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主要还是因为钱闹的。这次换车本来目标是X3,选择的目标是X3,GLC和XC60。老婆喜欢Q5,我坚决反对,直接PASS了,偷工减料的车你不能买。几个车都看了,重点试驾了XC 60,试驾了三个店,因为XC 60性价比最高,所以试的很认真,第一次试驾主要是方向盘手感刹车等比较满意,又专门下载了手机噪音测试软体再试,怕低频共振,测完又专门开的老A4沿试驾路也跑一遍测噪音,A4噪音和XC60几乎一样,加速时85分贝,平路上50至60分贝,但是开XC 60耳朵不像A4那么轻松,有压迫感,担心很大,老婆突然说XC60车屁股太丑,坚决不让买。XC60被PASS了,这样又转回GLC和X3来了。GLC260L座位最舒适,内装最豪华,有心功,但是有两个原因把它PASS 了,仪表盘太落后了,还是机械指针表,中空台上的电脑和文曲星学习机似的,心里很别扭。其二是中高配没有自适用巡航,这个不能忍。X3其实一直在心里最期待的,外观内饰都比较满意,加3万可以配全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但是肉痛啊,落地下来要46万左右,国产成本降不少,一点没有表示不说,配个自适应巡航还要加三万,也不能忍,想等降价,老婆就要马上买。无耐之下就转回沃尔沃的V90,进口原装,隔音好,外观老婆不反对。底盘离地间隙210和XC60几乎一样,全时四驱,空间比上面几种都大,越野性能和它们一样底盘也没它们硬落地41万。冲动之下就买了V90CC。买了之后专门跑了一次长途试驾。总体比较满意,但有二大缺点,油箱60升,太小跑长途一天要加两次油。车太长了有近5米长,去苍蝇馆子吃饭,平行泊车有困难。最后想说V90CC也是有低频共振的,这可能是沃尔沃的通病,在怠速或低速的情况下有时会有明显的抖动,不过没有网上传的那么玄乎,A4也有,我可以忍受的。相反我开烂了两台的奥德赛发动机非常安静,前面有人挡路的时候,不打喇叭人家可能都不知道后面有车。


坐标:上海市金山区(上海最穷的一个郊区,和三线城市差不多,人均工资4500的样子)。

职业:一家400平米200号学生的教育机构创始人(2012开始创业),1984年生人。

2017年提的英菲尼迪Q50S(3.7L运动豪华版)

2010年时驾照到手,第一辆车雪佛兰景程,买景程是因为那时街上看到过不少警车是景程,想著这车肯定安全,看著也挺大,符合爸妈的要求(自己掏10万,父母赞助5万,景程落地),事实上那时还是汽车小白,有车就行了,况且在小地方10年那会15万的车也偏小资了,满足的。

有车了就泡论坛,汽车之家,成为每日习惯了,过了两年在街上看到了英菲尼迪G37,很酷又优雅的样子,于是汽车之家开始研究,3.7L大V6自吸,百公里5.4秒,连续14年全球十佳等等等等,落地70+万,膜拜。。喜欢,买不起。

慢慢的小事业上轨道,13年老婆入了辆1.4T的高尔夫,小白车,满心欢喜,高尔夫也是神车呐。开了5万公里双离合大修,从此对大众车偏拒绝态度了(后来对通用也失望了,景程15万公里内发动机和变速箱都修过,小问题也不断)。

随时著汽车知识慢慢丰富,明白了美国车小问题多,做工糙一点;日本车经济耐用,毛病少,耐造不耐撞;德系车硬朗操控,爱漏爱烧机油。

17年景程15万公里变速箱彻底趴窝,停在高速进口处,于是打算换车。

预算50万以内,全款,车子要省心,必须要省心,动力要强一点,必须是轿车,中型车及以上。(这个时候其实没想到英菲尼迪)

第一目标宝马:328,525,都行。

第二目标宾士:新E级

第三目标奥迪:A4L和3.0T的A6L

第四目标雷克萨斯:ES,GS,都看了

捷豹XF,路虎神行,凯迪拉克ATSL,CT6,沃尔沃,其实几乎就看遍了,全部试驾过。

328的感觉还记得,那会觉得真爽,宝马真的是好开,包括5系,也挺好开,底盘质感好,方向随心所欲,那会应该是最钟意525,不过必须贷款、加装饰,感觉不好。

E级换代后颜值无敌,气场很足,但是坐进去一看就不是真皮,看著豪华,多看几眼就觉得不耐看了(还是喜欢5系那样简单偏机械化操作的内饰),开了一圈,车子好轻,感觉漂,不贴地,方向太松,地盘很廉价的感觉,一下子无感。

于是开了3.0T的A6L,价格也给力,V6车子,42万落地,V6啊,能买6缸绝不买4缸,但是双离合总是有点阴影。。

捷豹路虎开了也无感,应该是对这品牌不感冒吧。

沃尔沃还是有点想法的,开著感觉像白领,嘿嘿。

ATSL就一个字:硬,各种硬,方向硬,悬挂硬,座椅硬,坐著太受罪。

ES感觉太肉了,放弃。GS大爱,FSPORT版本颜值内饰秒杀BBA,今天依旧是这样的评价,奈何超预算,50+万买个2.0T,感觉不值。

回家继续做功课,继续思考,某天忽然汽车之家逛著,就被推送了G37换代后Q50的文章,发现之前的DREAM CAR进口版依旧是暴力的VQ37,3.7L大V6,自然吸气(个人觉得自吸的耐用,涡轮的总有突兀),颜值更有提升,外形很帅(虽然内饰有点LOW),最重要的是,便宜了!45万能落地。。。小心脏受不了,就去试驾了,试乘时4S员工一脚地板油,那声浪和速度,直接被征服,老婆在后排尖叫(搞得她有了心里阴影,现在坐我的车,就不能超过3000转)。自己开了几圈,好可怕。。动力深不见底,地盘质感超50万级别车,推背感不如328,但是速度上的贼快,自吸果然线性,3.7果然澎湃无限。。(谁让之前的车是1.8的小自吸,对比太可怕了)于是谈完价格就提车了。什么BBA,什么路虎捷豹沃尔沃,全都不重要了。。况且很多人就以为是国产2.0的,低调,也挺好,毕竟做教育培训的,开个BBA可能还让人感觉赚了很多钱似的,可能影响也不好。

