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版:植物学相关专业,人选是中科院学术大佬与东京大学年轻副教授。

以下为原描述:非常纠结,所以在知乎提问了,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题主是农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3年级的学生,本硕一直在211高校做植物相关的课题,对科研感兴趣,所以想读博,面临升学的关键时刻,现在出现了难以抉择的事情,请大家帮忙参考一下。

首先,我很喜欢日本,之前去本科期间去日本交换过一段时间,但是之前一直没有考虑出国留学的事情,但是想体验日本的风土人情,虽然都说日本这个社会很压抑,但是就是想感受一下(不是旅游那种短暂匆忙的15天),所以博士计划申请日本高校。很幸运的是在今年的6月,收获了一枚东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生非正式,需要参加正式考试成为正式博士生)的内诺,非常开心,虽然和本硕做的内容小方向不太相关,大导说以后跟著新来的副教授做实验,学技术,成体系很好上手。但是呢,跟我说我们课题组大家研究的内容互不相关,就是你自己的课题你得从一开始都是自己著手做,要做好延迟毕业的准备,而且文章不会相互挂名,问我介不介意,因为日本博士还是学生,所以自然也是没有劳务费的。我不介意这些,所以开心的接受了,那边老师也说,日本人很讲信用,如果我不去的话一定要记得提前发邮件。

现在是12月了,然后在平时的文献中无意中发现了一位自己这个领域的大佬,特别契合的大佬,因为很多文献通讯作者都是这个名字所以记住了。然后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果然大佬没错了,中科院,院士,发400多篇sci,平均影响因子9以上,几乎垄断了我们这个领域,研究特别深,都是我硕士阶段学习不到的技术和手段。我查了一下导师的邮箱和招生,并发送了邮件(附简历)礼貌问了博士招生名额,然后他回复了他的微信和手机号,当天我们聊了一下,他简单介绍了一下实验室的课题,然后说笔试并不难,面试比较重要,感觉为人挺亲切,和蔼,就整个人感觉追星一样的崇拜的心情,觉得他实验室的三个方向我都挺感兴趣的,但是大佬一般自己是不会带学生的,可能最后就是挂名然后给小老师带。

现在已经开始中科院报名时间了,我就在思考选择东京大学和中科院,其实自己想想无非就是选择会亲身带我的负责老师,还是选择和自己本硕相关的大佬平台,毕竟可以省去很多的时间成本,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诚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谢谢~

我很在乎导师会不会自己带学生,是因为硕士期间自己放养过的太累了,从开题到论文,导师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有时候自己在死胡同转圈,略微难过。


说实话,这个除了跟组内的具体文化和人员配置有关外,对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很有关系。

虽说大佬的组里,一般平台资源都会很好,也都会有得力的干将(Group Leader,PD,也就是你所谓的可以具体带你的年轻老师),但轮到你的是哪位,真不好说。

我就举我读博时候的几个例子吧

我们所的PI,基本都属于大佬级别,但不同组的风格差异其实很大,向我们组就是属于典型的美国工业流水线风(每个博士生都有GP,管得很细),但另外几个组就是典型的欧洲散养风。但有一点是类似的,就是大老板是基本没时间亲自管学生的,只会在一定的周期,通过组会等形式来了解项目的进度情况。我们所的具体情况,你可以看我的这个回答:

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读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www.zhihu.com图标

但即便是我们这种工业流水线组,每个博士生的境遇也是不同的。虽然大部分的GL都是很负责任的,但也有相对比较水的。当时我们组有两个GL,跟著他们的学生都比较惨。一个是本来就比较水的印度PD,自己本来成天也比较混,也不怎么管学生,最后我那比我晚来一年的中国同事,读了4年,没发文章,没办法毕业,现在也不知道在德国干嘛。

另外一个GL是一位德国女强人,其实很拼的,也很负责,只不过她当时同时兼了所里的一项行政职位,所以就搞的她自己和项目有点脱节。最后她的两个学生,一个德国女生直接博三的时候退学了。另外一个中国同事,最终凭自己的能力,自己把项目做出来了,但也是各种折磨。最后发文章的时候还和这位GL起了矛盾,因为他觉得项目后面的idea和实验基本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弄出来的,为啥要带GL做通讯,直接挂大老板就完了。

其实这个也是我一开始为什么还提到,你问题的选择,为什么和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很有关系。因为其实如果你自己的自主科研能力本来就很强,其实有一个管你很细的GL不一定是个好事。还记得我开始提过我们所有另外几个组是属于散养风么?他们组里的博士生,就是两级分化很严重,差的就是勉强混个毕业,但强的学生那是真的强!

