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绿皮书》

绿皮书看了两遍,总觉得还是意犹未尽。我想我还会去看第三遍的。

最佳损友任素汐 - 最佳损友 (国语版)

第一遍刚开始看这部影片,我以为这就是一部讲种族歧视的影片。义大利白人托尼是一个下层社会的小混混,贪图小利而没有原则。可即便这样一个人,在看到黑人电工使用了他家的水杯之后,毫不犹豫将杯子扔进了垃圾桶。

所以,这部影片最开始就让人误以为进入了种族歧视的基调。在黑人钢琴家雪利巡演第一场结束后,他找寻很久的司机托尼正跪在地上和其他司机们一起玩骰子,雪利压抑著脾气保持著风度说:「他们没有选择,但是你有。「我突然觉得,这部影片不会仅仅是在说肤色与种族,它应该有更深的内涵。

所以当我二刷绿皮书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被忽略的细节。

白人小混混托尼去面试做一个「医生」的司机。见面了才发现,原来那名头衔为「Doc」的雇主并不是什么「医生」,而是「博士」,是一个具有心理学、音乐和礼仪艺术的黑人博士。这位博士从一开始见面就以高姿态出现以占据主动地位。

他衣著华丽,登上「王座」,先是以高工资要求白人司机做额外的刷鞋,熨衣服等等,然后又收起高抬的下巴问「你对为一个黑人工作有问题吗?」那稍欠底气的问话让人感到他内心的灰霾。小混混托尼拍拍屁股,不满地扬长而去了。而当他面对老客户那所谓的「适合你的工作」的诱惑时,他又破天荒地拒绝了。

我无法得知他是否在看到一个黑人享有的高品质生活后对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产生了一丝向往,又是否是对现实的不甘与挣扎。总之,没有原则的小混混在拒绝了回到原来的人生,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后面更多的精彩。

全片的最高笑点应该就是风度翩翩的黑人钢琴家吃炸鸡的那一段了。司机托尼一边豪放地拿著炸鸡欢快地啃著,一边强硬地要求自己的雇主老板亲手拿起一块油腻炸鸡品尝美味。而世人心中唱著rap手持垃圾食品的黑人却挺直腰背一脸嫌弃地问:「怎么吃?没有盘子餐具怎么吃的了?」让整个气氛变得诙谐幽默。可是最终他还是翘起手指嫌弃地接受了不怎么健康却异常美味的炸鸡料理,甚至还学著小混混的姿态将吃剩的鸡骨头远远抛出了窗外。

可是最后的一个细节还是能让人看出:贵族与否无关炸鸡。钢琴家可以接受吃炸鸡并粗鲁地把鸡骨头随手扔掉,可是却不能接受将装可乐的杯子扔在大街上。社会道德底线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教育和素质。

全片最让我泪目的是在听到托尼的朋友们用义大利语游说托尼离开他另寻雇主的时候,雪利没有再掩饰自己的脆弱与不自信,一脸紧张地等在托尼的房门口,放下矜持和自尊,紧张地向托尼表达,『我听得懂义大利语,我知道你的朋友想让你离开我,但是我可以给你更高的职位,我可以支付更高的薪水,但是我却说不出一句挽留的话。「 他紧张的语调和努力忍住的泪水没有再刻意粉饰,这一路走来托尼看到了他太多的狼狈不堪与隐忍,托尼没有取笑和奚落,他不想他失去这一路来最后的尊重。而托尼意外地看著他:「我并没有要离开,我只是下去和我的朋友们说明白.」这一路矛盾与纠结在一次次的和解中渐渐松弛。

雪利对托尼说:靠暴力你永远都赢不了,只有保持自尊你才能赢。

托尼对雪利说: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害怕迈出第一步出去的孤独的人。

雪利对托尼说:如果我不够白人,如果我不够黑人,如果我不够男人,那么请你告诉我,我到底是什么?

故事的最后,雪利用拒绝演出捍卫了自己最后的尊严,托尼在热闹的圣诞家族聚餐中向家人们介绍了雪利并邀请他的加入。可是故事并不是一个happy ending。不能否认的是,那些偏见还是存在,雪利依然孤独,托尼仍然没有变得高贵。而我,突然在这个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相信每个人总会在某个时刻感受著孤独的笼罩,哪怕身边充斥著喧嚣和美好。我们穷尽一生,都想找到认同、肯定与尊重。在父母的羽翼下,希望他们能理解我们想要展翅的梦想;在学校,希望老师和同学能认同我们的兴趣与爱好;在社会上,更能希望他人能尊重我的价值。

所以我们用刻薄,用冷漠,用暴力,用自尊,甚至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来伪装自己,保护自己,以至于最后我们以为那就是自己。可以因为偏见与不理解造成的伤害依旧还在,我们仍然渴望回归最真实自在的我,找到那个被认同的自己。

我知道,很多人都会在看完绿皮书之后讨论影片的各种笑点,讨论种族歧视与文化的差异。可是我想说,这就是绿皮书的高明之处。以黑人与白人的种族这样的激烈的主题为媒介,最终还是回归人性。白人如托尼也一样卑微的为生活奔波,为了50美金吃下26个热狗。富有高贵如雪利,也需要忍受社会对尊严的践踏,心酸地抗争著。超越肤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著自己的引以为豪的特质,渴望被认同被理解。与肤色无关,痛苦,是因为那些因为偏见与误解让我们渐渐穿上伪装,渐渐和内心那个我们渴望的自己渐行渐远。

雪利说:我到底是什么?

托尼说:害怕迈出第一步的孤独的人。

翻看绿皮书,走一段由北至南的旅途,寻一场与自己和解的征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