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自cheercut - 【影评】《来自星星的傻瓜》PK

电影可以是社会教育的至宝利器

 

1.jpg 

你必须认识阿米尔罕

光是因为《三个傻瓜》,你就没有理由不认识他。阿米尔罕(又译阿米尔汗)出身印度影艺世家,八岁就出道当童星,在九〇年代时是印度刘德华,红极一时,在印度电影明星靠拍电影大赚钱财的当时,他为了作品品质,坚持不轧戏、一年只拍一两部片。在2001年他更是自己开电影公司,确保自己能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其制作的处女作《荣耀之役》(Lagaan,又译《印度往事》)在新世纪之初即获得很大的成功,甚至成为影史上第一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印度电影,简直就是出国比赛光荣回乡。

Aamir-Khan-Resimleri.jpg 

但台湾影迷一直到2010年金马影展引进《三个傻瓜》,才正式感受到她的魅力。在影迷心中除了《三个傻瓜》(2009)把放诸世界皆准的僵化教育体制提出探讨之外,大家都会提到的是《心中的小星星》(2007),在这部片阿米尔罕已经透露他对于儿童议题的浓浓关怀,更不用说的是在2012年他在《阿米尔罕之大搜索》里面严肃讨论印度女性性工作者的人权问题,与此同时,阿米尔罕更进一步在印度电视节目里面批判印度种性制度、家庭暴力、堕胎女婴、儿童权益、嫁妆问题等等社会状况,2013年时代杂志于是把阿米尔罕列为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给他一个「印度的良心」称号,并大胆提问:『一个演员能否改变一个国家?』而这个问题,我在阿米尔罕的最新电影作品《来自星星的傻瓜》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Aamir_Time_Sep10_2012.jpg  

《来自星星的傻瓜》讨论上帝迷思

原本我也以为阿米尔罕应该变不出新把戏(因为我对他去年在印度大卖座的作品《幻影杀阵》感到不满意,不是不好看,是视觉满分、但感觉普通之作),《来自星星的傻瓜》的预告看起来… 大概是重新复制《三个傻瓜》的内容和演法吧?

想不到啊,阿米尔罕持续进化中。

2015_1image_19_12_310182151pk-ll.jpg  

饰演来自外太空的PK(醉鬼、傻瓜之意),一丝不挂地来到地球,却意外无法返家。他在印度到处找寻大家都说「上帝万能」的上帝,认为只有上帝可以帮自己回家。可惜印度宗教派系庞杂,每个上帝的规矩都不一样,害他信了所有上帝、最终却是徒劳无功。  

当《来自星星的傻瓜》把印度宗教一种又一种地拿出来拜的时候,我不禁联想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里面当Pi小时候也做过同样的事,当然《来自星星的傻瓜》里面不会有人跳出来跟傻瓜讲「当你什么都信的时候,就表示你什么都不信」,傻瓜自己有自己对于宗教的领悟方法。

PK02.jpg

用外星人角色的眼光来看地球人这一招,算是高。在没有身世背景的宗教枷锁(很多人都是因为小时后父母信什么教、自己之后就信什么教,或者是为了改信宗教而产生家庭革命)的前提之下,一张白纸似地去端看地球人面对宗教的诸多荒唐之处,更能理解信仰本身的真与伪。如同阿傻的自白「我相信创造我们的那个神,但不相信你所创造出来的那个神。」这句话不正直指现今各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神现象?当宗教变成人类最好的敛财工具时,人类是否有勇气拒绝它?

 PK04.jpg 

片中透过剧情里有趣的问答设计,道出一般人对于生命未知的「恐惧」、以及对于生活需要「希望」以寄托,进而倚赖宗教。最后又把人类对于人生的「种种误会」归因于「上天的安排」,但殊不知其实是被引导产生误解、或错把生命中的巧合当作神迹(片中阿傻透过一个简单的「文昌造神运动」赚到大把考生进贡的钱财来实验与验证)。有趣的是,阿米尔罕本身并非无神论者,他是一位穆斯林。但《来自星星的傻瓜》里却又隐约批判著极端穆斯林如伊斯兰国制造恐怖爆炸事件的不该,亦是「藉上帝之名行不义之事」又一例。

 PK14.jpg  

印度的社经生活趣事面面观

衣服和钱财从车床族借、借宿则靠犯法被警察拘留,用奇怪的方式来达成各种生活目的,《来自星星的傻瓜》除了透过「阿傻」这角色来让大家看见地球人平常活得有多么别扭(是我们不爱说真话的习惯渐渐培养出一个世事无法被轻易看透的世界)之外,也透过女主角「贾姑」来让我们发现自己对于生活有著种种迷思,例如对工作的不得志、家庭的不理解甚至是爱情的失败,剧中有著类似《三个傻瓜》的逆向思考解题方法,同样用以来破解更进一步危急身家与生命的宗教信念,是更加进阶而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

PK08.jpg

《三个傻瓜》或许是大家所认为「人生中必看的印度电影第一名」,但我认为《来自星星的傻瓜》著实也必须看!不能再说阿米尔罕是印度刘德华了这样无法彰显他透过电影事业来改变世界的伟大。在《三个傻瓜》里面,用几个印度的大学生活我们看见全世界性的教育盲点,而这次《来自星星的傻瓜》则是带我们超越一切的宗教与阶级盲点(电影里面的概念大抵就是「一旦宗教里面有了阶级,宗教本身就可能不是真的,因为『神爱世人』,不是吗?」)。

 PK03.jpg

我不禁想起2013年在北影广受影迷喜爱的《约他去看绝世雪景》,那部电影极微漂亮地探讨宗教与性向问题,但电影本身是世界最开明开放的荷兰国家拍摄的,我会觉得片子能拍得好是很自然的(因为那种观念在那个国家说来并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事)。但《来自星星的傻瓜》可是在印度这个宗教和阶级、规范、毛一堆的世界拍摄成的呀!雀雀揉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错把阿米尔罕看成甘地了?(电影里面也有开甘地的玩笑,说甘地被印在不同的纸上,会变成「有价值」或「零价值」XD)毕竟印度虽然已经独立,但是文化与宗教、种性枷锁仍然紧紧箝制著印度人,让他们动弹不得。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阿米尔罕愿意从王子变青蛙、饰演一个勺子来有趣地跟你聊聊关于身而为人应该破除身份迷思,勇敢去追求自己幸福的微言大义... 雀雀觉得《来自星星的傻瓜》简直可以拿诺贝尔和平奖了!夸张吗?但是这部片目前已经打破印度电影史在全世界的票房纪录,也就是比《三个傻瓜》更威,是不争的事实。

PK12.jpg 

这部印度片一样有有趣的歌舞,不但好笑好看又感人(看到最后很容易热泪盈框,我在戏院里面听到不只一个人在伈鼻涕),重点是电影议题非常发人深省。电影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至宝利器,至于究竟要有多少这样的电影才能真正改变社会?这就必须交给时间。

PK07.jpg

《来自星星的傻瓜》确实是让在这两年来对于印度片热度渐减的雀雀如临甘霖,重新爱上印度片。

   

果然,只有阿米尔罕能够超越阿米尔罕啊。

PK06.jpg 

 

影片年份:2014 
出品国:India
出品:Rajkumar Hirani Films
发行商:绝色国际
导演:拉库马希拉尼
演员:阿米尔罕、艾鲁丝卡沙玛、桑杰达特、苏特辛莱杰特
片长:150 
上映日期:2015/03/20

PK09.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