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母乳迷思】  

86020

一、母乳在六个月之后真的没有营养了吗?

呼应今年国际母乳周的主题—「持续哺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推荐婴儿在出生的前六个月应纯母乳哺育,接著在添加副食品的状况下可以持续喂到2岁或2岁以上。母乳是幼儿最佳的食物,其成分会随著宝宝的成长而改变,六个月后的母乳并非不再有养分,而是需要借由副食品的补充使宝宝获得所需的养分。母乳中富含的保护因子对大宝宝尤其重要,可以帮助大宝宝对抗疾病,并减缓疾病的严重度。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母乳所提供的保护在六个月之后持续有助益,即使哺乳的次数大幅减少,仍可以提供保护。

二、母奶宝宝难带、黏妈妈不独立?

很多母奶宝宝的照顾者,正是以这样的理由要求退货,改以配方奶喂食。这个迷思凸显出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上班妈妈期望工作同时兼顾母乳哺喂,然而社会提供的支援并不充足!同时在国外的诸多研究指出,在小时越能提供宝宝安全感,长大以后将越独立;母亲不需要为了重返职场而做出离乳的决定,周遭的亲友应该尊重并支持母亲这项明智的抉择。

三、喝母奶容易饿,不能一觉到天亮?

的确,由于母乳是非常优质、容易被吸收消化的食物,因此相对于配方奶宝宝,需要较为频繁的喂奶次数,父母亲会担心宝宝不能一觉到天亮,对于需要上班的父母尤其造成困扰。但是,如果母亲能够学习躺喂的技巧,半夜宝宝需要喝奶时,只要轻轻揽住宝宝,让宝宝吸吮乳房,通常就可以很快的入睡,甚至全家没有任何一个人需要起床来安抚宝宝,相对于所谓「用脚指泡奶粉」—用脚指唤醒另一半起床泡奶粉,是不是轻松愉快得多呢?

四、母奶一定要挤出来,才知道宝宝喝多少?

事实上,借由直接吸吮,宝宝所得到的奶水比挤出来的多更多。把奶水挤出来,只能知道母亲「挤得出」多少奶水,不能让我们知道宝宝到底喝了多少。而且,挤奶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让母亲的心情受到奶量高高低低的数值所影响,造成母亲的压力;由于身体分泌的乳汁会与宝宝需求达到平衡的供需量,一旦在「担心挤出的奶水不够」的压力驱使下,做出「添加配方奶」的决定,可能会因为逐渐减少宝宝直接吸吮的量,使得奶水分泌越来越少。如果是担心宝宝没有吃饱,其实可以借由其他方式观察,例如:宝宝喝奶时是否有吞咽的声音、一天尿湿(换尿布)的次数是否正常、体重是否增加等,这些都是比挤出的奶量更有效的指标。

  

五、多数妈妈无法生产足够奶水?

一个母亲所生产的乳汁比宝宝所需要的还要多,生产过量的奶水是常见的,而且,每一个妈妈都有办法喂养双胞胎。奶水的分泌非常神奇,只要宝宝喝奶的姿势正确,吸吮越多,身体会得到需要更多奶水的讯息,自动分泌更多的奶水。即便母亲已经开始使用配方奶,只要有坚定的决心,逐步增加哺乳的次数、逐渐减少配方奶的用量,如此,再以全母奶哺喂宝宝是绝对有可能的。

qqo218  

延伸阅读
如何增加母奶量-改善奶水不足,促进乳汁分泌诀窍多
发奶饮品-黑麦汁能发奶还是退奶?

六、喂母奶将导致乳房下垂?

的确,乳房下垂或变形的疑虑,往往使母亲却步而不敢喂奶。乳房下垂与否,和地心引力的关联较大,如果要怪到哺乳上头,还真是无辜呢!其实,目前并没有研究指出两者的关联性,然而,或许算是令人欣慰的消息:多数母亲在结束哺乳之后,乳房会回复到怀孕前的原状。此外,哺乳对于产后身材的恢复也是一大利多!借由哺乳,可帮助消耗孕期所增加的体重,母亲不需要太过烦恼该如何面对这些多余的脂肪。许多国外知名女星,在产后也都选择成为母奶妈妈,如果她们都不担心乳房下垂的问题,我们是不是也没有顾虑的必要呢?

七、母奶喂不成还有配方奶?

先来看看配方奶是什么。近来配方奶强调所谓DHA、AA等成分,你知道吗?这些都是母乳天然蕴含的成分,事实上,配方奶的厂商,多年以来所做的研发,只是要让配方奶越来越「像」母乳,但,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最显而易见的一点,母乳的成分随时都在改变,给早产儿的、一个月大、六个月大宝宝的奶水其成分都有所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奶水会配合宝宝的成长而自动调整。更不用说,母乳中所含的抗体是宝宝最有效的预防针,是配方奶再怎么模仿都做不到的。此外,配方奶受到污染的新闻也时有所闻,相对之下,就算母亲暴露于污染的环境中,有毒物质并不容易透过母乳传递给宝宝,依然是对宝宝最好的选择。

八、只要妈妈生病服药就不可以喂奶?

在台湾,令人惋惜的是,多数的医生(包括各领域的医生)并不具备哺乳方面的知识,因此往往会建议母奶妈妈积极服药、停止喂奶。事实上,仅有极少数的用药不适合哺乳的母亲,如果真有顾虑,也有机会寻求风险较低的替代性药物;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母亲服药后仅有极少量会进入乳汁,对于宝宝并不会造成影响。有时候,母亲生病了,更应该喂奶!例如母亲感冒了,是有可能传染给宝宝的,但是由于母亲生病的同时,身体也在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制造出抗体,此时,借由母乳的哺喂可将抗体传递给宝宝,反而增加他的抵抗力呢

延伸阅读
生病可以哺喂母乳吗?可以吃感冒药吗?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母亲一生病就决定断奶,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在服药那几天,使用预先挤出的奶水,这会是比配方奶更好的选择。此外,我们鼓励母亲征询一些对母乳较支持、友善的医生之专业建议,此外,也可透过(国健局的专线),查询、了解相关的哺乳用药资讯。

九、没有涨奶就是没有奶水?

不是每个妈妈都需要有涨奶的经验才能喂饱孩子。只要宝宝吸奶姿势正确,身体将会供需平衡地,制造出足够宝宝使用的奶水。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从宝宝的生长曲线、每天尿湿的次数等,来判断宝宝是不是有喝到足够的奶水,有无涨奶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指标。

延伸阅读
不涨奶表示奶量不足?还是母奶供需平衡了呢?

十、喂母奶会很累很痛又麻烦?

的确,有些母亲在喂奶的过程非常的辛苦,好比说,不知道可以躺著喂奶,因此在新生儿一天需要喝奶十几次的情况下,几乎整天抱著孩子没得休息。从我们过去的经验来看,如果母亲在产前能多收集了解一些哺乳的资讯,往往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例如,你会知道,疼痛在哺乳过程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可以由矫正宝宝吸奶的姿势来改善的。哺喂母乳应该是种轻松愉快的经验,许多母奶妈妈,只需要揹巾、加上湿巾尿布,就可以快乐带孩子出游一整天,麻烦吗?多数的母奶妈妈们可是会反对这种说法的唷!

 

文章来源~

转至:台湾母乳协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