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待银河帝国这部小说的历史地位,不能只盯著它的bug,更不能立足于现在这个时代回头去看它的科幻价值。

要知道写这本书的时候,是1951年,那个时候我们还在对付反革命,刚刚提出三年恢复十年建设的章程,登月也要在20年以后才会实现,第一张地球彩色照片拍摄出来,还要等15年……

可以说当时的全人类思想还封闭在地球这个「二维化」的平面内,作家阿西莫夫就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银河系帝国,头一次带领美国人民仰望星空,这个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虽然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庞大的银河系帝国,如果没有解决量子通讯的情况下,帝国核心发布的命令传达到每一个角落都得几千年,就好像有一个笑话说等恐龙知道自己的尾巴被砍掉的时候,伤口早就已经长好了……

还有纵贯银河帝国的科幻概念心理史学,已经被科学证实是不可能实现的,立足一个时间点上,掌握当下宇宙所有物质的数据,是不是可以按照预测以后任意时间点上的未来,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

现在的科学理论证明,别说宇宙,就是掌握了一个房间里所有空气分子的数据,想预测十分钟之后它们各自的位置和运动情况,其运算量就已经大到不可想像的地步。

不要说那个时候的阿西莫夫,就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镜子》,其实也是基于这样一种科幻基础写成的,而镜子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12月,离我们现在,才不过3年多的时间,我们又怎么能苛求一部写于65年前的科幻作品呢……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由于一本科幻小说的科幻设定是否够「硬」来评判它的价值,现在中国科幻粉丝都陷入了一种「非硬不可」的思维怪圈,自视甚高地鄙夷一切软科幻,认为只有像三体那样有足够科学基础的才叫真品,漫威那种飞天遁地就是奇技淫巧,不值一提。

事实上,追求绝对的硬,不如去看科普,而不是科幻,科幻就是要有一定不合理的想像成分的,任何科幻作品也都有其时效性,只要你提出的科幻理念是具体的,完整的,就一定会有被证伪的一天,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可以证伪。

比如,我们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是基本的科学认知,在没有找到一只白色的乌鸦之前,它都是正确的,但只要你没有抓到天底下所有的乌鸦,又怎么证明没有乌鸦是白的呢?哪怕你调查过了全世界所有的乌鸦,又怎么保证以后不会生出一只白色的乌鸦呢……

科学,就是不允许出现绝对,宇宙之大,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谁又能保证宇宙的某个角落里不存在修真玄幻的文明?谁又能保证女娲补天只是神话而不是历史上关于外星人修补原始地球上的臭氧破洞的真实记载呢……


银河帝国本身就不可能存在,疆域遍及10万光年,人口几兆亿。

管理成本大于征税的收益,政府收支不平衡。

贸易成本会大于商品价值,跨恒星系的贸易都不会存在。

资源遍布宇宙,唾手可得,金子在小说中却依然是贵金属。


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没有看过,银河帝国这篇小说,光听名字。就感觉标题就有问题的,既然是银河宇宙怎么能用国字代表呢 小说也得有点真实性吧。


银河宇宙战争生存率极低,可是银河英雄传说中生存让人觉得太轻松陨石天体效力以及物质快速运动造成战舰毁损,战舰必须具有保护性能量罩,负责无法宇宙中航行,太阳风就会让战舰无法正常工作系统就会崩溃,这是最大的问题


银河帝国本身就不可能存在,疆域遍及10万光年,人口几兆亿。

管理成本大于征税的收益,政府收支不平衡。

贸易成本会大于商品价值,跨恒星系的贸易都不会存在。

资源遍布宇宙,唾手可得,金子在小说中却依然是贵金属。


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没有看过,银河帝国这篇小说,光听名字。就感觉标题就有问题的,既然是银河宇宙怎么能用国字代表呢 小说也得有点真实性吧。


我觉得在这部小说中,骡的出现是一个bug。科技的发展并不一定会带来精神力量的发展。骡所出现的星球或者社会的出现就是一个bug.


我觉得吧要想跨越尺度,其实就变成了质能二相生物了。

涉及的是时间的立体问题。


最被高估的科幻作家和作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