现在心烦的时候,高兴的时候,一个人没事干的时候,找条没人的路,就出去溜溜,一脚7000转,2档破百,听听声浪,继续努力奋斗,下一辆目标:PANAMERA,RS6,M5。


买车时去看了奥迪a4,宝马3系,凯迪拉克XTS,当时优惠下来价格都差不多。试驾完后买了XTS,舒适性比较高吧,就是费油,纯市区开的话百公里得15个往上。(说个小插曲,当时正在纠结买什么车的时候看到一个小视频,高速上一辆XTS 侧面撞到一辆挂车,把挂车撞翻了。就是看了这个视频才下决心买的XTS)


BBA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主流豪华品牌,消费者在预算足够的情况下,选择其中之一也是理所当然。也有不少人在相同预算下,选择诸如沃尔沃、捷豹等二线豪华品牌。

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资金足够的话,应该选择一线豪华品牌,至于那些二三线品牌肯定是不太考虑的,搞不明白,买二三线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理解的,既然有足够资金购买豪华品牌,必然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这类人的想法肯定是比较理性的,对于车辆的使用,更多的是实用性出发,不会单纯拘泥于品牌。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选择二三线豪华品牌,而不是选择BBA一线品牌。

一、价格、车型优势

举个例子,凯迪拉克XTS优惠完只需要23万左右,车型定位中大型车。而BBA品牌里,这个价格只能买到像A4、C级、3系这样A+级车型,不论车型配置还是车辆档次,俩者肯定是没办法比较的。

二、后期维护成本

虽然同为豪华品牌阵营,作为一线的BBA,车辆后期保修保养的费用会更高一些,尽管品牌网点多,架不住车辆零整比高,维护保养的价格自然是不菲的,二线品牌的维护费用相对会低一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二线品牌的维护费用就低。

三、车主不喜张扬行事低调

有些车主不太愿意买BBA,就是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很有钱,但是又想拥有更好的驾乘体验,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二线豪华品牌。无非就是为了低调,不过于引人关注。

四、品牌的特殊情结

现在能买的起豪华品牌的人,年纪普遍会大一些,这类人接触汽车的时间比较久,他们的年轻时代,路面上车辆比较少,对于豪华车品牌有自己特殊的认知。比如钟情美国总统座驾凯迪拉克,比如喜欢英伦绅士范的捷豹,比如认可安全至尚的沃尔沃等等。

总结

无论购买什么样的豪华品牌,都是个人出于自身需要出发的选择。但凡豪华品牌,必然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消费者选择与否都无可厚非。


作为在沃尔沃工作多年,接触的客户也比较多,对此总结出两点。

第一,信仰类,对此种汽车非常狂热,说起自己喜欢的品牌脸红脖子粗的,异常兴奋,我就是要买个自己喜欢的,除了这个品牌其它的都不叫车。 第二,低调类,不想让过多的人讨论自己,(实际上作用也不大)平时穿著也较随意,实在看不出是个开豪华品牌的人,说话也很随和,(不绝对)

当然了二线豪华品牌在店内优惠力度上,较BBA来说是便宜点的。(不要说买豪华品牌的都是不差钱的)


我有台S90,在上海,前年四十几万的,一开始是被外形吸引的,深入了解配置之后觉得没必要为品牌溢价买单,加上家里有孩子考虑车内空气质量。BBA就更有面子吗?我不觉得,也许其他三四线城市会比较在乎BBA吧。

至于保值率,我真心不在乎,配置高价格低,落地价就低些了。

保养嘛,更不在话下,只要你不被4S店忽悠,按照保养手册来做,不贵,1万公里一保呢。维修暂时没有过,买了延保,到8年18万公里。

用了快2年了,还是满意的,就是后悔听女人的,没上顶配。


本人捷豹车主,罗列一下可能原因,可能是多项,可能是单向,因人而异:

1.预算不够,毕竟二线品牌优惠幅度足够大啊!

2.不想开街车BBA,彰显个性!

3.不想开日本车,民族情节!

4.相对来说,二线豪华品牌车型更加个性化,鲜明化,运动化一些!


我选的捷豹,当初考虑过宾士,宝马。奥迪没有考虑过,没有远宾士,宝马原因,就是因为烂大街,你花40.50万买个这车结果烂大街,在贵也凸显不出贵吧。日系车不错,但是这个价位就凸显不出价值了,沃尔沃不适合年轻人我觉得,最后选捷豹是因为性价比高一点,能商务能运动,选个性车的人就不会考虑油耗,保值率,维修成本,就像永远搞不懂有钱人为什么给车镶钻一样


理性消费人群吧!手握30万预算,买二线豪华品牌省下5万,而实际驾驶,用车感受几乎差不多。唯一区别是面子上体现不出豪华。


捷豹的驾驶乐趣不是BBA能懂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