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陈姵桦
编辑整理/江睿毓
咨询/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副教授、辅幼中心主任涂妙如
图片/育儿生活图库

「你再不听话就不准看电视」、「你怎么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吃饭?」「你怎么说都说不听,真糟糕」。爸爸妈妈们检视一下自己平常与孩子的对话中,有没有不时出现上述这类条件式、威胁式以及负向否定的语气和语言呢?

减少伤害幼小心灵的负向语句吧!只要换个方式把话说出口,学习对孩子说好话、多 说肯定句,你会发现亲子之间的互动变好了,孩子的情绪稳定度以及自信心都变强了,这就是肯定句的教养力量。

从真实故事来省思f_329986_1.jpg

严格的老鹰爸爸 

这里要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暱称为老鹰爸爸,是位成功大学航太所的教授,他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所以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严格,经常用非常负向 的语句对孩子说话,像是考这种成绩你去卖口香糖好了,或是我一辈子的名次加起来都没你一次多。从这些话可以想见一个父亲对儿子有多高的期望,但孩子的心灵 受伤了父亲并没有感受到,当孩子长大了在数年前出国留学后,突然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父亲,表示他决定等十年有成后再回家,这段期间要与家里断绝音讯,从此 音讯全无,这时候老鹰爸爸才惊觉自己对儿子过度严格,也说了太多负面的语言,现在处于深感后悔的状态,表示若时间再重来一次,他不会再用这种方式对待儿子 了,并出了一本书《孩子谢谢你─ 一个父亲的忏悔》向儿子道歉。

负向语句伤害大

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副教授、辅幼中心主任涂妙如表示,上述老鹰爸爸的故事就是一个负向语句教养方式的真实案例,父亲说的负向语句,句句都像是一把刀插在 孩子的心坎上,依照幼教的观点来看,当家长说了一句负向的语句,大约需要说十句以上的正向语句才能稍微弥补孩子受伤的心灵,所以不要忽略负向语句对孩子心 灵的影响,尤其个性较敏感的孩子,负向语句的伤害性是很强的。

洪兰教授也曾经在文章中提到,心灵上不自由的感觉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发育,很多大人每天跟孩子说话,开口闭口都是「不准…」时,恐怕也会有同样的后果;大人多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气去管教他,但是不当的管教,如威胁孩子「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爱你」,反效果更大。

观念引导行为,行为改变大脑

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洪兰写过一篇名为《管教多点爱,大脑不受伤》的文章,文中提到:如果从小遭受不当的对待,大脑神经元的发育会受到影响,造成人格 和心智的损伤。「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改变大脑」,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多一些正面的经验,他的未来相对就美好一些。

爸妈老是这样说?

常见负面语句举例

涂妙如主任表示,现在家庭因为子女生得少,过去那种打骂教养的方式渐渐比较少了,但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很高,所以较常出现不自觉的唠叨念个不停或是常说 威胁性的句子希望孩子能做到家长的要求,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你再不怎么样我就要怎么样」,这种带有威胁性、条件式的句子其实并无法让孩子确实完成家长想 要孩子做的事,反而容易引起亲子间的冲突。其次就是「你怎么这么大了还不会…」,这句指责意味浓厚的语句会让孩子变得畏畏缩缩,经常被念这个不会、那个做 不好,久了孩子当然会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当家长叫孩子做事时孩子会害怕被责骂而不敢做甚至不想做;涂妙如主任认为,现在的父母都太急躁了,没耐性等 待孩子慢慢学、慢慢做,也不给孩子错误的学习时间,像是自己吃饭这件事,家长可能需要容忍孩子弄脏桌椅与自己的衣服一阵子,才能慢慢学会自己吃饭且吃得干 干净净的,如果一开始就怕孩子弄脏衣服,干脆喂孩子吃饭算了,这样怎么能期待孩子年龄到了就会自己吃饭吃得很好呢?

比较心态最伤自尊

再者,家长也常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会说「谁比你做得好」,这句话对孩子自尊心的杀伤力很强,会觉得老是比不上某某人,自信心也会跟著低落,其实每 个孩子的特质都不同,各种能力的发展时程也都不同,家长应该减少拿孩子与其他人做比较,倒是可以跟孩子的过去做比较,像是孩子某件事渐渐做得比以前好了, 表示孩子在进步,应该适时给予鼓励与赞美。另外,有些家长在盛怒之下会说出一些恶意的语句,像是「你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你这个笨蛋」、「你给我出去 不要再回来」等,对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这些语句会令他们产生困惑,他们不知道这些话的真实性,也会因此认为自己是不可爱不被喜爱的,因此造成自我概念 不佳,经常用负向的方式思考自己的一切事情。

孩子复制你的情绪、语法

孩子会模仿家长处理情绪的方法,当家长经常使用负向语句对待孩子,孩子会学习家长的语气、语句、身体动作以及情绪表达方法,日后孩子在面对家长以及在与同侪 相处时会不经意就流露出与父母相同粗暴的语言或肢体动作,不但会增加亲子冲突,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关系。

