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不仅是改变后的创新,趋势还蕴含了经验积累,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还是不能悖离经验法则       作者谭声杰

    微商是继电商(电子商务)之后的名词,所以微商代表的意义应该就是微信商务的模式,微商在中国流行不到2年时间,就透过网路,渗透到台湾来,而且来势汹汹,一副要在社群行销的自媒体中以大军压境之势横扫台湾,甚至大部分微商打著微商旗帜说:“我们不是直销,我们是微商”或说“我们跟直销不同,我们是微商”。当微商这种社群行销成为流行时,夹杂著是一种骄傲的姿态,也带著对直销的轻蔑与鄙视,就如同网赚,团购,网路行销一般,他们都说“我们不是直销”,这句话的意思是“直销是坏人,而我们不是坏人”,然而直销也在微商的冲击下开始有一些自觉与反省,对此我们必须让世人更了解微商与直销的差异性:

.微商与直销在奖金制度上的差异

    曾有一位微商的老板到台湾来,骄傲的告诉笔者:直销在中国是违法的而微商在中国是合法的。这似是而非的言论,是否代表十几亿人都有这种想法,倘若如此是否也直间影响台湾人民的观念,但就这一年来市场的观察,的确很多经营微商的网民渲染下造成了很大的误解。

    接著他将微商的制度全盘拖出,就他的说法,分销制,三层分销制是合法的,其实这是错误观念,因为中国法令也不是这样规定,但分销制著实规避掉以介绍人头为奖金的疑虑,分销与传统大中小盘或是与传统业务团队提成方式雷同,所以分销制较难分辨是直销制度还是传统业务提成,但不代表就不是直销制度,通常微商在分销制度设计上做了78层以上的阶层,再加上三代的代数奖金,但往往真实的内容还搭配高阶的分红,这跟直销已经没什么不同了,但现在的直销比较少设计爬阶制度,就算设计爬阶制度也会偏重在代数的规划,可是微商口中说的合法制度只不过是20~30年前直销走过的路,如果说微商不是直销未免太过牵强。

.微商与直销的进货差异

    多数人都以制度来区隔微商或是直销商,其实微商为了规避管理单位的判定,在进货方式上做了一些变动,他们将每个聘阶的差额用进货方式直接折让,过去直销也曾这么做,但是进货时是以公司为中心,每个经销商必须直接跟公司进货;微商不同,微商的盘商进货是与上游进货,因为跟上游进货的模式阻断了公司以多层次拨发奖金,所以表面上看来不是直销,但骨子里却还是直销,殊不知这也是直销曾走过的模式,只是直销不断在经验中演进已经不采用这种方式了,为何说是演进,其实不就是因为有问题,此模式产生一些行为偏差,不是一个可以被实践的策略所以要演进,微商只是要避开直销的权宜之计,殊不知微商制度与进货正是被直销验证会造成削价竞争最容易的模式,而微商没有经历与验证所以把这种模式当宝,甚至用来区隔与直销不同之处。

.微商在网路上运作而直销在实体上运作

    微商在网路社群上运作所以与直销不同当然是错误的认知,直销在台湾40年来总体营业额几乎是年年成长,只有少数几年例外,尤其近年更是不受景气影响令人惊艳,笔者认为最大的因素是直销可以依附在不同的通路与行销模式上,只要套上直销奖金制度就是直销,所以不论景气或是产业更替,直销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会因世代不同而大跃进,例如:无店铺行销的年代,直销是无店铺的代表性产业;连锁加盟兴起之时,直销可以用有店舖的连锁加盟形式生存的很好;生机饮食意识抬头的年代,直销一转身也能扮演生机饮食的推手;邮购DM行销的荣景也有直销公司的身影;互联网起步时直销跟著互联网走,现在是社群行销的年代,甚至直播节目正夯,这里头也能发现直销的足迹,虽然很多公司与直销法令都还没能适应社群媒体的崛起让直销紧紧串连,这是微商唯一能带给直销省思的优点,但决不是直销没有人或是不能在社群媒体上运作。

.微商的加入门槛比直销低且没有PV

    加入门槛不能代表什么,直销公司有高门槛也有低门槛,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多数直销公司规定必须要完整的入会手续,完整的定义是身份证与银行帐户影本,如果针对经营者而言当然有其必要,但针对消费者则直销公司有很大空间可以改进,反观微商压根不认为自己是直销,甚至不接受直销法令的管理,衍生出来的问题当然也就很多,诸如退换货,购货发票等,最近很多微商有了2年的市场洗礼,问题也陆续跑出来了,经营不善的微商盘商,当初大笔切盘而又去化不掉的商品,衍生出的问题都是过去40年来直销曾遇到的经验,如果直销40岁,微商只有2岁,可以想见微商真的还要跟直销多多学习。至于PV问题,是可以被解决,因为消费者不理解PV也不需要PV,但目前还是有许多直销公司不愿在这地方思考,希望微商能带给直销一些启发。

结语:

    微商一直去直销化,笔者个人没意见,但微商过去强调不必聚会,不必课程学习,不需要人脉,不必推销的言词现在似乎都在改变,因为没有凝聚,没有学习,不销售就等于没有根基,根基不稳最后还是会出问题,直销长期以往已经验证了必须这么做也是有所本,就像长者的经验无法被抹去删除一样,可是我们看到现在新生代直销商,连自己过去的根也不要了,这或许是创新与经验相矛盾的地方,但最终趋势还是会导正错误的做法,只是那需要惨痛的代价!作者  传直销权威谭声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