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是初唐至盛唐时期一位以清狂著名的诗人。史书上说他「清淡风流」,晚年尤放旷,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明代著名诗评家胡应麟说:「诗最可贵者清……思不清则俗」(《诗薮》)。这里的「思」指的是立意,「清」有超凡、绝俗、淡泊之意。他在长安时,和李白等八人,称为「饮中八仙」。又和张旭、包融、张若虚齐名,称为「吴中四士」。他们的生活情调,有一个共同的倾向,便是对礼俗规矩的厌恶和对自由闲适的追求。这种思想,都充分地表现在他们的诗作之中。

他是武则天证圣间(695)进士,后做到太子宾客,授秘书监,官位很高,他的一生可以说仕途平坦。但他不愿做官,天宝初年,向玄宗请求做道士,回家乡去隐居。玄宗答应了他,并作诗为他送行,还下诏赐予镜湖剡川一曲,供他养老,皇太子和百官为他饯行,可以说是「光宗耀祖,衣锦荣归」了。

贺诗不多,《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仅十九首,其中不少为郊庙乐章和「奉和圣制」之作。抒写他个人切身感受的只有九首,《回乡偶书》是其中一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回乡偶书》是他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辞藻的堆砌和语句的雕琢。完全是回到家乡时偶然的抒怀。作者「寄至味于淡泊」,以闲谈的笔调,表达了久客乍归的思想感情。

在古代,读书人历经「十年寒窗苦」后,或迫于生计,或谋取功名,不惜离乡背井,客居他乡。因而游子的感伤离别,也就成了古人经常的题材,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里的「少小」「老大」,突出了诗人作客异乡的久远。口语式的诗句,凝聚著深刻的内在感情,他离开家乡,踏上人生旅途时年纪尚轻,而回到家乡时已届耄耋之年。抚今追昔,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

诗人是吮吸故乡的乳汁长大的,在故乡的怀抱中度过了一二十个春秋,对故乡的草木,亲人师友,无不留下难忘的印象,而「呀呀」学就的「乡音」,更是难以忘怀。诗人在外思乡心切,曾写下这样的诗篇:「故乡杳无际,江皋闻曙钟。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而今他操著「乡音」踏上故乡的土地,首先听到的也是这极为熟悉而亲切的家乡话。然而无情的岁月,漫长的羁旅生涯,使得诗人老态龙钟,耳边的头发也巳疏落。诗人乍喜乍悲,感概万千。诗人在这里以「鬓毛衰」与「老大」照应,和「乡音无改」对衬,用高度精炼的语言,把他初临故土的感触,对家乡无比深厚的感情,细腻逼真地表现出来。

紧接著诗人笔锋一转,抓住颇有戏剧性的细节,继续抒发他的感慨: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孩子们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来到面前,怎能想到是自己的老长辈呢?由于孩子们的天真憨直,不等诗人发问,就「笑问客从何处来」,笑问」两字十分传神,孩子们的惊奇、活泼、幼稚、讲礼貌的情状跃然纸上,维妙维肖。孩子们竟称他是「客」,令诗人感伤惆怅,这种感情上的微妙变化,在诗人《回乡偶书》第二首就更加明了:「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而这种感喟在第一首中因通过儿童的「笑问」,表现得更加含蓄深沉,发人遐思。

诗人善于捕捉和选取给人印象最鲜明的事物和意象,如「乡音」,儿童的「笑问」等等,以寥寥数笔勾出,「寄至味于淡泊」,逼真生动。诗虽只有四句,但曲折有致,洒脱自然。前两句著重写诗人自己的心理活动。而后奇兵突起,意趣飞动,以儿童的「笑问」煞尾,戛然而止,出人望外。其弦外之音,句外之味,耐人咀嚼。


说到贺知章就不由得想起二首诗:

回乡偶书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别离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看见了吧?一看这两首诗就知道作者是个春风得意,心情大好,而且是个功成名就的人,这个人就是贺知章。

再看看宋人范仲淹的一首诗:

常忆西湖胜鉴湖,春风千倾绿如铺。

吾皇不比明皇美,可赐疏狂贺老无。

范诗这里所说的贺老无就是指贺知章。本来范仲淹就是个德高望重,文章出众超群的人杰。但是与贺知章比起来,似乎范仲淹仍觉得有所不如。像贺知章这样仕途顺风顺水,官做得大诗又写得好,日子过得像春风杨柳般惬意的人在历史上还真不多,这真是个人生的大赢家,难怪让范文正公也羡慕不己。

还是把话回到前面,贺知章擅长的诗歌就是上面的这种七言古诗,在风格上兼具田园乡土气息,格调不俗,不知您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读的诗少,不大知,不过读过几首,大多是春风得意的诗。因为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得意洋洋。他的诗题形式,七言体多,其中著名的一首,《回乡偶书》其一,千古绝,历代不衰。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作品不多,最著名的的乡情


写哲理,禅人的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