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吴用人称智多星,以他的智慧,怎么就想不到跟随宋江最后的下场呢?这并非他能力的问题,只是一切来得太忽然让吴用猝不及防,加上他有些高估了自己,认为奸臣也念著他。

教书先生看到人生转折机会

吴用原本只是一名教书先生,一名连私塾都开不起的教书先生。空有一身本事却没处发挥,吴用当然是不甘心,与其教书还不如到外面闯一下。读书人坏起来做的事也是够大胆的,吴用辞职后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打起生辰纲的主意。后来,他总算被人看得起,与几个江湖朋友结拜后弄了惊天大事 ,之后便潇潇洒洒的上梁山当头目去了。

墙头草遇到更好的主子宋江

起初吴用追随的大哥是晁盖,但后来遇到的宋江让他眼前一亮,这个黑黑的汉子在拉拢人才方面是晁盖远远不能比的,不到半年因为宋江上山的各路朋友多达二十几人,完全把晁盖之前的十二人给镇住了。于是,吴用墙头草的本性露出来,晁盖还在的时候就公开转投宋江,这也是为什么晁盖死后公孙胜三番五次要走的原因,因为宋江吴用这个组合实在是太恶心了,让人受不了。

一心挺宋江支持招安

吴用毕竟是读书人出身,骨子里渴望皇恩浩荡的意识难以改变,于是,为了帮助宋江扩大势力,增加与朝廷谈判的筹码,吴用能想到的阴招毒计全用上了。也许是苦心人天不负,宋江和吴用的梦想得以实现,一个穷教书的能翻身当官,而且是大官,吴用能不开心么?一开心起来,什么事都忘了防。

结果来得太突然,吴用冲动陪葬

宋江遇害,这是吴用想都没想过的。这个宋江也是够狠的,不给李逵重新做人的机会也就罢了,居然还托梦给吴用和花荣,这不就是暗示让他们一起么。尽管宋江梦里并没有说明让陪葬,可吴用毕竟也是个封建社会的人,他相信梦的这些玄乎。另外呢,吴用也是要脸的人,既然两个大哥先后走了,那下来应该是他老三了吧?吴用也真是太能给自己贴金,人家朝廷奸臣压根就没想过要动他,可吴用非要一厢情愿认为自己也是大人物,一定也会被害,所以本著「与其让人动手,不如自己主动」的想法自行了断了。

吴用的结果,完全是他自以为是。一来因为梦的事让他害怕,二来他把自己看得太重,认为自己也必定是奸臣的目标。可人家并没有那么想,可悲!


智多星吴用确实做了几件事:他当时就是一个乡村代课老师,在某员外的支持下,坐堂开馆。他是一个有文化,能识字,有些聪明的农村上进青年。

听说发小晁盖有劫生辰纲的图谋,便主动参与谋划。作为主要策划人,效果达到预期,顺利的办妥了事情。这时候他得到了智多星的称号。

晁盖勇猛讲义气,是很好的一个大哥。但是跟在混官场出身的宋江比,明显是宋江更会来事,更会笼络人心,宋江在梁山的朋友圈瞬间爆棚。吴用也迅速的盘算著更换老大。晁盖也明显感觉到宋江到来强大压力,前车之鉴王伦,给了他提示,想要更好的在梁山老大的位置混下去,必须得有点成绩。

正好土财主祝家庄来找茬,晁盖觉得表现的机会来了,本可派出武将,甚至宋江出战。晁盖却亲自出战了,这里除了发小吴用的怂恿外,也有老大位置不稳的恐慌。留下的宋江与吴用谈好了交易,于是晁盖就被一直不明不白的毒箭射杀了。

吴用巧妙的安排新拜码头的病尉迟孙立几人,打入祝家庄作为内应,孙立的师哥栾廷玉是祝家庄的著名教头,名正言顺。在内应外合下,终于打掉实力雄厚的土财主祝家庄的祝老庄主,功劳也算到吴用身上。

