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业之道(ID:xueyeyoudao)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一些公众号文章提起撤销专业结果,用到了“416个专业被撤销,千万别报“之类的标题,单纯按照被撤销数量进行排序,展示被撤销专业的情况。考生和家长们看到当年某个专业被撤销了十几个,就会认定这个专业前景不好。

实际上,仅以专业撤销数量为指标,无法反映专业的真实变化情况,要结合专业开设的基数来看。A专业在全国开设了1000个,本次撤销了10个;B专业在全国仅开设了100个,本次撤销了5个,能说A专业发展的不好,大家都别报考吗?显然不合理。

为了反映本次撤销专业的真实情况,我们计算了专业撤销率。以阳光高考平台公布的官方数据,即2017年某专业的数量(更新至2017年12月)为基准进行计算后,得到结果如表格所示。

可以看出,教育学类专业撤销率较高,今年有三个专业撤销较多:分别是人文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人文教育专业今年只撤销了4个,但撤销率达到17.39%!这是因为该专业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学生一般无法享受到师范生和应届生该有的优惠。艺术教育专业被撤销的原因与人文教育专业相似,故不赘述。

其次是新闻传播类下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以10.14%位列第三。推测该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是传统出版行业由于受到互联网环境中电子出版的冲击而萎缩,行业萎缩则导致人才需求大幅度下滑。因此有些高校选择将专业转型,而有些学校选择放弃该专业。

排名第四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第六的管理科学专业都属于管理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管理学中算是小众专业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专业,但更侧重经济知识的学习,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多为综合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农业、金融业、政府机构就业,就业表现优于前面几个专业。推测该专业由于过于冷门,在招生方面表现不佳而被撤销。

排名第五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属于理学中地理科学类,这个专业可能大家也几乎没有听说过,但是地理科学类下的另一个专业大家一定很熟悉,就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比常见专业确实少了许多。大多数本科生去中学做地理教师,深造后可以到政府相关部门担任管理干部或科研人员,也可以进一步深造为规划专家和高等院校教学人员。

前十名中也有两个设计类专业上榜,分别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关于这两个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早已有报道。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曾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被撤销很正常,撤销这类专业并不是表示行业不需要人才,而是需要既懂设计,又懂制作、营销的全方位人才。个别院校撤销该专业,原因可能是院校在申办这个专业时,对纺织服装行业没有做深度了解,在学生培养方面缺乏产业链的概念。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好学校也有就业不理想的专业,热门专业遇到实力弱的学校也可能变冷。专业被撤销不代表这一类专业都不能报考,应该结合学校情况和行业发展具体分析,家长们要客观看待专业的变化。

被撤销专业全名单

新增备案专业整体情况

今年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共计1831个,我们将1831个新增备案本科专业进行统计,按照降序排名,排名前10的专业如图所示

211院校新增备案情况

我们将1831个院校及专业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筛选,提取了211院校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共计159个,统计后发现专业数量排名前5的专业如图所示

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生物医学科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紧随其后。

智能相关业成为最大赢家

毫无疑问,在今年的专业备案中,智能相关专业成为最大赢家,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910T)、机器人工程(080803T)、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和智能制造工程(080213T)

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这些专业的代码中都有一个大写字母T。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些备受瞩目的新兴专业全部为特设专业。专业目录中所有专业代码不带字母的专业为基本专业,代码以T结尾的专业为特设专业。教育部部长助理曾解释过二者的区别: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

特设专业是不是就一定比基本专业好呢?未必,要结合院校实力与专业情况具体分析。我国对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实行两种管理方式:基本专业每5年调整一次,相对稳定;特设专业处于动态,每年都需向社会公布。如果特设专业发展成熟,就会成为基本专业;如果办不下去,就会退出特设专业名单。

也就是说,不存在“一设永逸”的特设专业。如果学校无法很好地推进专业发展,不仅保不住特设专业,甚至连基本专业都要被取消,例如今年的撤销本科专业名单中就有6所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与8所学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上榜。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网络工程专业都是近年来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其中变化,耐人寻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有较大差异,在21所获得备案的211大学中,有7所学校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其余21所学校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众所周知,理学与工学的人才培养方向差异较大,理学倾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工学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各校间的差异是否意味着培养方向存在差异?在看到人才培养方案前还不得而知,但我们会持续关注。

智能类专业虽好,不可跟风报考

最后要提醒各位读同学,智能类专业虽好,但也不可跟风报考。

首先要客观评估自身实力,这类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课覆盖了电子、通信、计算机、认知科学等领域,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盲目报考无益于个人发展,会造成挂科过多、学习压力过大、就业困难等不良后果。

其次,并非所有学校的智能类专业都值得高分报考。这类专业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甚至连某些专科院校都设立这类专业。其中难免有某些学校是为了招生而蹭热点,甚至浑水摸鱼。这类新兴专业需要配备强大的师资才能保证课程质量,学生才能够学有所成,所以家长和考生在报考该专业时一定要仔细筛选院校,建议从专业设立时间、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情况等方面入手挑选心仪的学校。不要盲目跟风,浪费分数。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都迫切地想了解这些新兴的专业。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发布专业解读类文章,深入解读大家感兴趣的专业,解读的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的就业前景、录取分数、发展方向、课程设置等,大家继续保持关注即可。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来源:学业之道(ID:xueyeyoudao),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由高中生学习公众号(ID:gzsxuexige)编辑整理。

学习哥团队尊重版权,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QQ):536241253

版权 | 内容 | 活动 QQ: 25477356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