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上班?可以在家陪我玩吗?”

很多爸爸妈妈碰到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都会心头一紧,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

有了孩子以后,既想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又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有一些人上班是因为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也有一些人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去上班。当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去上班的时候,你是怎么回答呢?

我们之所以觉得“为什么要上班”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是因为这个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让自己觉得很为难。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想,如果是一名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也有可能会被孩子问道:“爸爸妈妈,你为什么不用去上班呢?”

孩子天生就是十万个为什么,有什么,他们冒出来一个问题,是和我们进行沟通的开始,可能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让我们陪他聊聊。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并且没有呈现出那种特别想追根究底的状态,可以简单地和孩子介绍自己上班的时候做的一些事情就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你去上班并不是不喜欢和他在一起,而是为了家庭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来和孩子沟通:“对,妈妈今天去上班了,因为这份工作需要妈妈每天都去单位,和很多叔叔阿姨一起来完成工作。妈妈在午间休息的时候,还看了手机里你的照片想起了你,你有没有想妈妈呢?”

我有一个朋友在生完孩子回到工作岗位上的时候,曾经面临一段时间的职业焦虑,她觉得自己的心思没有办法完全在工作上,下了班也很想赶紧回家,自己也有点找不到工作的状态,一加班就觉得很对不起孩子。

回到了家里,面对孩子的询问:“妈妈,你可以不上班吗”,她心里更是五感杂陈。她也很想脱口而出:“妈妈也不想去上班啊,可是不上班怎么还房贷,怎么样赚钱给你买奶粉,供你上幼儿园呢?”可是,她有很怕自己这样回答,会让孩子觉得生活很艰辛,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实,孩子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远远超出大人的想象,父母在工作上是一种什么状态,孩子是能够直接感觉和判断出来的。当孩子问你“可不可以不去上班”,不一定只是在苛求你的陪伴,也有可能是孩子察觉到上班是一件让爸爸妈妈不开心的事情,希望爸爸妈妈通过不上班而开心一些。

我们不用扮演全能的父母,在遇到职业的瓶颈的时候,工作的困倦的时候,也可以和家人坦诚沟通,包括和孩子坦诚沟通。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坦白:“妈妈最近工作有点不开心,也有点不顺利,但是妈妈也已经在积极想办法了,宝宝也给妈妈加油吧!”

让爱与信任,成为淡化分离焦虑的良方

我们都知道,要给予孩子爱与信任。当一个孩子感受到爱与信任的时候,他自己也能够去战胜和父母分开的分离焦虑。

有的孩子会问:“爸爸,你可不可以和我一起去幼儿园上学?”

还有的孩子会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去单位上班?”

排除好奇的因素,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通常是他们还没有战胜心中的分离焦虑,内心还充满不安全感。

这个时候,我们的沟通比答案跟更重要。我的孩子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的做法是蹲下来,抱抱孩子,看着孩子的眼睛说:“你这个想法真不错,我也很想这样做,可是妈妈今天的工作没办法带你过去。我还特别想知道今天在家里爷爷奶奶给我讲了什么故事,要不等妈妈回来,你把爷爷奶奶讲的故事讲给我听好不好?”

当孩子感受到爱,又被赋予了可以做得更好的信任,他的表现往往会超出大人的意料。我家孩子在那一天就特别认真地当起了“小老师”。只是家长们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自己也要说到做到,下了班不管再累,也要履行约定,让孩子体会到当小老师的责任和满足。这样一来,分离焦虑自然也会被淡化。

沟通比答案更重要

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只是忙着回答问题。想一想,在问题的背后,藏着孩子什么样的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的顺畅沟通,往往比简单地回应给孩子一个答案更重要。因为孩子渴望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是心与心的连结,而非问题与答案的配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