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Amazon.com Inc. shares rose as much as 1.9 percent, pushing the company briefly beyond a market value of $1 trillion, a milestone Apple Inc. reached last month.

It』s an accomplishment fo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Jeff Bezos, who is the world』s wealthiest person. Most notable was the speed with which Amazon hit the milestone, with its shares having more than tripled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ech competitors Google parent Alphabet Inc. and Microsoft Corp. are closing in on the mark, too.Bezos founded the company in his Seattle garage as a small online book seller. It』s now a diversified global enterprise with more than $200 billion in annual sales and more than 575,000 employees. (via Bloomberg)

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在2018年9月美股第一个交易日(9月4日)成功跨越市值1万亿美元的门槛,成为继8月2日苹果公司率先「登顶」成功之后,美国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的上市公司,也是现阶段全球第二家。

截至发文,特斯拉股价涨幅约2%,涨破2050美元创盘中历史新高。苹果目前涨约0.5%,市值超过1.1万亿美元。

继苹果之后第二家美企:亚马逊市值冲破1万亿美元 - 华尔街见闻?

wallstreetcn.com图标

相关问题

美国苹果公司成为首个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公司意味著什么?


亚马逊并不像比如Facebook或者Google,虽然谷歌也有自己的硬体设备,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个互联网公司。

相反亚马逊的盘子特别大,涉足面特别广,线上销售、物流、AWS和智能家居硬体系统都是在各个方面都很稳固。近期又收购了Whole Foods全食超市,除了软体互联网,还有实打实的线下实业。

举一个简单例子,第一个市值过万亿的苹果如果某一年手机没做好,或者出了类似三星Note 7那样的事故,那苹果的股票就一泻千里。苹果虽然现金最多,但是产品也最单一化,每年都有巨大的研发压力来不停的更新硬体软体,任何一年做砸了就要损失很多钱。

从抗冲击抗风险的角度,亚马逊的确比其他一些公司更有把握。也间接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从而不停推高股价。


亚马逊成为了美股市场上,继苹果之后第二个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是什么支撑著亚马逊的万亿美元市值,亚马逊还会不会再给市场带来超预期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家巨无霸。

根据亚马逊发布的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共实现收入1039.28亿美元,其中541.05亿美元来自于网上销售,85.75亿来自于线下销售(主要来自全食超市)。189.6亿美元来自网上商户的佣金和为商户提供的履行服务。65.1亿美元来自于会员付费及订阅服务。来自云服务的收入有115.47亿美元。

从业务构成来看,亚马逊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板块:

(1)零售业务: 通过实体店和零售网站服务消费者,专注于选择性、价格、便捷性。消费者可以通过Amazon的网站,手机APP、Alexa、和实体店进行购买。(2)硬体生产:公司还制造生产电子设备包括:Kindle e-reader、fire table、fire TV、Echo devices。公司还生产影音内容。并且Amazon提供配送服务。(3)第三方服务:公司为第三方提供平台服务, 使其在亚马逊的平台上销售商品。,公司还为第三方商家提供订单履行服务,并从交易中收取佣金。公司为第三方商户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4)云服务: 通过AWS为各类公司,政府机构和学术组织提供计算、存储、资料库等服务(5)内容生产: 通过公司的Kindle Direct Publishing(一种线上服务)作家和独立撰稿人可以将其作品发布在Kindle Store,并拥有作品70%的版权。同时该项业务还帮助作家、音乐家、电影制作人、APP开发人以及其他内用生产商在平台销售其内容。从公司的二季报来看。云服务业务是公司的一个亮点。亚马逊云服务业务第二季度营收为61.05亿美元,同比 增长49%;净利润为16.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25%。

电商这一经营模式对大家来说已经都十分熟悉。中国的两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与京东已经深入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么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电商领域的巨头京东与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相比表现的如何呢?下面我们从收入与净利润两方面将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Ebay进行一下对比,让大家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京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与亚马逊业务模式最为相近的京东2018上半年的表现。京东2018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为336.12亿美元,其中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为305.25亿美元。广告及物流服务的收入为30.87亿美元。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占比达到90.81%

阿里

虽然阿里的商业模式和亚马逊及京东有所不同,但是作为电商巨头,我们还是可以粗略的做一下比较。 阿里上半年的收入构成多数还是来自于淘宝、天猫等平台的商户佣金收入。

上半年阿里实现收入122.29亿美元其中84.34%来自于核心业务淘宝和天猫的佣金收入,6.27%的收入来自于云服务,7.98%来自于娱乐板块。在业务模式方面,如果说阿里巴巴采用的是经纪商运营模式,以撮合交易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亚马逊和京东采用的就是做市商模式,主要通过购入商品并销售获取收益。

