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于「这个人拉低我对XX地区人的印象」的话。而科学研究中则相反,比如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针对一个特定群体抽样,然后下结论到个体,如大学生在遭到社会排斥后会出现更多的攻击行为。

声明:当然不是所有的都会这样,但确实看到很多类似的话。

科研人员也是大众中的一员,这里的大众主要是指说「这个人拉低我对XX地区人的印象」一类的话的人。


科研人员并不以群体来定义个人。

准确地说,科研人员是以样本来估计整体,得出的结果可以用于「预测」这个整体中任意一个「个体」的特征,但却不能用于「定义」个体。

举例:

假设有一项研究结论表明:

「知乎的女性用户中,有80%喜欢狗,有20%喜欢猫。」

「知乎的男性用户中,有20%喜欢狗,有80%喜欢猫。」

那么根据这条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随便指定一个知乎用户,我们都可以根据性别,来猜测他/她喜欢狗还是喜欢猫,有了这项数据的支持,猜对的概率肯定会比没有数据时要高。

但是这个结果只能用于预测,不能给任何一个用户下定义,即使这个比例不是8:2而是99:1,那我们也不能见到一个女性用户就说 「你一定喜欢狗/猫」。

再说「大众以个人判断整体」这句话。

大多数人认识世界都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因为这些事情最具体、最生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以个体推断整体」的思维习惯。

也正是因为如此,科学的思维才需要训练,科研人员要通过一定实践和练习才能摆脱自己的习惯思维、摆脱自己的成长环境带来的主观影响,学会用科学客观的思维思考问题。

养成基本的统计学思维对普通「大众」也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最主要的还是缺乏践行这种思维的条件,鲜活人和事就在我们身边,全面客观的数据却不那么容易获得。

&>&>&>&>&>&>&>&>&>&>

分类回答:

理性严谨的 - 轻松娱乐的 - 摄影旅行


科研的范式有很多种,也在不断被革新。

我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工作者,研究的大部分都是个案,在我们的领域里面,个案研究、质性研究是很重要的,了解一下?


大众以个体判断群体,而科研人员用群体来定义个人?

其实这个问题中有一个隐含的信息,认知层级对于率先调用认知方式的差异:大众率先调用从个体发散外推出来的经验,科研人员(偏差的人忽略不计)则使用经过训练的严谨框架往内填充论据定义个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差异?

比方你举得类似地域歧视的例子。

1.大众倾向于简化的模型,以此来降低对于复杂事物的认知荷载。比方说:喜欢用十二星座定义人群,喜欢用地区定义人群,喜欢用男性每一个好东西定义人群,喜欢说男同性恋都很娘之类……等等

(这个复杂的世界太难装进我四肢发达的小脑袋了,于是……)

以个体判断群体还有一个原因:

2.引入语言的知识来说明,当我们比方说地域歧视时,其实是在有了边界的概念之后。什么是边界的概念?比方说语言里面的 省份名称,一个人可能就住在两省交界,但只要他在内心将自己划入某一边界之内,他的行为和语言比必须全心全意的服从他的认知归因,否则容易产生失调。

远古时期:

这个人冒犯到我了/生物伤害我了——为了下一次的生存,我必须给他标注个记号——他们长成蛇那样——那那条冒犯他的蛇去论证一个群体——符合,概念稳定下来——不符合,继续分类,原来蚯蚓这种东西不会冒犯我,放心了

(模型稍微变得复杂一点了)

因此,会用简单的个体判断群体的,一定是认知和经验稍显不足的个体才会犯的错误,但这种倾向,是每个人都有的倾向。

3.谈到边界,为什么人的认知过程是,先解构对象,归类,把它压缩到认知负载较小的概念中去呢?

因为安全感。类似领地意识一样,人无法对没有归类的事物产生安全感。(厌恶也是一种安全感,负向的将它排挤在安全感区域之外)

比如,社会渗透理论,你要先自我暴露,互相暴露之后,才会产生亲近感,有一种想破坏别人边界的冲动,渴望共生的母婴本能。

比如,怕鬼,和怕狮子老虎不同……鬼竟然无视物理规律,我要将它归类到哪里?它会穿墙额……等等,于是现有认知容纳不了,产生焦虑和恐惧

4.科研人员为什么用群体定义个人

科研人员在进行某地区的人群研究过程中,通常会有先有的目标:要准确,要有说服力……而不是个体先有的目标,要自我安全、要容易区分人群

科研人员的科班训练更逻辑化,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网格状空间,再往内部填东西,而不是快速的概念拼接

科研人员的政治正确,如果你觉得科研人员研究地区人群犯罪率的差别特征,真正做到系统、量化、科学、细节化……政治正确不会发表出来的,于是幸存者偏差:一个更遥远的群体和一个身旁更有实感的个体,产生了以上提问的这个问题。

以上。后面不要看。


180810更新,有的人说最后第四点最后几句看不懂?

