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个人感觉马勒在当代受到的欢迎已经在古典音乐圈子里达到了高的不得了的程度。从马勒综合征,到各种各样的录音版本,以及神奇的马迷们,现在很难说有哪个作曲家的作品像马勒这么火。

我后面的描述看来带偏了回答,所以我把它删掉了。


马勒说:「我的作品五十年后必火!」

私以为,马勒的火原因有三:

一是他的作品所处的时代很独特,处于浪漫主义晚期。这个时期的音响效果最丰富,而又兼具了可听性。马勒又是出了名的大(篇幅大、编制大),因此可以说好听的作曲家里,最「重量」级的作曲家了。

二是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代性」,他的音乐关怀我们当代人的生存境况。

马勒的创作在充分表达作曲家个人情感和人生意义思考的同 时,也折射出我们当代人的心态与面对生存环境的思绪。进入"伟大作曲家"行列的马勒的"声音"已经形成特殊的力量而渗透于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人文关怀。【1】

三是他的作品离今天不远,离他被重新发现更近(他可以说是被阿多诺和伯恩斯坦重新发现的)。因此,对他的解读还有不少空间。这也许也是很多指挥家乐于演绎马勒的理由。

【1】孙国忠. 马勒百年祭[J]. 黄钟, 2011(4):129-143.


马勒真的有那么火吗?

我不觉得马勒在古典音乐的圈子很火,或者说我认为所谓这种【火】的问题只是在体现你当前的关注重点而已。

事实上,像音乐这种听起来非常私人的东西,每个人其实都是会有独属于自己的品味的。这种品味并不会以某一个作曲家为标志,而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最能够代表你认知水平的是哪些,你最愿意在生活中聆听的是哪些,你最愿意和其他人分享的是哪些,你认为代表了某种你认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又是哪些……

回到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马勒会成为现代人的话题,但作为马迷的我愿意分享我的关注点:

对【9】这个数字的神秘主义描绘吸引著谋求突破理性至上障壁的内心,对【死亡】这个主题的华丽而又深刻的刻画能够给人启发,对各种新奇音色的使用以及由此给后浪漫主义音乐带来的深远影响,对半音的使用以及经常聆听背诵这些半音对认知功能的提升,识别复杂的交响乐多声部系统对于脑部的锻炼,如此种种……

我也曾经视马勒为珍宝,也曾认为马勒以后世间的音乐家只有两种,一种是对他留下遗产的继承者,另一种是为了商业目的简化音乐取悦观众的下里巴人。你会不会觉得这种观点很狂妄,至少在距离那个时候已经一年半了的现在,我是认为那个时候的这个观点是主观片面乃至于偏激的。

不过在回过头来看了以后,我不会为当时自己的中二感觉到羞耻或无地自容什么的。中二是一种夹杂著无知与希望的美好梦境,我对于马勒的态度也大抵如是。我不知道多数人讨论马勒音乐如何如何空前绝后的时候是不是也曾和我有过类似的心境,但我不认为这种讨论是肤浅亦或是值得嘲笑的。这是每一个喜爱古典音乐的人在认知道路上都会走过的道路,就像没有人会笑话小孩子走不好路一样,也许二三十年之后的爱乐人在看现在的所谓【马勒热】的时候,也会有现在的我看过去的我的感觉。

在如今的我看来,马勒是浪漫主义艺术的巅峰人物之一,他在他的历史环境下将浪漫主义音乐推向了高潮,呼应著一战之前在欧洲大陆上洋溢的名叫【civilized nations】的优越感;但和他同时期的音乐家不同,马勒有他独特的社会地位: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类似于如今的美籍华裔,在自己的国家被认为是背叛者,在自己投靠的国家又被认为是效颦者;这造就了马勒音乐中极端分化、以及马勒的指挥艺术中高低分化的一面,也造就了马勒作品能够迎合当代中国精英观众心态的、戏剧而又扭曲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勒以后,苏联交响乐受到他的影响尤其深刻。这种深刻很可能就和上文提到的戏剧而又扭曲的心态有关,不过因为苏联交响乐我听得不多,所以就不多做评价了。

