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今年中元节广告的主角是陈文成,标语是:「我想我们知道的都太少了。」

关于陈文成博士,之前在今年的纪念晚会前写过一篇简单的介绍,如果还不知道的人可以先看看,而关于「我想我们知道的都太少了」,不知道是不是也包含,我们许多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全联也是国民党裙带关系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当初看到这广告只觉得令人作恶,直到看到陈文成博士纪念基金会也分享了这个广告,看到陈文成永远也无法亲自使用的脸书帐号说:「如果大家是有目的的话,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国家。」

政治上最无用的人就是理想主义者,因为理想总是完美而遥不可及,如果不是完美的事就不做,那「理想」很大可能永远就只能停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政治学,就是在仅有的可能性中,选出最能朝理想前进的道路,虽然我个人很不爽党国资本消费陈文成,但也许陈文成博士脸书帐号的作法、也许为了让更多人支持转型正义而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才真正符合政治学的定义吧?

---

靠著党国裙带关系壮大的全联,中元节广告主角居然是被党国谋杀的陈文成;宣示台湾主权的东奥正名,却推出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版本的文宣;这些事情都再再考验我们,手段跟目的之间要如何抉择?

在上个世纪中叶,有种流行的看法是历史有其看不见的理性,使其朝著真正有意义的目标前进,而前进过程中所有的苦难都微不足道,因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历史最终的目的地,而不在于历史过程之中。

卡谬认为苏联共产主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由于迈向终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他们追求乌托邦的同时,使用了许多残忍的手段,而卡谬反对这种作法,他说:

「苏联共产主义最深的原则是要解放所有人,所以必须暂时奴役他们。但也因此,那些以革命为名引领我们的思想者,实际上成了逼人就范的意识形态,而非反抗的精神,这就是为何我们这个时代,成了以公、私手段压制反抗的时代的主因。」

言下之意,卡谬反对在追求目的的同时「不择手段把饼做大」,反对那种「我们暂时妥协才有好结果」的话术,因为他认为真正完美的终点是不存在的。他曾用《薛西佛斯的神话》作为寓言,说明美好是存在于历史过程之中,存在于我们努力去彰显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我们的一次又一次前进的步伐里。

因为没有真正的终点,所以身为反抗者,我们能做的是持续的努力,是用理想去检视每一次的反抗是否有违背我们的初衷,而不是要求他人为了最终的目的而接受妥协。例如,当你追求解放所有人、追求一个人人自由平等的国家,那你的每个手段都要符合人权,如果使用压迫人民的方法,那些罪恶永远不会消失,你也永远不可能建立一个平等的国家。 

回过头看文章开始提到的两件事情,我们的初衷是什么?在全联的事件上,如果初衷是转型正义,那你就要检视宣传全联这个广告是不是对转型正义有坏处?最明显的坏处就是全联本身发迹过程就带著一定程度的不义,因此,如果真的要借此宣传转型正义,那至少,你的论述跟手段都必须提到全联也是党国既得利益者。反之,如果你只是觉得全联帮忙宣传转型正义好棒,请大家支持全联。那事实上就违反了「转型正义」这个初衷。

东奥正名上也是,作为一个建国派,或者至少作为支持转型正义的一份子,如果你推广正名的论述跟方式,是朝向推翻中华民国、剪断中华民国与台湾之间的联系、要求中华民国为台湾人长期受到中国打压负责,那也许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你就必须谴责如巴黎同志运动会记者会上,自称台湾队却摇著屠杀台湾人的中华民国旗的荒谬场景,因为那明显违反了你的理念。

反之,如果你为了把饼做大,不但不谴责,反而还用ROC旗当作文宣来吸引目光,那绝对是违反建国、也违反转型正义的初衷。必须提醒你,历史早就再再告诉我们,使用不正义的手段,永远无法达成正义的结果,一昧讨好别人把饼做大,那你的饼肯定就有毒。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林艾德,皮格子乐团主唱、独立建国倡议者。本文转载自林艾德脸书(12),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