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算是十部交响曲中最通俗好理解的。马勒首先在首乐章注明了「大自然声响的总结」几个字,他想把他当时体内听到的声音跨越时间和空间传递给我们。就像进入他的体内,听到他当时听到的声音。音乐在我们周边徘徊著,好像一个广阔的地平线,经历了严冬,世界再次苏醒。

马勒要求所有的声响效果像是从远方飘过来的一样,在远处及遥远的时代飘过来,跨越时空。

只听这段神秘的动机,我们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接著一只布谷鸟(降四度音程动机)把世界唤醒……最后是欢庆有点鲁莽的收尾。

我印象里最深刻的要数第三乐章了,第一次听可以完全用惊讶来形容了。区别与柴六那种悲欢的交替,他好像玩了某种小把戏,没有征兆地生硬地插入不和谐的声音,好像在把happy和sorrow间的分别打破。第一次听满脑子都是鲁迅的「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著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觉得太奇怪了,为什么要这样写,一段悲伤的调子瞬间变成情绪上扬的声音。

后来才知道一开头是葬礼进行曲,而且死亡不是这个乐章唯一的主题。一开始便是低音大提琴吃力般奏出的鬼魅的声音。进行曲不慌不忙地踏步,然后变了,他利用酒馆作乐的音乐打断丧礼。而且不单单是一个舞曲乐队,而是两个。戏耍般在那里比拼。一撮人,在酒馆作乐,乐此不疲;几群人在不远处的街头送葬,双方都在自己的世界中喜悲。然后葬礼进行曲又回来了,它穿穿插插,与此同时,更疯狂的舞蹈乐团硬闯进来(这一段当时听太震撼了)。到最后一无所有,剩下那一支葬礼进行曲,只带有几个讽刺意味的呜咽以及叹息,定音鼓慢慢踏步,直至消失。 之后才知道马勒的这种创作手法和他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马勒告诉弗洛伊德自己的童年里有一次极其重要的经历:他的父亲很显然是个粗人,对待妻子很糟糕,当马勒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了父亲暴打母亲的场面,于是他冲出了屋子。当时街上有个手摇风琴师正愉快地演奏一首流行又无比欢快的维也纳小曲《哦亲爱的奥古斯丁》。那件事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理念,从那以后喜欢把悲惨与令人啼笑皆非与荒唐的全部混在一起,暗示世间没有永恒的的欢乐,痛苦也并非恒常态。

听得最多的也最喜欢的要数末乐章了,很想吹一波,但是没有合适的语言,第一次听就像被霹雳闪电击倒一样,打开了整个宇宙。好像就在当时,彻底沦为马勒脑残粉的。喜欢在比较丧的萎靡状态听,或者跑步的时候23333

末乐章算是首乐章对抗主题的展开,但比第一乐章的对抗主题更加气势凌厉。满是扭曲的、具有威胁性和诬蔑,营造战场般的画面,就像在音乐的世界末日里,没有逃出生天的机会。管弦乐团像是在癫狂地鞭打自己,直至筋疲力尽。但在我以为走投无路时,马勒却踌躇地摸索,加入了一个遥远的宝贵的记忆。他很喜欢这么写,比如马三第三乐章的长号回忆主题,还有马九第三乐章的中提琴solo,都把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暴露给听众。 但接著具有威吓性的低音旋律卷土从来,我们再次被抛入战团,就好像整个宇宙被摆在交响曲里一样。马勒将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快乐、悲哀、焦虑与希望。最后各个动机集齐,让他们雀跃欢腾。马勒最最后要求整个圆号组集体站立,吹响灿烂的号角,好像凯旋。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关于生命与自然的交响曲,主题也大得很有野心。

当了解到第三乐章中间那个柔美的主题是马勒早年写给一个暗恋的女神的情歌时,我就觉得,啧啧啧


马勒第一交响曲,我觉得旋律感很强。就是那种你听过一遍可以哼哼出来曲调的。第一交响曲又名"泰坦",所以我听的时候总是想著北欧神话的那种上古泰坦啊之类的,就很有代入感。感觉很有远古风味,但是又带有马勒那个时代的自己创作的特点。因为马勒是瓦格纳的忠实追随者,所以有的时候我也用对瓦格纳音乐的一些印象来对马勒,比如对于北欧神话的偏好,无调性的偏好,还有音乐中那种神秘感与深刻的思想。但是马勒的交响曲我只听了这一部,也比较钟爱这一部,所以可能我的印象比较主观吧。

对了,两只老虎的旋律就是出自马勒的第一交响曲的第三乐章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