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说起吃,我想大家应该都不禁打起了精神。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小文章,标题就是:"下一顿吃什么,是我一生的追求,永不停歇。「可见吃对于大家而言有多么重要了。当然,今天咱们来给大家说的,不是油腻腻的汉堡薯条,也不是滚烫烫的火锅串烧,而是一个隐藏在闽越一带,带有本土特色的美食——福清小吃

说起福清,对它不了解的人,可能在真正面对它之前,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脖子上带著大金链子的福清帮。但其实,勤劳朴实积极向上的福清人儿,才是这个城市最真实的写照。

福清是福州的一个县级市,和福州市、莆田市毗邻。因此在民居风格和民俗上,都有很多类似之处。比如民居上类似莆田

的红砖墙,民俗上清明前后的鼠曲粿,在莆田就叫做红团,种种这些类似的地方,我想闽东闽北地方的朋友来到福清,也能跟上它的脉搏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福清人,对福清小吃自然是情有独钟,虽然现在在闽南地区读书,回家的机会可能一个月只有那么一次两次,但是每次回家吃到家乡的味道,都有一种记忆的感觉。

早餐,福清人起得早,吃的也早。

  • 福清早餐的主角代表——海蛎饼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晨,可爱福清人儿自然不会错过早饭。海蛎饼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早餐小食的代表。大概就是,将蛎饼粉入水打糊,里面包上切好的包菜,紫菜,一块瘦肉和新鲜的海蛎,下锅炸至金黄出锅。蛎饼酥脆的表皮配上有料的食材,保留了酥脆的口感又增添了海的味道。附和著一勺稀饭或者一口锅边糊。哪怕再寒冷清晨,温暖都会从嘴里开始,蔓延全身。

  • 福清早餐的配角代表——芋粿

其实说到这个芋粿,这个小吃在福清的称呼有很多,常见的有三角粿(我想大概是看著像三角形所以才有这种称呼的吧)、窝尾(偏福清方言直译)等等,但是在福清,不论你讲的是哪一种,福清人儿,心里都懂!就是那个把芋头切碎成丝,和米糊和面粉一起搅拌,切成三角形下锅油炸出锅就能好好吃的小点心!吃起来外酥里嫩,香味扑鼻为啥说芋粿是配角?看看那些早餐摊边儿坐著的食客,哪一个盘子里有海蛎饼的时候,旁边不来上一两块芋粿?

福清传统的小小的早餐炸铺,除了海蛎饼外还有炸春卷、三角粿。看著海蛎饼在油锅里「滋滋滋」的声音,这一瞬间,仿佛抓住了福清人生活的片段。

早晨虽早,但在福清城刚醒的那一刻,伴著巷口海蛎饼和芋粿的味儿,这个城市也渐渐散发著它崭新一天的活力。

「两边一拉,中间相加。「即是美食。

  • 福清街边儿的口袋伙食——光饼夹

咱说起这光饼夹,还是属福清东张地区的光饼夹最为出名。原始的光饼,是福清最为出名的土特色,酥脆的饼身,在其中鼓起的一面撒入芝麻,贴在大缸中烤制而成。而对口感研究有佳的福清人儿,把光饼剪开,其中夹入煮的入味的豆腐泡和五花肉,再淋上那么点浓郁的酱汁。这不,一只手就可以抓得住的美食,就可以吃到。想起之前念小学的时候,校门口常摆著这样卖光饼夹的小摊摊,放学的时候,总是拉著爷爷奶奶的手,让他们给自己买上那么一块,解解馋。

在福清的街角,你就可以找到身旁放著扁担的老人家,一边吆喝著卖,一边把传统的福清味儿带到路过的人群里。

  • 光饼夹的孪生兄弟——紫菜饼

为什么说紫菜饼是光饼夹的孪生兄弟呢?其实蛮好理解的,这两个小吃,其实都是光饼里面夹著馅儿的,这最出名的还是东张紫菜饼。在光饼里头加入紫菜、胡萝卜和肉,烤制成熟即可。与闽北地区光饼相比,福清的紫菜饼更大。而且做法更加复杂。从前,紫菜饼饼都是百姓吃用,如今福州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光饼夹也好,紫菜饼也罢。福清人儿在「饼」上的美食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口下去,是酥脆的感觉,也是回味的感觉,更是记忆的感觉。