Ebay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亚马逊曾经的强大竞争者ebay的上半年表现。从业务规模上来看,ebay已经被亚马逊远远的甩在了后面,2018年上半年,ebay的销售收入总额为52.2亿美元,其中20.77亿来自平台收取的销售佣金。5.63亿来自平台的广告费用。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发现,亚马逊的最明显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庞大的规模。1039亿美元的收入比其他几家的总和还要多。并且,通过运营,公司积累的庞大的数据,可以使其更好的了解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与消费需求。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有针对性的销售活动。

亚马逊在零售商品市场起到了做市商的角色。 对于做市商亚马逊而言其积累的数据也更加全面。亚马逊作为体量庞大的做市商可以在市场上控制某类商品的流动性。更加深入的参与到整个商业流程当中。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多样的商品种类与巨大的市场规模。一旦市场地位形成就很难撼动。此外,亚马逊广泛接触源头供应商、物流企业、消费者,并且在全球广泛布局。这样积累的数据更全面更有价值。已进入持续盈利期亚马逊1997年在Nasdaq上市以后也经历了长期亏损的阶段,但是公司从2003年录得盈利3528万美元开始,就连续的盈利。2004年公司的盈利就从3528万美元上涨到5.88亿美元。此后公司一直保持盈利状态。只有在2012年和2014年出现了亏损。亏损额为3900万美元和2.41亿美元。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盈利的。说明前期的资本投入已经使亚马逊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盈利体系,公司已经具备了持续盈利的能力。

亚马逊、阿里、京东净利润对比

上面我们从收入规模的角度对四家公司进行了对比。接下来我们从净利润角度来分析一下亚马逊、京东、阿里三家公司的优劣。从净利润角度来看,阿里巴巴的表现最好,净利润规模一直大幅领先于其他两家电商巨头。这于阿里的运营模式有关。阿里主要是通过平台连接买卖双方,来促成交易,自身并不牵扯平台商品的买卖,无需支出货物成本。自身从平台交易中收取相应的佣金。所以净利润会相对较高。

三家公司当中,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还没有产生盈利。而亚马逊的净利润从2015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毛利率不断上升

除了净利润,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发现亚马逊的毛利率近些年也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趋势。2003年亚马逊的毛利率为23.8%,2004年为23.1%。此后一段时间维持在这一水平波动。从2012年开始公司总的毛利率不断上升。2014年上升到30%左右,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已经上升到超过40%。这与公司前期进行的大量硬体设施及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投资是紧密相关的。对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大量软、以及其他硬体投入是公司进行高利润云服务业务及其他数据服务的基础。前期的基础硬体投入已经可以为公司产生可观利润,进入收获期。

物业及设备建设增速

在高毛利业务陆续产生盈利的同时,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发现亚马逊在2009年至2016年期间物业与设备规模的增速一直在下降,物业及设备规模增速从2009年最高点的87.13%下降到2015年的28.71%,因为2017年6月收购了全食超市所以物业及设备规模增速又回升至67.84%。2009-2016年的增速下降说明前期亚马逊投资的物流中心、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建立完成。这为亚马逊的转向高利润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

2017年6月16日,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线下零售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Inc)。亚马逊以每股42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这与阿里的新零售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妙。亚马逊可以很好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全食超市运行的更有效率。这也是亚马逊的一次线下尝试,可以使亚马逊运用其积累的大量数据更好的为全食超市进行营销、成本控制以及商业决策。亚马逊可以以全食超市为样板全面向线下市场进行扩张。关于云业务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我们可以将亚马逊的云服务理解为硬体、软体、数据及后台运营管理的外包服务。依靠互联网,网路内共享的软硬体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云服务的使用客户。当然开展云业务的前提是公司拥有大规模的硬体基础设施储备和软体开发能力。

