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曾出过四大奇案,而四案之首正是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其案情曲折离奇全国尽知,甚至一度惊动了翁同龢与慈禧太后。估计您肯定不知道,也正是因为这桩奇案,居然还诞生了一道名菜,至今流传在人们的餐桌上。这究竟是一道什么菜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清朝同治年间,浙江余杭县举人杨乃武博学多才,在乡间很有名气。其邻居为葛品连,葛品连历来患有流火之症,他的妻子葛毕氏对他很照顾,此女原名毕秀姑,因常穿绿衣白裤,故此人称小白菜。

  突然一日,葛品连在家突然暴亡,葛品连母亲怀疑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有染杀害自己儿子,报告给当地知县刘锡彤。在县衙中,知县刘锡同公报私仇威逼利诱,逼迫杨乃武与小白菜招供,两人挺刑不过只能签字画押。杨乃武姐姐表示不服誓要为弟申冤,自己独身前往京城告御状,通过在京城的多方努力,终于惊动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下令,立马对此案进行重审,并派钦差前去专门负责调查,这才让两个人沉冤得雪,还了清白之身。

  杨乃武与小白菜二人交由刑部审讯时,需要坐船进京,并路过朱泾镇。不少人都听说此事,纷纷带着好奇与同情之心前来河边探望,其中就有一个叫谈老三的人,谈老三非常富有正义感,他早早地等在了河边。

  谈老三原是浦东谈家港人,因做得一手好“羊烂糊”,在当地颇有名气,只因家贫无钱娶妻,这才入赘到朱泾镇,在这里做“羊烂糊”,只是生意不温不火勉强糊口。

  谈老三本就是个性子直爽的人,见杨乃武与小白菜二人受如此冤屈心下怜悯,奈何自己一介草民无法帮忙,只能将刚出锅的“羊烂糊”用荷叶包好,向着船上掷去,并高声喊道“杨举人一路走好,小可特地送“羊烂糊”,望请笑纳”。

  衙役接过羊烂糊后,首先吃饱,便将剩下的“羊烂糊”喂给杨乃武吃,让杨乃武大为感动。在杨乃武案子沉冤昭雪后,他特意赶来朱泾镇,找到了谈老三为其奉上银两,谁知谈老三死活不要,最终杨乃武无奈,只能将谈老三的“羊烂糊”全部买下,又分发给朱泾镇前来探望的居民。由于“羊烂糊”与“杨乃武”谐音,又有了杨乃武这样的名人做广告,从此,谈老三的“羊烂糊”在朱泾镇的名声不胫而走,竟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

  如今,经过上百年的传承,“羊烂糊”已经分成了很多的流派,有的流派注重营养,有的流派注重口味,不过各流派都秉承着一个宗旨,就是要把羊肉炖的脱骨烂熟、入口即化。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羊烂糊”早已成为不少游客去上海必点的一道美食。其口感肥而不腻,鲜而不膻,再配上鲜嫩可口的小白菜,直让人垂涎欲滴,就连从来不吃羊肉的人,也经不住这道美味的诱惑。

  在上海各家门店中,都会悬挂关于“杨乃武与羊烂糊”的招牌,人们在品味“羊烂糊”的同时,也受着文化的薰陶,这才是现代人所提倡的“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历史,吃出文化”!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