智取大名府,智赚卢俊义都是吴用一手策划的,就是因为卢俊义是个人才,就去设了一个又一个的局,让大员外卢俊义家破人差点被砍头,卢俊义被迫上了梁山。

盗走徐宁雁翎甲,也是被呼延灼打的没办法了,无意中听汤隆说,徐宁的钩镰枪能破连环马,说起来是汤隆,做起来是时迁,功劳是吴用。

九宫八卦阵对付童惯大军,小说把这功劳记到吴用身上了,我觉得这事应该公孙胜做的,或者混天魔王做的。不过既然给他了,咱也不争了。

综上所述,吴用同学是有个小聪明的农村代课老师。真正的军师,应该像郭嘉荀彧诸葛亮贾诩一样,高屋建瓴,做战略架构,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方针都已经做好了。吴用的聪明打打小战术,阴一下人,再救你一下可以。真用在战略上远远不行,如果有远见,联合南方方腊一起,有可能宋朝江山是另一景象。


诚邀来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吴用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有很多计谋,与梁山上其他以武力见长的好汉不同。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却跟著宋江一起走到陌路。

梁山上是有派系的,但有一个派系,他人数不多,但都是能人,他走的路大家都不是特别同意,但大家都选择了这条路,这个派系就是壮志未酬派,这个道路就是招安。

宋江是这个派系的老大,他明著是畏罪潜逃派,实际是掩人耳目,因为他的官司其实完全可以打点成功,这么安排主要是为接地气,发展群众基础吧。

吴用本人常以诸葛亮自比,在科举考试失败之后,到了晁盖的庄上以教书卫生,后来与晁盖一起投了梁山,上了梁山后成为梁山众人倚重的军师。

吴用是个落第书生,开始的时候只是为取富贵,但认识宋江后,思维发生了本质变化,那就是壮志未酬,要有所作为。

吴用在水浒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是梁山起义军中知识分子的代表,同时也是底层人民中智慧的化身。

宋朝重文轻武,读书风气极高,他们的目标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文人能在朝廷中取得很高的成就,吴用作为一个落地秀才出身的人,这就给他的思想带来了局限性。而跟随宋江一起走上招安这条路,是符合他的思想的,这是他心中施展才华的一条路。


 

在《水浒传》这本书中,作者施耐庵刻画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但是大多是以武力见长,靠智慧生存的没有几个,而作为梁山上的三号人物吴用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自认为自己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但就是这样一个号称「智多星」的人物,难道想不到跟随宋江以后的下场吗?

吴用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也曾试图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是却屡试不中,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但是他又不安心当一名私塾教师,于是怂恿晁盖等人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策划了一件大事情。但是,作为事情的总策划人,竟然没有风险控制意识,没有任何后续方案,当官府派人来捉拿的时候,吴用竟然没有任何应对之策,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吴用毫无全局规划能力,所以不会想到跟随宋江的下场,即使他想到了,也不得不跟随宋江,因为他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别无选择。

作为和晁盖曾经共患难的好兄弟,在宋江上了梁山之后,他却很快背叛了晁盖,投奔到宋江的怀抱,最明显的场景发生在杨雄、石秀逃离祝家庄,投奔梁山时。书中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杨雄渐渐说到有个来投托大寨同入伙的时迁,不合偷了祝家店里报晓鸡,一时争闹起来,石秀放火烧了他店屋,时迁被捉,李应二次修书去讨,怎当祝家三子坚执不放,誓愿要捉山寨里好汉,且又千般辱骂,叵耐那厮十分无礼。不说万事皆休,才然说罢,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

杨雄上了梁山以后,酒后多言说出曾和时迁在祝家庄偷鸡,惹得晁盖大怒,认为他们属于鸡鸣狗盗之辈,有辱梁山的声誉,因此要将扬雄、石秀斩首。宋江却站起来反对,认为为了梁山将来的兴旺,不但要收留杨雄、石秀,还要用武力征讨祝家庄,救出偷鸡摸狗的时迁,书中是这样写的:

