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

》趁热打铁,迅速在国内上映,目前国内票房已经突破4亿,成为奥斯卡影片历史第二,豆瓣评分达到9.0,猫眼评分达到9.6。这部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除了奥斯卡光环外,很大原因在于其喜剧化的文化反思和沉重话题的另类表达。

影片名《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专用指南,全名是《黑人旅游绿皮书》,详细标注了黑人能去的餐厅、酒店、甚至出没时间,目的在于给黑人一个没有冲突的假期。其本身便极具讽刺意味,正如内页标语「给特殊人群的美妙晚餐」。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前后发生了两个著名的事件,一个是公共汽车抵制运动,起因于一位黑人妇女因在公交车上不给白人让座被捕,一个是马丁.路德.金轰动性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当时的南方诸州仍奉行严苛的种族隔离政策。黑人民权运动的大幕已经拉开,浓厚的硝烟在舞台上弥散开来,《绿皮书》的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演。

人物的逆向设定,是全片的一大亮点。白人司机托尼粗俗、冲动、生活拮据,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会为了赢得50美元去比赛吃26个汉堡;有点狡猾、擅长忽悠,对朋友给予自己的评价「爱说胡话的艺术家」洋洋得意;生活粗糙不拘小节,吃炸鸡、蹲在地上玩骰子,各方面都是典型的底层阶级作派。但他真诚快乐,按自己所想而活,不在乎别人看法。黑人老板唐.谢利则性格冷静、隐忍,有著极高的修养和学历,出场便住在皇宫似的城堡里,谈吐举止处处透著上流社会人士的高贵、优雅,他是那个年代少有的黑人精英。但他那看似高傲的外表下埋藏著深深的孤独。

这部影片表面是「人在囧途」,实则是在以温情、幽默、接地气的方式揭开那段丑陋的美国近代史,轻松幽默地叙述严肃、阴暗的岁月。种族歧视在影片里不经意地、却又赤裸裸地被呈现出来。

在白人的刻板印象中,黑人重口味,喜欢吃炸鸡、喝烈酒,在演奏时也是那种抽著烟弹琴,并且还要在钢琴上放杯威士忌的粗俗形象。唐.谢利虽然是著名钢琴家,经常被有钱的白人邀请演奏,却也从未被平等对待过。不能与白人共用厕所、不让试西装、在酒吧被赶来赶去、因为进入了日落城(有色人种天黑后不能进入)而被拘留.......巡演期间他遭遇的不少困境,都仅仅是因为「讨人厌的肤色」。富人们邀请他演奏纯属是因为他的演奏实力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有文化,走下舞台后他依旧是「讨厌的黑鬼」,依旧得回到卑微的角落,这就是当时美国真实的文化。对一个人的看法居然可以因为他的肤色如此割裂开来,反差如此之大不可思议。可以想像当时的白人对黑人的偏见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不过唐.谢利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尊严,他选择种族隔离严重的南方巡演,就是在传递他自己的信念,就是为了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因为黑人也一样可以高雅、体面地工作和生活。

轻松之余略感压抑,同时带著回味和思考,种族平权在两位主角矛盾、笑料百出的旅行中自然地、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来,还得益于导演的功力。场景对比鲜明,镜头切换流畅到位,是该影片的另一大亮点。每次经历不愉快的冲突之后,进入绿皮车行驶阶段,色彩明朗快活,在大片大片的乡间原野中,两个人的对话异常有趣。从充满偏见、不理解到互相认同、自我成长,让人觉得播放著种族隔离小插曲的这场旅行如此温馨。

《绿皮书》进入尾声的几幕是最动人的。同样是漆黑的夜晚,冷飕飕的,和进入日不落城的那个场景类似。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在加速赶路的过程中,身后的警灯响起。气氛开始紧张起来,以为又要遭遇麻烦。两人戒备地摇下车窗,原来白人警官只是好意提醒他们后车胎扁了。最后一句「路上小心,圣诞快乐!」暖心至极。大幕关上的那一刻,圣诞歌仍在响起,温馨热闹的圣诞气息溢满了整个屋子。托尼欣喜热烈地欢迎唐.谢利来家里一起过圣诞。两位在形象、性格、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社会阶层都有著强烈反差的人物,在最后成为了朋友,他们接受了自己也接受了别人。我想,这些美好便是他们的夙愿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