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则案例:

某天早上,职员A上班迟到了,老板没说什么;第二天早上,职员B上班迟到了,老板也没说什么;第三天,职员C也迟到,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形成散漫怠惰的工作风气,于是严厉批评了C。

可C不仅没有认错,还振振有词:「A和B迟到都没事,为什么偏偏针我?」

「别管别人,你迟到就是你错了。」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既然其他人迟到没有被禁止,那就表明这是公司许可的...」 想用强权压制,现在的年轻人可不吃你这一套。

......省略若干回合

你认为,他们双方谁更有道理?

C迟到的确不对,但老板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就不只是C的问题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如上司对下属,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等等。

可尴尬的是,拥有权威的角色并不意味著你同时拥有权威的形象,只靠权利和是非对错来压制,未必能让对方臣服,有时甚至还会受到「挑衅」。要想让自己权威具有「合法性」,还得具备一些其他素质。

在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大卫与歌利亚》以及中国古典名著孙子兵法

中,提出了以下几个树立权威的方法:

1、确保所有人的声音你都能听到

在管理心理学领域著名的霍桑实验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下属的不满情绪没能被上级收到或者及时排解,这种情绪就会被带入到平时的工作当中,并在组织内部迅速扩散,形成一种集体性抵制情绪,任何政策和指令都会难以执行,使管理成本增加,工作效率下降。

组织中出现的执行力差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往往会专门建立一些信息反馈机制来听取下层员工的想法和意见,从而避免成为「最后一个听到坏消息的人」。

比如,有些老板经常会放下架子,跟员工一起吃个午饭;新闻里报道的机关干部走访五保户,对制定政策也有著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政策稳定,有可预见性。

制度和规则必须稳定,有可预见性,尽量不要朝令夕改。

以教育孩子这件事为例,很多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都强调,对待孩子得有一个自洽的惩罚体系——你不能今天心情不好就打孩子,明天高兴了就赦免。你的政策不稳定,孩子对你的情绪就没法稳定,只有当孩子对各种行为结果有了合理的预期,他才会真正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以下是付费内容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政策总是来回变,只能说明你自己对这件事没有真正地理解到位,别人也会觉得听你的还不如听自己的,进而藐视你的权威。

3、执法必须公平。

你对这个人怎么要求,对那个人也要这么要求。

根据破窗理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在本文开头的案例中,对于职员C迟到的问题,老板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而C叫板的,并不是迟没迟到的问题,而是公不公平的问题。

来看一个发生在欧洲的例子:

在北爱尔兰,曾经有人闹独立,虽然英国政府竭尽全力镇压,可骚乱还是持续了30年。为什么?

根本原因是,英国的两个信仰教派,天主教和基督新之间曾发生过暴力冲突,当时英国军队在维持秩序的时候并没有做到不偏不倚,而是帮助新教信徒打压天主教徒,使得英国政府在民众面前的权威形象严重受损。当英国政府军在平叛其他暴乱的时候,就缺少公信力。

一碗水端不平,是领导者的大忌,没有公平也就意味著失去权威性。虽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在管理制度上,要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

4、发自内心地关爱你的下属

同样是颐指气使、吆五喝六地指挥别人做事,有的领导者能让部下令行禁止,鞠躬尽瘁,甚至不惜舍身取义、死而后已;而有的领导者得到的却是下属的阳奉阴违、出勤不出工。两者之间差别的关键就在于,平时对下属有没有切实的关爱。

战国名将吴起,在一次艰苦的行军途中,看到一个士兵腿上长了浓疮,就亲自用嘴去吸疮毒。士兵的母亲得知此事后竟然悲伤地哭了起来。

别人问她,你的儿子有这么好的上级,你为什么还哭啊?

士兵的母亲说,吴起将军以前就曾为她丈夫吸疮毒,后来她丈夫心被恩感,以命为报,死在了战场上,现在又为自己的儿子吸疮毒,恐怕他也要战死沙场了。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爱这种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装是装不出来的,即使装出来了,别人也能感受到你的虚假;相反,如果平时看似严厉、苛责,却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即使对方当时不理解,过后也必会感受的到。

5、与下属同甘共苦、身先士卒

《圣经》里有句话:「你们中谁愿意为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这也是「仆人式领导」这一说法的出处。

古今内外,几乎所有伟大的领袖,都是用做仆人的心态来做领导的。

那什么仆人心态,仆人式领导呢?

就是有好处避让,有困难先上,面对危险你要走在前面;别人没饭吃,你要跟著一起挨饿;下雨了,别说让下属给你打伞了,其他人没打伞,你都不能打;天冷了,别人披单衣,你也不能穿棉服;不搞特殊优待,与众人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让团队在关键时刻心归一处,众志成城。

带兵的关键在于管好自己,只要你先去做,不用威胁、不用逼迫,别人自然就会跟著去做;所以,下属执行力差,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句古话说得好:「你永远不能让别人帮你做到你做不到的事。」

6、柔中带刚,恩威并济

管理下属就像教养孩童一样,如果只讲慈爱和恩宠,不讲原则和规矩,他们就会变得放纵、娇惯,人心涣散、怠惰成性;一旦养成这种习气,再想改变就困难了。

因此,作为领导者,不仅要有慈爱,还要有威严。那要威严到什么程度呢?唐朝大将军李靖说,要让下属对你的惧怕大于对敌人的恐惧。

人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难免会有退缩逃跑的念头;这时你要让他们知道,若是与敌人死拼,尚且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一旦逃跑,必死无疑。

吴起虽然对待士兵恩宠有加,但同时对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命令手下的士兵只要一听到战鼓响起、一看到旌旗挥舞,就要立刻冲锋,否则就会有砍头的危险。

有一次,孙子对吴王说自己会练兵,吴王不信,就对孙子说,你要是能把我的后宫嫔妃们训练好,我就把军队交给你。

果不其然,在之后的训练中,妃子们嘻嘻哈哈完全没拿孙子的命令当回事,非常难管;但孙子也绝非等闲之辈,下令杀了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剩下的人立刻就老实了,让干啥干啥。

兵法家黄石公说:「士卒可下,而不可娇」。意思是对待士卒,你可以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但绝不可娇纵他们。

很多人都喜欢做领袖,因为领导者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大的权利,受人尊敬,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得到了就再也不想失去;

然而任何好处都不是白给的,领袖光环的背后,必然要付上更大的代价,担起更多的责任,承受更重的压力,如果德不配位,即使偶然得到,也不会长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