Q「政治正确不会发表出来的,于是幸存者偏差:一个更遥远的群体和一个身旁更有实感的个体,产生了以上提问的这个问题。」?

A:补充解释:一般我们通过媒介看到科研人员的观点(而不是私生活中听他们在抱怨),通过媒介一般难以大规模产生以"人本主义"相悖的刻板观点(因为有潜在旁观者)(路西法效应中人的认知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在认知上产生敌意就是采取行为的第一步);第二,生活大众充满对周遭的实物进行实感,如锚定效应……同时容易对身边人吐露真实的想法

Q:严谨的科学研究应该做到系统、量化、细节、科学,但如果产生与人本主义相悖的结论,大众媒介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往往不会报道出来,于是人们就进一步强化由个体判断得出的认知。请问您是这个意思嘛?

A:

有这么一层意思吧,因为我也是想到哪字就打到哪

1.严谨的科学研究的定义是需要真的去找一下相关文章的(比方说双盲试验、可证伪什么的),

2.那因为是人,所以大众头脑里的决策系统是会有偏差的,比方说真理违背了普世的价值观(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违背了稳定团结,要进行以人为本,或者更深层次,我们谈论世界足够宏观时,其实是有点「以人类为中心」的基点,而不是以你,以个人。这个很关键,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比方说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真相的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大众是很可能不会接受真理的(群体的系统和个人的系统不太一样),

3.你说的强化个人(多依靠经验)判断的认知,对,有想表达这么一层意思在里面:比方说你觉得被飞机掉落砸死的人数多?还是被鲨鱼咬死的人数多?很多人基于日常媒体的曝光会觉得「好像是被鲨鱼咬死的多」,但真相是?……(真相不重要,我之前看到的是说被飞机掉落的零件砸死的人多,没验证),重要的是,我们得出鲨鱼咬死的多是基于「这个现象反复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类似被反复强调后催眠了)?所以 第三点,影响了这个 提问人最后提的这个问题可能与什么方面相关呢?

一、提问者问的问题就是他本身对于周围的一种感知,科研人员相对他来说比较少、距离比较远、通过媒体出来的声音比较官方,而大众对于提问者来说,比较近、比较日常、而且数量相对庞大(人群也是呈现金字塔,认知也是会分层的)……这一层是提问者自身的感知(也符合我们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感知)——讲人话就是题目也不严谨,就是映像了题目本身(群体定义个人我也很容易想到大数据,题外话)。

二、假设提问者的感知完全符合真理(而非简单符合表面现象,提问就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点,往下说),那么这种结果除了我上述一本正经的分析中,跟我说的类似幸存者偏差有什么关系呢? 就是被提问者,或者说被我们大众看到的事实是不是就是真相呢?为了解释第二点,我先说一个词叫做「立场」,立场这种东西很多时候会影响人们的表述:假设有个科研工作者是个种族主义者,他研究的也是人种优劣问题(这个问题政治正确就很不正确了,可能大家会觉得想起一个人:希特勒),那么假设他的研究成果出来了,答案时对的,人种有优劣……(然后呢?你要发动灭绝吗?那么没那么严重的就是日常的群众性情绪煽动、就是歧视过来歧视过去)那么将以何种形态传递给公众呢?因为公众是非理性人(详见群体心理学的开端:乌合之众),又或者假设研究出来了,这个科研人员讨厌的人种,反而比较优秀怎么办?他的「立场偏好」会不会发挥作用,比如保持沉默呢?

所以,不仅仅从大众层面,从科研人员的素质修养之外,也有大量的「偏好」在左右他,概率上最终呈现的现象是「价值观中立」!(因为提问者的问题还隐藏了一个点:就是公众为什么更以偏概全,补充说明:这个人拉低了我对……的看法——公众不太需要中立,只需要情绪和畅所欲言)

不知道有没有解释清楚,这也就是我答案想表述的,真实的世界往往特别复杂,不仅仅是单因子,更多是相互交叉的、盘根错节拓扑的、互相加权的、难以厘清的「巨系统」,所以谈论「现象」会比刨根问题要活得轻松得多。

影响这个问题被提出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且分量不一,就这样吧


题主你错了,我们科研人员不是用「群体」来定义个体,我们是用「小群体」来定义「大群体」。

经费总是有限的,时间总是紧迫的。因此我们不可能拿所有人来做试验,只能也只需要抽取一部分个体。

说白了就是代表性的问题,只要代表性足够好,做出的结论完全可以适用于整个目标人群。

我不是药神里的抗癌神药格列卫,研发时用了1028例受试者,但是不是说该药只对1028例有效,而是适用于全部慢粒白血病,因为1028例是有足够的代表性(这个代表性在我们统计学里是通过样本量估算来评估的)

与此相反,少部分大众通过个例去判断群体,说白了就是「武断」,「地域喷」,因为一个个体毫无代表性。马云有十几个亿≠浙江人好有钱啊!曹凯长得高≠江苏人好高啊!