也许,当代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带著马勒式的戏剧和扭曲。这种心态不是偶然的,二十年前的日本人,一百年前的俄国人,乃至于四百年前的后金人,在食物链中向上爬升的物种和民族都会有这种既野心勃勃又惶恐不安的阶段。

我不知道我的分析是否合理正确,但我知道所谓的人气可不是由偶像创造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偶像和群众的关系中,群众是水,偶像是舟。因此,马勒在一部分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自也是这群人在了解了马勒的音乐和生平之后,觉得马勒迎合了他们的结果。


私以为

这么长的家伙,要靠一次现场吃透可能不太实际,所以要靠听多次录音来慢慢吃。所以怕不是因为立体声录音发展起来后才能录下马交的丰富细节和效果?才使其普及成为可能?(毕竟瓦尔特那个单声道马五。。听过的都懂得)

至于为何比贝交还受欢迎,大概是因为比贝交新鲜罢了。。毕竟大部分乐迷对贝交太熟悉了


马勒进入主流曲目是上世纪中叶开始的,要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马勒受欢迎的程度,我是觉得并没有太超过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那么国内乐迷圈子里为什么马勒特别受欢迎,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吧。

  1. 国内乐迷听管弦乐的多,仅就管弦乐的领域来说,马勒的地位不见得比贝多芬低多少吧。所以马勒比贝多芬受欢迎些也没什么不对的。
  2. 马勒音乐的风格很多样,喜欢不同风格的人都能找到容易接受的点。
  3. 乐迷圈子里是有鄙视链的,马勒在这个鄙视链里面的位置是很高的。很多人应该知道有个「一等乐迷听德奥,二等乐迷……」的梗,那么马勒是德奥系的,自然就沾光了。而且马勒的风格对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属于经过一定时间的熏陶可以接受,但又不是像贝多芬莫扎特肖邦那样接受起来没什么障碍的,因此能听懂马勒的,就可以(自以为)有资格鄙视听不懂的了。(同理的可能还有巴赫、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等。)另外马勒的音乐也特别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思考人生的感觉(他也确实是这个意思),似乎特别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这是非常适于装逼的。
  4. 马勒音乐的音响效果特别丰富,而且时间长、结构复杂、考验指挥家的能力,所以录音版本很多。这两点又特别符合国内乐迷的胃口,因为很多乐迷喜欢研究设备、喜欢搞版本比较,那么马勒再适合不过了。
  5. 最后关于投票的问题,大部分人可能只是选长的那首,毕竟人家来一次不容易……


这里想补充几点:

音乐界角度:

上世纪以来,音乐厅里频频上演的是贝多芬、莫扎特、布鲁克纳等人的作品,每个听众都听它们,每个指挥家也都研究它们,大家对音乐作品的挖掘已经很深入。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问题: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想要继续在这些已经被老一辈大师演得精妙绝伦的曲目上发力非常困难。简单地说就是很难有「新意」。我们现在欣赏贝多芬的交响曲,就很在意其诠释是否有新意、新想法。

而马勒就是他们的救世主啊!马勒的作品既充满光怪陆离的色彩又有著古朴的曲式结构,最重要的是,老一辈大师们很少涉及这位作曲家。

马勒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马勒的音乐是人们尚未涉足的金矿!

许多年轻的指挥家因此开始研究马勒,指挥马勒,期望靠马勒发展自己的指挥事业。马勒的交响曲开始列入年轻指挥家的保留曲目,常常在音乐厅被演奏,现在的尼尔森斯、杜达梅尔、丹尼尔·哈丁都是指挥马勒的能手。指挥马勒能做到新意迭出,让听众耳前一亮!

听众角度:

贝多芬、勃拉姆斯的音乐烂熟于胸甚至审美疲劳,有接触新的音乐的欲望。而后现代的作曲家写的曲子对普通听众来说晦涩难懂,摸不著头脑,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充当「桥梁」的马勒。马勒交响曲有著动人的旋律和绚丽的音色,抒发的情感又契合当代人的心理矛盾,于是逐渐大受欢迎。

至于马五/贝六,我倾向于把它比喻成看一场电影或一次油画展的选择。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