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撒网

无论开始有没有小方向,在一个大面上撒种子,感兴趣的就争取去做,去试

如有能力,要选一个较为宽敞的地界

广撒网的地段不同,可开采内容和产出论文引用率可以相差一个数量级

2、迭代

有趣的种子长出来后,快速迭代

不求稳,但求快,大致方向对即可,找出极限再回头补充细节,允许出错和跑偏

3、定位

和同行对比,找自己的身位

身位靠前的优先发展,靠后的要及时、忍心舍弃

不要浪费时间在鸡肋数据上

4、布网

优先发展身位靠前且能够自洽互补的系列研究点

按照出系列文章的方向排布研究进度和内容

重点发展实验条件和方法、技术等自己独有的研究内容,直至世界领先再考虑增加新方向

最后这一点是所有大牛必备装备

5、最后,做有用的东西

争取做那些能变成现实技术、设备或某种形式的实物的研究

如果论文能够走出纸面,成就感更多一层,更容易让你尽情地投入到后面的工作中去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引力,比头悬梁锥刺股的强行鸡血效果会好很多

6、刚注意到话题关键词里挺多写作,那就简单说下写作

写作这个东西,大概在发表论文的功劳簿上只占20%不到,说10%也行

写作的作用主要是指如何把实验逻辑,或者故事讲好

讲好故事的主体其实还是实验,以及实验之前就在来回掂对的知识体系的gap和发表价值

从这个角度讲,写作是从一个研究点的初始想法儿形成时就开始了的逻辑构架或者故事情节的设置

在做实验和读论文的过程中不断添加逻辑的自洽点或者故事细节

所以有的人能做到数据收集好后写作一两天就完成

至于说语法、表达、术语等写作知识还欠缺的话,自然就比较难,比较久了

这跟缺乏数据,或者有数据但数据平淡无奇一样,自然是新手村需要尽快积累经验升级离开的

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写作,很多时间

论看过的写作书记数量和花费的时间精力,我在知乎可以稳排前十,甚至想过写一本学术写作的书

把所有写作的点、线和面全都讲一讲

但我最后的结论是写作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甚至不是必要

她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所以,多关注专业知识

别太纠结写作技能,哪怕到时候花钱请人润色也没什么的


写轮眼


做有意思的工作,给同行一个惊喜。


按照知乎传统,回答问题前先问对不对。对于写作这个问题,很难说具体哪种概念或者技术能产生突飞猛进的效果。具体有两点原因:

  1. 写作上的技术或者技巧,往往和科研写作的过程相辅相成,技巧逐渐的成熟,带来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技巧的打磨和能力的提升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 写作能力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逻辑、语言、绘图等等,单一因素的提升,带来的整体能力提高是渐进的。需要在多次写作中,逐一提高、打磨各项技巧更可行。

因此,与其说想通过掌握某项技术立马提高写作能力,我更推荐把握机会多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多让导师、师兄师姐以及合作者等更有经验的进行修改,同时不断学习和应用好论文中的写作经验,慢慢提高写作能力更可行。


谢邀,这个~也不知道怎么说,反正我内心戏挺多的,搞科研的时候想的也很多就全都写上了……本著多多益善的原则。只能多不能少!


写完论文扔到一边,去忙几天其他的。

忘的差不读了再读一遍。

会惊喜的发现:当初写的什么玩意。

再去修改。

重复以上步骤....


逻辑。

论文写作不是写优美的散文,反倒是更像搭房子。逻辑有了,证据齐了,观点立住了,才是重中之重。


根据我一个临床医生这10多年的暗中观察,发现PS才是真正的科研「神器」。


写了两篇论文,被导师改了10遍后。


图侵删,手动狗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