我就挑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隔壁组一个埃及哥,这哥们其实长了一副弱弱的样子,很低调,不爱说话,反正很不起眼,说英语的口音也很重,反正就是怎么看怎么不像牛人。然而,我读博4年,就基本上没见他离开过研究所,不管我多早来,或者多晚走,只要我路过他们组的实验室,都基本上能看到他,我之前都怀疑他是不是为了省房租住在所里的....他就是那种,不需要人带,只要大老板给我提供仪器和平台,自己就能干出一片天的。结果人家博士毕业的时候,3篇一作elife,接著同组做博后,不到半年时间,一篇Cell通讯作者,亮瞎我狗眼。

另一个是我group leader的老婆(其实我group leader也是一个适合科研的人,比我也就大五岁吧,中国农大统计学本科,现在在德国一个大学拿到终身教职了,我想了想还是不透露他个人信息了,就说说他老婆吧,他们两口子都是做科研的料),瑞士人,在所里另外一个组读博,比我大一届,博士最后一年,刚赶上要生小孩儿,为了不耽误事儿,在预产期半年前,找她老板要了5个实习生帮她干活,把他们组的化学仪器整整『霸占』了2个月没停过机,生孩子前一个月,把两篇paper,毕业论文全部投出去。生完娃回来,刚好文章反馈意见回来小修,毕业论文也通过,直接可以排期答辩。可以说一天也没耽误,最后小baby睡在婴儿车里到现场见证母亲答辩满分通过,小修后两篇文章都接受了。我尼玛当时只能用五体投地来形容我的心情。

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

www.zhihu.com图标

其实我们组的中国学生之前就经常讨论,为啥这些散养组毕业的学生,除了很多大神(在一个细分领域独当一面的那种),而我们组好像就很少。我有一次还专门和那个组的PI老爷爷聊过,他说他觉得真正适合做科研的,这种环境最能培养锻炼他们独立的能力,这样他们毕业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和自己的团队时,就能更快的适应。而对另一部分不太能独立科研的学生而言,他觉得让他们早日觉察到自己并不适合走科研这条路其实对他们也是好的,因为路有很多,越早清晰路径就有越多的时间可以考虑准备....

好了,罗里吧嗦写了这么多,还是要做个总结方便喜欢吃快餐的朋友看的。总之,我个人认为,在读博的选择上,如果平台差异太大,一定要选条件更好的平台,因为实验条件,经费,仪器,环境都是能否产出好科研成果的刚需。即便一个老师在愿意手把手带你,没有这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大环境相差不是那么大,那就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如果对自己独立做项目的能力非常没有底气的,可能题中的后者是更合适的选择。

一些相关回答: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www.zhihu.com图标一个博士生接受怎样的训练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

www.zhihu.com图标科研入门,在导师完全散养不管的状态下,怎么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www.zhihu.com图标你的导师对你说过什么让你至今难以忘怀的话??

www.zhihu.com图标

蟹妖。

目前助理研究员,建议一定要选择能出科研成果的实验室。

第一

平台很好的实验室并不一定产出好的科研成果。

第二

如果是人才引进的年轻博导老师, 一定要抱住大腿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人才引进也是有科研任务在身的,人才引进计划配套的科研经费也足够充裕,如果跟著这样的老师,虽然苦一些,收获特别大。

实不相瞒,这些导师除了发表过顶刊外,手里往往还揣著其他成型未发表的成果。您要是他们的学生,嘿嘿嘿...

第三

关于具体带你这个问题

博士阶段,不管是哪种老师,带你都不会像以前那样大包大揽。

不让你写老板基金,带小硕毕业,组织学术会议,已经不错了。

毕业,大部分还是自己为自己负责。老师主要是负责监督管理。

第四

平台很好的大佬旗下一定会有青年才俊。

21试剂什么最贵,人才。

能拿资源的大佬最欣赏的就是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才俊。他们才是把资源转化成成果的发动机。

所以平台好的大佬一定会有带教的年轻老师。

加油,祝好。


哪个毕业时间短选哪个?

有人可能说多读一两年可以多攒一些成果。个人不是特别赞成推迟毕业攒成果,因为大多数人在推迟毕业的时候都很慌,主观意愿攒成果的不多,导师不同意或不推动毕业的更多。而且攒成果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做博后,哪怕留组做博后也比推迟毕业强。日本导师已经说会推迟毕业,那么大概是多久,再对比一下中科院的院士团队,平均毕业时长。

在我们年轻时,我们总以为自己有些能力异于常人或者锦鲤附体,事实上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读博士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才是小概率事件。而读博的最低目标是毕业,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分伯仲时选择能让你最快毕业的组。时间就是资本,毕业后尽早占坑还是做博后你有更多选择。


植物学方向,还是在国内念吧。因为中国是世界植物学方面的双核,发展势头都压过美国。


平台很好的大佬,一般都会有年轻的小老板给他干活,给他带学生,一举两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