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 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 这厮首级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去,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

宋江劝住道:「不然。哥哥不听这两位贤弟却才所说,那个鼓上蚤时 迁,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 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 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 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

此时作为晁盖的亲信,吴用本应支持晁盖,可是他是怎么说的:

公明哥哥之言最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

正是因为吴用表明了态度,包括戴宗在内的众人才开始公开支持宋江,保住了杨雄、石秀的性命,其实晁盖考虑的是梁山的声誉,自始至终都以忠义为先,宋江看到的却是得失利害,为了长远利益可以暂时把忠义放在一边,从梁山的发展大计来讲,无疑宋江做出的决定更靠谱,因此吴用才会旗帜鲜明的倒戈晁盖,投到宋江的怀抱。

吴用最大的理想是就是能够用自己平生所学,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从而不枉费胸中韬略,不虚度此生,但是晁盖却是小富即安,只要能守著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行,不用考虑梁山的未来,而宋江从上梁山之日起就想著有一天能够被朝廷招安,带著兄弟们博取功名,吴用对两个人的理想抱负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再继续跟随没有前途的晁盖,至于跟随宋江被招安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也不是他所能预料到的,即使被害,他也算是轰轰烈烈地活一回了,没有糟蹋自己这一肚子的韬略。

并且宋江上山之后,按照英雄排座次,宋江让原来山上的头领坐在左边,后来上山的坐在右边,结果左边仅有9人,其中还有一个并不真正听命于晁盖的林冲,右边却有27人,晁盖和宋江的实力对比如此明显,吴用又怎么会看不清楚未来的趋势?

吴用背叛晁盖追随宋江以后,吴用就失去了自己的主见,成为宋江的附庸,只要宋江高兴,他就不折手段的去做一些恶事。比如为了逼迫朱仝上梁山,安排李逵杀害了四岁小衙内。再比如为了让卢俊义上梁山,在卢府写下反诗,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种种做法不但给团队内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还表现出他眼界的短浅。

其实在梁山上,还有一个靠智谋取胜的人,就是排在77位的铁叫子「乐和」,关于乐和作者给出这样的评价:

诸般乐品学著便会,作事道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价爱

所以凭借著才华,乐和上山完全应该受到重用,但是就因为害怕乐和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吴用在乐和上山后就直接将他安排到朱贵的酒店帮忙,导致其才华发挥不出来,在后来的梁山排座位时只能排在77位,尤其是梁山好汉大败高太尉,活捉了高俅以后,为了活命,高俅假装答应宋江,回去以后就早日劝天子招安梁山,为了表示诚意,还让宋江派一个精细的人跟他回去,宋江大喜,当时就派圣手书生萧让跟高俅去,吴用这时却跳出来表示一个人去不够,把铁叫子乐和也派给高俅带走了,从后文来看,乐和去了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只不过是多了一个被软禁的人而已,至于吴用为什么主动提出让乐和也跟著去,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了。

宋江死后,吴用也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宋江就是他的全部理想之所系。宋江一死,他的理想彻底破灭了,万念俱灰之下只有一死了之。

所以说,吴用的学识和智慧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是由于他生活在宋朝时期的太平年代,接触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市井小人物,没有经历大风大浪的改朝换代的事情,因此阅历和眼界都有问题,如果让他处理一些民间生活的琐事,耍点小聪明还可以,但是如果让他对大事进行宏观把握,他就显得缺乏历练和经验,总体来说吴用就是一个服从性很强的人,只是对宋江唯唯诺诺,没有战略眼观,私心很重的人,不要说他看不到跟随宋江以后的下场,即使看到了,他也会义无反顾的追随宋江。

以上就是我对「吴用人称智多星为什么他想不到跟随宋江的下场?」这个问题的一点浅显见解,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小聪明多,大智慧少。吴用从开始到结局都是小打小闹的小伎俩,谈谋略谈智慧一直没有。能做什么大事能想到什么结果。和名字一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