做信息化的都是哪些人?他们的驱动力在哪里?是不是细思极恐的。

我还是想谈一句BIM,

BIM技术其实建筑业的信息化完美诠释,有模型有信息赋予可扭转可传递。BIM技术是建筑业信息化的抓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