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看从哪个方面来进行「分类」的。

从「诱发裂变」的中子角度来分类,可以分成「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简称「热堆」和「快堆」。大部分裂变核反应堆都属于「热堆」,极少部分属于「快堆」。

从「热量导出材料」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水冷堆」、「气冷堆」、「熔融金属冷却堆」和「熔盐堆」。其中,「水冷堆」可以分为「轻水堆」和「重水堆」。气冷堆有「氦气冷却堆」和「二氧化碳冷却堆」。其它冷却的堆型数量极少。

从「中子慢化剂材料」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轻水慢化」、「重水慢化」和「石墨慢化」。这主要是指「热堆」,「快堆」其实不需要「慢化中子」。

总之,裂变核反应堆的种类很多,主要原因是提高「安全性」和提高「中子利用率」(也就是提高核燃料利用率)的要求。

至于「增值堆」,说实话,那仅仅是一种「说法」,或者说是一个「噱头」。主要原因是,天然铀中,可以直接利用的铀235太少了,绝大部分是不能直接利用的铀238。如果能够将铀238转化成为能够「直接利用」的钚239,就可以达到「核燃料增值」的目的。但这个「技术」必定将降低「中子利用率」。其实,目前大量使用的「热堆」,也在将大量的铀238转化成为钚239,而且也在参加裂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