亚马逊从2005年开始发展云业务。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已经是云服务市场的绝对霸主。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云业务基础设施占市的33%。公司在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上公布截止第二季度有上千家企业在AWS上运行其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有8万个新增资料库迁移到AWS上。公司提供的云产品主要有:计算、存储、资料库、迁移、人工智慧、媒体服务、移动服务、分析、开发人员、游戏开发及内容分发等。(1)云计算:用户可以进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科研机构可以运用这种计算能力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气候变化预测和市场趋势预测。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2)云存储: 将资料库、物联网、数据备份等数据存储于网路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3)开发人员工具:通过亚马逊提供的组件,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安全的进行软体开发与运营维护。(4)移动服务:为移动终端设计支持云的应用程序。公司经过长期的硬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体开发能力的积累使得公司的云业务在近期出现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云业务的合作伙伴包括:海豚浏览器、360、天狮集团、联合利华、Nasdaq金融云、三星重工等、21世纪福克斯等等。万亿市值不是终点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长期来看亚马逊的市值应该不止万亿美元。贝索斯的真正目标很可能是利用科技手段做世界零售商品的「做市商」。这一垄断地位不仅仅是用金钱能衡量的。老虎证券提示:证券投资是一项有风险的投资行为,投资者需要根据多方信息综合分析制定投资决策,本文只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知识学习资料,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亚马逊云服务(AWS)营收在2017年猛增43%,至175亿美元(约合1102亿元)。

为什么亚马逊成为第二家市值过万亿美金的科技公司?

2017年Q4,亚马逊AWS仍然是本季的主要云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4%。微软、谷歌和IBM分别占市场的14%、8%和4%,阿里云约占到3%~4%。五家共占到了全球的六成市场份额。

2018亚马逊4月份公布的季报显示,亚马逊云一季度收入上涨了49%,达到54.4亿美元,利润为14亿美元;亚马逊一季度全部的营业利润是19.27亿美元,这意味著云计算贡献了72.6%的利润。

云计算时代正式拉开大幕了!而亚马逊,以34%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这就是亚马逊成为第二家市值过万亿的科技公司的根本原因!

亚马逊,未来更可期待!

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必然是云计算的风口!这也就是亚马逊成为苹果之后的第二家万亿企业的真正原因!

云计算,不仅仅是软体和演算法,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大量的数据中心和伺服器!在这一点上,亚马遥遥领先。中国所有云服务商伺服器加起来不如亚马逊云一家多。

在国内:阿里云2017年上半年IaaS营收5亿美元,占据47.6%中国市场份额;腾讯云位居第二,营收约1亿美元,份额为9.6%;金山云位居第三,营收6839万美元,份额6.5%;中国电信位居第四,营收6254万美元,份额6%;Ucloud营收5774万美元,排名第五,份额5.5%。

资本看重亚马逊的是什么,是云计算,是互联网下一个风口的大爆发!!!

未来世界第一的科技互联网公司,华尔街和资本用脚投票给了云计算,给了亚马逊!

国内呢,阿里云遥遥领先,未来必然会是国内第一的互联网公司!

PS:

看了很多兄弟的回答,让我实在不敢赞同,把功劳归结于亚马逊多元化经营,或者实业,或者物流??绝对不是。

2018年第一季度,营收占比10%左右的云计算,贡献了亚马逊72%的利润率,而且还以接近50%的复合增长率在高速发展,同时还在这个行业占据垄断主导地位,这才是亚马逊股价飙升的根本原因啊。就像当初的谷歌一样,资本看中的是亚马逊云计算的未来啊!


有的地方已经把使用互联网当作基本人权了。

而你今天在互联网上看到,用到的一切,背后都有云计算的影子。

如果把知乎这样的公司算作农民,那云计算提供商就是地主。农民不管丰收还是欠收,地主的那一份都是少不了的。

而aws是整个互联网最大的大地主。除非再来一次科技大革命,产生更高级的生产关系,现有的云计算格局只会越来越向寡头集中。这一点你看Oracle还有国内那一堆非阿里的云半死不活的样子就知道了。


意料之中的事啊

不过收盘时候还是没有到一万亿(1000b)

一万亿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今天bat加起来,市值都没有它多

腾讯今天暴跌之后,市值已经不足400b了,大概是383b左右

阿里不到430b,百度不到80b,所以bat加起来,不到950b

所以每次看到那吹说中国互联网已经超过美国的,都觉得蜜汁自信


刚算了下,最新bat的市值总和还是一个比较吉利的数字,888b

其中b 77+a 428b+t 383b = 888b

苹果是1.09t,Amazon是967b,都要比888b高至少一个百度的市值

所以天朝的bat加起来,不如米国的一个amazon

直观一点说吧,Amazon == 阿里 + 腾讯 + 百度*2 + 2b us$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