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作于万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作者是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汤显祖大师,而《牡丹亭》它是汤大师的巅峰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上是达到了汤显祖戏剧创作中的最高水平。

《牡丹亭》描写的是杜丽娘、柳梦梅的恋爱故事,作品所揭示的主题是人类经久不衰的婚姻与爱情。不过,我在上学时还背过它的这一主题思想的积极意义,那就是《牡丹亭》明确地表现了「情」与「理」的矛盾斗争。这是汤显祖反对封建礼教、反对虚伪理学的斗争精神的艺术再现。

正如作者在《牡丹亭题词》中说: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 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 必有邪!

作者在《牡丹亭》中,就是在「情」与「理」的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描写了杜丽娘的理想性格。《惊梦》《寻梦》《诊崇》《写真》《闹殇》《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几出戏中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杜丽娘因情成梦,由梦而死,由死到生的斗争过程,杜丽娘不满包办婚姻,她强烈追求自己的恋爱自由,而那也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从整个艺术作品来看,《牡丹亭》仍然未能突破儿女情长的爱情婚姻的俗套,而鬼魂神道,轮回转化更是大大渲染了宿命论,《冥判》《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等,看著这些篇目,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聊斋》。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生于1550,卒于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是中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史赞曰:「为官不济,为文不朽。」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残)、《玉茗堂文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