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和静安两区将合并成静安区

上海市静安闸北宣布合并成静安区


小学毕业,浦东和南汇合并。

初中黄浦读的,正逢卢湾和黄浦结合。

前者时在想,本来浦东就大,再加个大大的南汇,有什么意义吗?后者时则遇上中考,黄浦是重点比卢湾多,众多家长唉声叹气,学区房白买了。当区开始内部分化,不再可以通过你报哪个区就能知道你家应该不是外地务工抑或应该就是郊区土豪之类云云,题主考虑和我当时的不解担心一样,没什么大必要。首先,各自并掉之后,我身边人基本都哪块还是叫哪块啊!

高中后来又回到浦东三林读书,放学了问刚认识的同学出去玩么,「不 我要回南汇了 」 已经离合并过去好几年。

看吧 政府部门的合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改变了人心中的地区认识的。

一同学家在惠南镇,问他家哪里的,一般不说地址就说在南汇,那还行,要是就说我家在浦东,这还没开始交朋友就不想理他了,开玩笑除外。今年大学考到南汇,别人问起来,自然不会回答在浦东,说南汇也挺大的,不能被人以为进了水蜜桃园区,于是就说在临港大学城,学校不好不报啦。^_^

当一个区足够大或者至少比原来大将近一倍的时候,区内分化肯定是严重的,甚至不是按离市中心远近区别好坏的。所以这次静安和闸北合并,静安不会被迅速稀释,闸北也不会因为所有户口本换了静安的名字就蹭蹭蹭涨房价。该涨的地方原本就要涨,该贵的地方从民国到现在就是那么贵,至于两个区里剩下最普通的地方,都说是最普通了,还怎么互相影响啊,各过各日子呗。不能说隔壁搬来一土豪,你就能跟他过一样日子了。

对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总有无限的情感,这是我去哪里读书都会感受不同的原因,因为与自己家的这块地方做比较的时候,我从身边感受到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无比热爱自己长大的周围。就像法国浪漫让原法租界的土地成为沪上文化气息最浓的所在,哪怕霞飞路都被改了名字,几十年变迁,这块地方仍旧独树一帜,没有被陆家嘴、外滩,甚至这块区域内有的各大商业中心冲淡了梧桐的浓荫。而卢湾中学也没有和机关大楼一起改了名字,水蜜桃仍旧是南汇的好吃。

发哥版上海滩,吕良伟饰演的丁力说过一句话:我以后再也不要呆在闸北这种地方了。

今天,他的愿望实现了
外婆是黄浦区的 当初老人都是有免费电影观摩券的 大光明电影院也可以兑换 我也跟著蹭了很多但是卢湾合并以后 就没了因为人太多了

所以理解一下静安区人民的心情吧


作为一个生于静安,长于静安,读书在静安,工作在静安并亲身参与了静安部分未来高大上城市规划的人来说,这次合并的确引发一些思考。首先肯定会让一部分人在情结上难以接受,无论老静安还是老闸北,文化环境的不同让老一代总有些舍不掉的情怀。但是从整个区域、整个上海发展来看,的确是有利好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静安和闸北合并后会产生的一些变化:

1、财政方面:新静安的财政总收入可以跃居前五,以闸北近几年发展,很可能会超过黄浦跃居前三,因为没有14年数据,找张13年各区GDP大家感受下。而原本人均GDP远高于其他区县,包括北京西城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静安区在人均上可能会跌到黄浦区之下。当然这些数据,对于区与区之间的竞争有些考量,但是从整个上海、整个中国大层面来看,只要1+1&>2,就是成功,哪家的钱不是老百姓的钱嘛。

2、教育:对于原闸北区居民最大的受益一定不是房价,最大收益一定是中考,原静安有市西、育才、民立、市一、七一等多所不错的高中,而原闸北有市北、新中、风华、回民、六十中等,但是别忘了两区人口相差四倍,现在一平均,大大降低了原闸北居民考取好高中的概率。

3、房价:虽然闸北近些年地王频出,但是真的只是因为中心城区有地的太少了,和南京西路、新天地、滨江、徐家汇这些地区差距仍是巨大的。房价的主要决定因素依旧是地段而不是一个名字,但是一些学区房和两区交界处的房价也会受到一定增益。而且未来区域的发展重心一定会有所调整,哪一块将崛起都说不定。

4、发展重心:因为原本静安的旧改已接近尾声,逐步从拆旧建新迈向城市更新的阶段了。尤其是近些年看到的筹划梅泰恒连通更新,空中轨交列车等高大上城市更新工作让人耳目一新。而合并后这些工作将会有一定的滞缓,但是对于闸北的旧区改造进程会有所提速,更重要的是,对于闸北区域内旧区改造的品质会有所带动。

5、交通:

静安和闸北合并后,「南北高架」这一号称上海「最堵」的地带,堵车问题将得到好转。原闸北正在著手第二条南北通道建设的准备。改建完成后,南可抵上海火车站,北可到达宝山区,不仅可以在共和新路西侧形成一条平行分流道路,改善沿线地区出行条件,也可为上海火车站北广场新增一条疏散通道。交通上的通达,也让两区合并变得水到渠成。