......别琢磨了,曹凯是我


好久没看到能让我非常有兴趣回答的内容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特地放下手机,用chrome打开了知乎。


首先聊一下,为什么大众以个人判断群体。

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体系中,有一种认知倾向,被称作「鲜活效应」

大概的意思是:

我们特别容易记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和正常情况不一样的的现象。

比如,我们身边一个人患了癌症,结果通过一位老中医的指导,用了一个偏方,坚持吃了三年重要,结果癌症好了。

这种讯息,会非常鲜活的烙印在我们脑子里,有的时候,甚至一生都无法挥去。

相反,我们会忽略一个更加容易让人信服的讯息,即,这个老中医经手的患者,五年存活率远远低于正规医院的存活率。


这种鲜活效应,放到面对人的这种个体问题上,就会成为非常奇怪的认知特点,在面对人的时候,我们不太容易记住大部分人中性的或者好的一面,一但一个人对我们有非常不好的行为,损害我们的感受,损害我们的利益,我们就非常容易记住这个情况甚至以此推及和这个人有类似特征的人,比如相同出身的阶层,比如相同生活的地域,比如相同从事工作等等都是这样的人。

而忽略了,有这些特征的人,大部分,对我们是中立的或者友好的。


我曾经很奇怪,为什么人会这么不理智,会特别注意特别反常的讯息,而无法注意到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

大概是三年前,我在进化心理学上找到了,似乎贴近这个问题的答案。

人的天生的注意力习惯,其实并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特定的倾向的。

这种倾向,是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而这种倾向,是特别关注于自己的生存,以及自己基因流传为主的。

天生有这些倾向的人,生存和繁衍概率会高一点点,经过上万代的迭代,生存优势就会使这种特征扩散到整个群体。


大概解释一下,关注自己生存和基因流传会具有的注意力特征。

1、注意力集中的方向,不会集中到整体的概率的问题,而非常在意自己个体的问题。

生存环境,对群体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回到个体上,个体关注的,最主要的是自己的生存和基因的遗传,换句话说,整体的情况的变好,对个体来说,是次要的讯息,个体关注的,最多的是自己,其次才是整体。

举个栗子,(卧槽,这个例子是我上午写的,下午就在黄渤的一出好戏里面看看到了相似的情节。。。。)

一个族长,和族人生活在一个条件不那么好的环境中,而在生存地区不远处,就会有更好的栖息地,更好的食物来源,更好的饮食和居住环境,但是这个地方栖息了一个更强大的族群,一旦整个族群迁移过去,族长就会失去自己族长的地位,自己优厚的实物,自己的侍从,自己的三妻四妾,都会失去。这个族长就会倾向于不带领族群迁移到条件更好的居住地。

因为一旦迁徙过去,族长自己就失去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更好的繁殖后代的条件。

2、注意力集中的方向,不会集中于对自己不痛不痒的问题上,而是集中于可能会让自己生存条件边的更好或者更差的问题上。

用前面的老中医里的例子来说明,其实就是,我不在乎有多少人从老中医手上没治疗好,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我选择试一把,因为之前有人证明过,曾经是有机会治好的。

用标签化的例子来说明,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我不在乎别人是不是中性的,我在乎的是这种人曾经伤害过我,我要远离这种人,这样我就不会被伤害了。


于是这两种倾向,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鲜活效应」,以个人判断全体,其实只是鲜活效应的一种表现。


科员人员用群体来定义个人其实这句话本身是不对的,科研人员大部分能分的清楚,群体是群体,群体里面的概率仅仅是针对群体的,而对个人来说,这个概率不是零就是一百。

举个栗子,

亚洲人的耳屎绝大部分是干燥的,白种人的耳屎绝大部分是湿的。

科研人员绝对不会认为,每个亚洲人的而是都是干燥的,也不会认为每个白种人的耳屎都是湿的。

对于一个个体,要么耳屎是干的,要么是湿的。

科研人员和普通人员的这种差异。

其实是后天长期训练行程的。

和普通人基本看不到胸肌,而经常健身的人胸肌很明显,是一个道理。

后天的训练,改变了先天的基因的表达。

比如我下面这张照片,就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