换个方式说出口

这样说变得有力量

当我们了解负向语句可怕的烙印后,就要学学怎么说出有力量的正向语句,当个肯定句爸妈。先举一个例子,有个小男孩成绩优异却不擅长运动,某日上体育课时却因 同学们一句「好强的脚力」,从此成为热爱运动的足球少年。亚洲知名教育心理学家多湖辉在《赞美力量大》书中指出,在斥责中长大的孩子,总是畏畏缩缩的在意 旁人的眼光,相对的,在赞美中成长的孩子,会相信自己的力量,带著自信走出属于自己的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肯定句教养的世界:

1、具体的赞美

SONY 创办人井深大少年时沉迷于组合玩具,其母亲从未禁止或是斥责他的行为,母亲的包容与赞美再加上自己组装完成时的喜悦,是促使他走上制造电器这条路的原动力,由这个例子可知肯定句对孩子是有正向影响的,但是抽象笼统的句子较难让孩子产生共鸣,孩子需要具体清楚的肯定句。例如许多家长常挂在嘴边的「你很 棒!」是一句抽象的句子,每次都说这一句孩子是无法具体感受到家长的称赞,若要让孩子能打从心理接受,像是「你这次有认真完成」、「你的图画用了比上次更 丰富的色彩」等,依据家长对孩子长期的观察与了解,知道孩子的进步点在哪里明确的指明称赞,孩子才能从中得到鼓励的力量。涂妙如主任举自己的儿子为例,儿 子以往写作文要写到老师规定的300字都觉得很痛苦,有一次竟被老师推荐去参加作文比赛,那时涂妙如主任立即告诉儿子,这次的作文跟他自己以前的相比进步 很多,让妈妈刮目相看!儿子听了很受用,愿意更进一步再加强作文。

2、体贴的语句

当孩子主动出现好的行为时,家长适时给予体贴的话语,亲子互动会愈来愈愉快,像是孩子主动倒杯水给你喝,家长可以说「你真是个体贴的孩子」,孩子帮你搥背, 这时来一句「你搥背搥得很好,妈咪很舒服」,孩子主动整理房间,虽然尚未整理得很好,但要鼓励孩子主动做事的心,这时可说「房间整理过干净多了也舒服多 了」,受到称赞的孩子会很开心,日后就会更自动自发自己整理房间。一般亚洲的父母都比较不擅长立即给予孩子赞美,甚至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帮忙做事是理所当 然的,不需要特别赞赏,但孩子是需要适时被鼓励的,父母会发现,当你针对孩子的好行为说出赞美,孩子的好行为就会继续不断地出现。

3、爱的语言

《爱 的语言—非暴力沟通》一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提到,「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他发现了一种爱的语言,依此来谈话 和倾听,能使人们心意相通、和谐共处。涂妙如主任指出,父母不是只有在管教孩子时才去思考要用肯定句的方式来沟通,而是在每一天日常生活中就要时常用爱的 语言来增加亲子间的情感存款,像是「你是我最爱的宝贝」、「我好爱你」等等,也可以一边和孩子看著孩子婴儿时期的照片,一边诉说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他,带 他去哪里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觉得自己是受到喜爱的,这种童年时期爱的感受会深烙在孩子脑中,也许有时候家长因自己情绪因素不经意说出负向的 语言,有这些长久累积的情感存款做后盾,可以减少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损伤。

生气时该怎么说

生气中的家长比较容易情绪失控也比较容易出现负向语言,涂妙如主任建议家长当孩子惹你生气时,不要马上飙出责骂或恶意的话语,先让自己喝杯水、深呼吸几次或 换个空间休息一下,等情绪过了再跟孩子说:「你刚才什么举动让妈咪很担心」或「妈咪刚刚不开心是因为…」,严肃清楚的指出哪些行为举止是不妥的,让孩子清 楚知道哪里做不对了,不只指出错误还要说明好的做法让孩子明了。如果生气的是孩子,家长也不要因此就责骂小孩,可以说:「我知道你很生气,等一下再说」、 「要不要先暂停一下」,等孩子情绪缓和了再问「刚刚为什么生气?」、「你是生气、害怕还是难过呢?」

NG!爸妈别再说…

˙「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爱你」

˙「你再不…我就要…」

˙「你怎么这么大了还不会…」

˙「×××比你做得好」

˙「你这个笨蛋」

˙「你给我出去不要再回来」

OK!爸妈请多说…

˙「你这次有认真完成」

˙「你的画用了比上次更丰富的色彩」

˙「你自己把房间整理好了,你真棒!」

˙「你真是个体贴的孩子」

˙「你是我最爱的宝贝」

˙「我好爱你」

洪兰教授曾说过,情绪是个强烈的记忆提取线索,童年的不幸经验会深烙在孩子脑中,时间过去后,这个烙印上面盖满了灰尘,乍看之下,好像不存在了,但是把灰尘 一吹掉,烙痕立刻出现。家长们不要忽略了负向语言的杀伤力,多说爱的语言增加亲子间的情感存款,让孩子带著爱的记忆迎向未来的人生吧!

涂妙如
现职: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副教授、辅幼中心主任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研究所博士
经历:弘光科技大学幼保系系主任、师资培育中心主任

转载自【育儿生活 7月号 NO.25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