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战斗中有多疯狂:端着刺刀拼死冲锋,靠肉搏击垮了苏军坦克

(电影《登陆之日》)

张鼓峰位于中朝苏三国边境,因峰顶有一块形状如刀的岩石,因此又名刀山。它的海拔仅有一百多米,但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座不起眼的小丘陵却被迅速推到风口浪尖。

1938年7月31日凌晨2点,“朝鲜军”第19师团所属佐藤联队沿坡对苏军所驻守的张鼓峰发动攻击。“朝鲜军”是驻于朝鲜的日本军队,具体来说就是第19、20两师团,第20师团已调到中国关内参战,与苏军作战的第19师团成立于1915年,已有二十多年的建军史,属于常设老师团,训练素质很高,此前一直担任对苏的第一线防务。

包括张鼓峰、沙草峰在内,战前整个张鼓峰地区的苏军已达到7个营,并有火炮36门,战车11辆。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超过佐藤联队,加上又是占据两座高地,易守难攻。佐藤同时还预计到,只要战斗打响,苏军一定会继续向张鼓峰增兵,到时极可能形成骑虎难下的局面。

佐藤是冒险家,冒险家自有冒险家的行事法则,他决定发起偷袭,其战术名称就叫“先制攻击”,也就是先发制人的意思。

日军在战斗中有多疯狂:端着刺刀拼死冲锋,靠肉搏击垮了苏军坦克

(电影《登陆之日》)

此时是苏军的入睡时间,对外部的监视较为松弛。日军很轻易地就得以越过地雷和障碍区,在破坏多道铁丝网后,迅速接近苏军的前沿阵地。

苏军猛然惊觉,照明弹纷纷飞上天空,各种轻重武器齐开。日军则早已做好准备,端着刺刀不顾一切地向上冲锋。

佐藤在将军峰听到喊杀声大作,知道已经短兵相接,马上下令其余部队配合进攻。

东北时值雨季,加之张鼓峰离日本海较近,经常产生浓雾。大雾连着大雨,导致能见度极差,苏军增援的火炮射击被迫中断,反而是日军士兵在肉搏中的疯狂使他们占据了上风。

拂晓时,佐藤联队分别占领了张鼓峰和沙草峰。在战斗中,苏军伤亡数达到四百至六百,坦克大多被速射炮所炸毁。日军伤亡不到两百,但有一名大队长和两名中队长阵亡。

得知张鼓峰之战打响,“朝鲜军”和参谋本部一干人等的心情可以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在三令五申要求“不扩大”的情况下,第19师团竟然仍敢于抗命不遵,喜的是前线打了胜仗,注意,这可是跟苏联人作战。

日军在战斗中有多疯狂:端着刺刀拼死冲锋,靠肉搏击垮了苏军坦克

(电影《登陆之日》)

如此重大的情况是没法瞒住天皇的。军部范围内主要由参谋次长具体主管作战,自然这次也得由他来给裕仁作交待。

在晋见天皇时,参谋次长多田骏诚惶诚恐,就怕裕仁像对待板垣和载仁那样龙颜大怒,暴跳如雷,没曾想天皇神情愉悦,对他的态度也出奇的好,不仅追认了事态,而且还给予口头嘉奖:“朕甚为满意”。

裕仁满意,是因为听到“朕的军队”击退了宿敌苏联的军队。他乐还乐不过来呢,那句“今后没有朕的命令,一兵一卒也不许动用”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裕仁具体指示:“事已至此,无可奈何,望前线将士坚守边界,切忌越轨行动!”

那意思,反正仗也打了,便宜也占了,现在要紧的是捂着嘴在家偷乐,不要让苏联老毛子再找补回去。

日军在战斗中有多疯狂:端着刺刀拼死冲锋,靠肉搏击垮了苏军坦克

(电影《日本最长的一天》)

多田次长进宫后,参谋本部的人员都在提心吊胆地守候消息,然而最终,喜压过了惊。

天皇的口头嘉勉,很快被多田骏传达给了“朝鲜军”和19师团。师团长尾高和他的那些部下幕僚一听,眼泪哗哗往下淌:看看天皇和次长多么信任我们哪!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日本大败局1——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实体书《日本大败局1——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已出版上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