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腸道里,會長出一兩顆甚至一撮小肉疙瘩,這種“小疙瘩”就是腸息肉。

數據顯示,80%~90%的腸癌是由“息肉惡變”產生的,及時切除息肉有助預防腸癌的發生。

然而,臨牀上有很多患者,明明切了息肉,還是得了腸癌。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提醒你息肉切除後必須定期複查,並教你預防息肉的正確方法。

受訪專家

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 趙平

重慶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 王東林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劉思德

武漢協和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 吳軻

腸息肉絕不能一切了事

腸息肉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變成癌,比較危險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家族性息肉

與遺傳因素有關,其癌變的傾向性幾乎可以達到100%

特點爲嬰幼兒期無息肉,常開始於青年期。息肉數目往往非常多,好像鋪路的鵝卵石一樣,密密麻麻分佈在腸道上。

2.腺瘤性息肉

這是公認的癌前病變,癌變率40%以上。其直徑越大,癌變的機會越高。

3.平坦型息肉

從外觀上來說,普通息肉像蘑菇一樣,有一個蒂與腸壁相連,比較容易發現和切除。

平坦型息肉則像地毯一樣“趴”在腸壁上,難以發現也不好切除。

直徑超過1釐米的平坦型息肉,癌變速度更快,隨訪資料顯示,即使是良性病變,最快3年左右也會發展成進展期大腸癌。

4.增生性息肉

這種息肉癌變的風險較低,50歲以上者幾乎一半的人會有這種息肉,年紀越大越多,抽菸者也會比較多。

一般而言,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是一定要切除的。但腸息肉絕不能一切了事,良性息肉也不例外。

這是因爲腺瘤性息肉切除後再生、復發的概率較高,有時候切息肉就像割韭菜,切除了舊的很可能還會長出新的,且復發時息肉的位置和性質都可能不一樣;同時多發性息肉容易漏診,息肉切除後必須密切隨訪複查。

臨牀上那些切了息肉,還是患上腸癌的人,很可能就是忽視了定期複查。

若息肉只有一個,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內鏡,連續2~3年檢查不復發,之後可以改爲每3年查一次;

有多個良性息肉,爲保險起見,還是要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息肉大於2釐米、病理爲絨毛狀腺瘤和無蒂息肉,複查間隔應在1年以內。

這些人的腸道最容易長“疙瘩”

部分大腸息肉患者表現爲大便習慣改變、稀便、大便帶血和黏液等,也可有便祕或大便次數增多,長蒂息肉或位置近肛門者可有腫物脫出肛門,少數患者甚至有腹部悶脹不適或隱痛症狀。

然而,多數大腸息肉起病隱匿,無任何臨牀症狀。

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高風險人羣,每年至少應做一次腸鏡,這些人包括:

45歲以上人羣;

有腸道症狀的人羣,如反覆黑便、排便習慣改變等;

一級親屬中有大腸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員;

大腸癌或息肉手術後或內鏡治療後隨訪複查;

有盆腔放射性治療和膽囊切除史者;

符合以下任意兩項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祕、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酷愛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長期久坐或缺乏運動者等。

5招降低息肉惡變風險

從腸息肉轉變爲腸癌不是一蹴而就,很多不良生活習慣會從中作梗,加速或誘發癌變。

1

減少高蛋白高脂飲食

以魚、禽、瘦肉、低脂奶製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紅肉,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增加綠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

多吃含澱粉和纖維多的食物,如豆類、谷薯。

多吃新鮮食物,少吃醃、薰食物,不吃發黴食品。

注意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如菌類、鮮豆類、筍類。

2

注意清潔

注意個人衛生,保證局部清潔,從而減少慢性炎症的發生,比如勤洗肛門、女性保證陰部衛生。

3

定期排便

長期便祕患者腸道內存在大量乾結的糞便,可持續刺激直腸黏膜,造成慢性炎症,久之可能引發腸息肉。

最好固定時間排便,比如晨起後或早餐後。

儘量每天大便一次,有便意時及時如廁,避免久忍大便等。即使沒有排出來,也要定時蹲廁所。

上廁所不要帶手機,無論蹲廁、坐便,如廁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有便祕的人不宜超過10分鐘。

4

避免久坐

多項研究發現,遵循綜合健康生活方式,可減少結腸癌一半以上死亡風險,而運動是證據級別最高的健康生活方式。

改變久坐不動的狀態,每隔40分鐘起身活動2~3分鐘。每週運動3~5次,每次至少30分鐘,慢跑、游泳、健步走都是不錯的方式。

5

過點“苦”日子

預防腸癌,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推薦了一個方法:飲食不妨“苦”一點,守住“鮮、野、淡、雜”四字訣。

“鮮”指多吃新鮮食品;

“野”指吃天然蔬果;

“淡”就是少鹽少油少肉;

“雜”則是吃儘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