热锅上,伴著汤汁和佐料,也有一出好戏。

  • 福清的小黄球——番薯丸

番薯丸,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地瓜丸,像一颗颗黄色球,是福清传统的汉族小吃,发展于福清的龙田地区。外表圆滚,有著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它外边的皮儿是用淀粉或者地瓜粉混合蒸熟去皮的番薯搓成的,里边的馅儿则是由猪肉、紫菜、海蛎、葱等组成。平日里,福清人吃起一碗番薯丸,都会在其中加上米粉、花蛤青菜一起制作。番薯丸的外皮爽滑Q弹,很有嚼劲,里面的馅料也颇有福清味儿。大伙儿可能听说过鱼丸,如果说鱼丸是说起福州必须提起的。那么当说起福清的时候,番薯丸也是必须提起的。

一家普普通通的番薯丸老店,可能就要从早忙到晚,食客络绎不绝。福清地区的番薯丸,配方都是从老祖宗上面传下来的,保留的比较地道。曾经听一家番薯丸店的老板这样道:只要是出国回来的,还是读大学回来的,以前吃过的都会回来这里吃碗番薯丸,已经是习惯了。」或许说出的就是像我这样的游子心里的感觉吧。

  • 热锅上的大杂烩——福清杂烩汤

福清的杂烩汤,味道有那么些辣,这或许是胡椒粉的功劳。可能大家看到这个会想到川菜的酸辣汤,但其实不是,福清的杂烩汤自有他的风味。足智多谋的福清人惯用地瓜粉调制汤食,在煮汤时加入搅拌好的地瓜粉,汤汁变的浓稠,别有一番风味。福清的杂烩汤里,食材繁多。通常会加入罗汉肉、猪小肠、、猪肚、筒骨、猪皮、荔枝肉、鱼扣、腐竹、目鱼卷、燕丸、花菜、凤尾虾等食材,配上胡椒粉地瓜粉制作。吃遍大地食材的同时,那一口口辣味的后劲儿,或许能让你吃下一口的欲望暴涨。

福清杂烩汤,不论是在家常菜中,还是家宴流水席中,算是必有之物。一桌桌亲朋好友,一口口福清美味,大伙儿讲著福清话儿,聊著家常。场面热闹十分。

一锅一锅,一碗一碗,行人虽忙,但总有驻足歇坐的食客。他们品尝的,是地地道道的福清味儿,但更多的,也许是对福清传统的延续和坚持。

马蛋、福清高山羊肉、福清城区横街尾的芋棵、福清的鼎边(锅边糊)、盖邑扁肉、福清南岭牛仔肉、江阴豆腐焖、米时、洋砚糕、炒糕、等等。都是福清很有特色的本土美食。福清的美食文化就藏在市井中,以小吃居多,主要是糕点、面食、炸物、小吃被人熟知。在福清,土生土长的福清人儿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会做那么几道传统的福清美食~

在福清,你会发现通常一家老店都不会轻易搬离地方,一家几代人兢兢业业恪守自己的手艺,熟悉的人常来光顾,这些老味道才不足以失传,同样,从这样的人做出来的食物吃起来才觉得扎实。

勤劳朴实的福清人儿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对口中之食有著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传承。福清的一方水土像母亲一样养育著居住在这块大地上的人。从以前到现在,在世界各地奔波打拚的福清人比比皆是。他们刻苦为家乡的建设奋斗著,为家庭的和睦努力著,辛苦的他们倘若看到这些传统的美食,也许会勾起心中深深地思乡之意吧。

「福清的东西真好吃,我不想离开这里。」吃完饭,我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说道。

(完)


参考资料 --------------------------

[1]微信公众号:双城记

[2]百度百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