6、商圈:虽然现在上海依靠万达等CBD让城市副中心不断扩散辐射,但是说实话,这些商圈只能满足最基本需求,我称之为三等商业。而闸北区近些年走红的大宁地块、大悦城等商圈我称之为二等商业,在这些商圈的带动下,的确让闸北商业品质有了一个飞跃。但是和静安区的久光、恒隆、嘉里中心,黄浦区的环贸、K11这些一等商业相比,仍有差距,或许开建的大宁久光将是一个让原闸北地块走入第一梯队的契机,但是合并后原闸北地区的商圈品质发展一定会比其他区域快上太多的,毕竟那么多经验和资源都摆著了。

总而言之,随著市中心概念的不断扩散,合并后新静安依然算是高富帅。记得静安区建平书记很喜欢说的一句话,静安只有7.62平方公里,只有上海千分之1.2的面积,但是经济产量占了上海的1/40,那么如果上海有10个静安,或者将静安同比扩大10倍,上海将会有怎样的飞跃。其实我认为和闸北的合并正是在做这件事情,如果将新静安能够带到原来静安的品质与经济水平,那么如此不断扩散辐射至全上海,上海国际都市的地位将真正超越纽约、东京、伦敦和巴黎。

当然以上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而且一家之言,大家不要较真也别当真,看著玩就可以了。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上海的精神气是什么?海纳百川、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里是上海!一个能够容得下全世界的地方,难道还要因为两个区的合并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看笑话么。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分辨两者的区别。来,再跟我念一遍海纳百川、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里是上海!
河北省整体并入北京市的感觉
初三高三党一模二模又可以少做几套卷子了


静安终于摆脱南北都是两站地铁长度的大小了~静安终于有个村了~静安终于和宝山 杨浦 虹口见面了~静安终于有个火车站了~静安终于有个火葬场了…(好吧,据纠正,火葬场还是虹口的.....)
1、消息传出前,闸北房价已经涨了,说明风声早就漏出。2、各大媒体和上海柯南小宣曾辟谣静安并入闸北,称是房地产商炒作。后来出来改口说是闸北并入静安,玩的一手文字游戏。3、正式宣布合并后,说是听取了「民意」,呵呵。4、产能过剩导致gdp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gdp下降会减少外国投资,而投资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房地产。要保gdp,房地产一定要炒起来。闸北提供地皮,静安提供价值,哎哟好哎,政绩保住了。5、以前luwan并入huangpu后,精简了部分公务猿。提前退休的那批人怎么办?再就业?no,提前拿退休金,福利猴赛雷。

6、东京那么点大的地方还有13区,各区各有特色,不知为啥上海不可以。我对上海越来越平庸无个性的繁华感到心酸。


马永贞和杜月笙联手了。

在村长的撮合下,穷屌丝娶了白富美,做上门女婿,但要跟著老丈人家姓。

白富美觉得命苦,主要是实际利益上的。

穷屌丝也觉得命苦,主要是精神上的。

若干年后。

「你昨天到隔壁那姓虹的骚货家组撒了?」

—「没…老婆,误会,误会,借手电筒」

」呜呜 跟侬我真是命苦哦T…T,当年黄教主,徐将军,普陀法师和「长者」 都围著我转,哪能最后就嫁了你呢···」

—「老婆,误会啦,我晚上帮你做好吃哒~」

「呜呜呜,命苦哦,酱油和盐少放点」
静安区地狭人稠确实面临发展和转型的瓶颈期,但与闸北合并,真是让人费解。南京西路静安寺与闸北火车站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从此白富美的静安就再也不只是属于上流社会。从此黄浦成为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市中心。不过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一件喜事儿啊。静安终于不再担心因为地域小而阻碍发展,静安区政府真的没有想像中那么有钱,好多单位散落在各个角落,原因是位于陕西南路延安中路交界处的办公大楼租金过高,哎。心累。

花小钱装大逼的机会来了!

不过对于我这种单身外来务工人员来说:


先不说真假,两区合并称为静安区,闸北区没了跳脚跳的最厉害的居然是静安人民。奇怪伐,我们大闸北还没说什么就这样被莫名嫌弃了一通,不好意思,碍著你们装逼了,求你们移民
作为一个在南汇上学的外地人,毕业回家赠别本地好友时引用了一句诗:莫道浦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静安。展望(意淫)了未来我们飞黄腾达在静安相遇的场景,可是现在他只要来新客站接我就能实现
最直接的。房价。闸北区一直是想搞房地产,没钱搞。地一大堆。静安区是想搞,没地。现在好了。等著吧。闸北房价得飙升。然后。教育。静安区家长估计想要揍死闸北区家长。一大批静安区孩子要被闸北区孩子抢资源。

医疗方面吗。。。不知道闸中心和静安中心弱弱联合能不能在华山和十院手里抢点肉。。。。


原来市区人真的歧视我们郊区人
静安孟小龙.
中海万锦城又要涨了

先不说谁嫌弃谁了,从区域上讲,静安的确比闸北好太多,不然也不会并成后改成静安而不是闸北。

就好比上海排外的情绪是一样的,不是真的瞧不起外地人或者谁。而是,我这里好好的繁华资源,地理优势,凭什么让其他人占了去。任谁都不会觉得舒服的。

原本也觉得静安亏了,但现在我也不知道说啥,自己体会吧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