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贵族身份,抵得上普通人奋斗20年。

  有些人一辈子都到不了北京,有些人出生就在北京,宿命中的事情,很难通过后天努力所能改变!你还能说人人生而平等吗?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100年。我朋友圈里面,有极少数人,尽管这辈子成不了贵族,但却能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人生的逆袭。然而,大多数人却终日忙碌,一辈子毫无建树。

  有些人理财是为了买房,有些人买房就是为了理财。为贴近【郑在说房】“专业讲述买房相关那些事儿”的定位,根据朋友圈好友名下房产,我把他们分成4种,并分别说说相应代表者的故事,期待给更多粉丝朋友以启发。

  第1种人:买房遍全球的老李!

  1992年南方谈话之后,郑州开启房地产元年。伴随众多开发商一同出现的是建筑队,见人带笑、头脑灵活的老李正是那时候开始发家。

  前几天在郑州东区某会所见面,茶香氤氲之际,老李讲了这些年的经历与感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老李的建筑队不久就成了建筑公司,再后来就有些开发商因为缺钱,就有人邀请他一起开发楼盘。一来二去,老李也成了小开发商,后来也独自做过三个40-150亩不等的楼盘。

  “赶上了好时候,很赚钱。只要不胡来,我们一家三代人吃喝不愁。”老李笑笑接着说,后来一个领导出事了,牵扯到他的合伙人,连带他也被请去喝了几天茶,虽然最终平安着陆,但是心有余悸的他很快就把剩余的项目转让了出去,“人这辈子图啥?我爹娘一辈子都没有坐过小汽车,更别说豪车了。前面那么辛苦,钱也赚够了,也该消停消停了!”

  2010年前后,尽管老李还有一些项目的股权,但他已经可以完全放手了。先是根据身边朋友的劝说,全国各地购置了十几套房产,之后就在全球旅游。

  当他看到国外生活环境、空气、水啥的超过郑州,再加上孙子孙女教育的问题,他就跟着朋友,投资移民到了新西兰。老李说起来一家人移民很轻松:“那时候去澳洲买房,政策很好,比国内便宜,还有无息贷款,咱们这边去买的人可多!”

  然而,不甘寂寞的老李2012年初回郑州收购了东区一家高档酒店,到2015年初转让,老李赔了1000多万!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酒店做不成,因为各种关系,开发商里的老朋友们踹给他20多套郑州的房子,倒是赚了不少钱。回忆及此,老李直呼“老了看不懂了!”

  近几年的老李风云看淡,不再带女秘书而是领着老伴全球转,并且在欧美日等地买了一些房产。

  在老李看来,郑州有了大发展,但有些软性条件还上不去。原因他的百达翡丽5078P,随便做一下普通保养3500元,表轴出了点小问题,郑州竟然没有人敢修,非要返厂!

  老李晃了晃手腕,赫然是一款劳力士格林尼治型II系列,反射着灯光,有些刺眼。

  第2种人:买房遍全国的郝人

  郝人真是好人,作为某报地产部的人,他不但在单位里面是好同事,而且在甲方小伙伴那边有口皆碑,以至于这么多年他除了做好业务之外,自己的事业也小有成就。一个侧面证明,就是全国有20多套房子。

  我认识他是2012年底,北环某个楼盘开盘现场,他带着亲戚朋友一下子买了12套,你没看错,是12套!然而,这并不是他全部的实力,当时售楼部里面传说这个客户全国已经有18套房子了!

  以至于郝人后来再去办手续,不少小姐姐投给他的眼光似乎要带上钩子。真正和他有业务往来已是2017年。我趁机问他买哪里的房子好一些?

  他推了推眼镜,看着我微微一笑,两只狭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让人觉得狡黠,但放在白净面皮之上,并不让人反感。

  “去惠州吧!我刚从那边回来,环境非常好,将来孩子可以过去高考。另外,那边这几年说政策上会有很大的支持!”

  不久就听人说他带人去那边团购,我当时心想怪不得!

  两年之后的2019年2月17日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点燃了不少投资者和买房人的激情!

  我打电话问他如何预料那么准,他哈哈大笑说兄弟你没听我的吧?他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子都是这样来的,顺便赚俩花花云云。然后说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台湾,问我想要捎啥不?

  待我拒绝之后,他说最近还没有找到目标洼地,就和一兄弟共同接了某楼盘的推广,让我等他回来一起喝酒聊聊!

  “有钱大家赚啊!”他挂电话之前仍然没有忘记说这个口头禅。

  第3种人:买房遍郑州的赵敏

  黄昏渐浓,CBD一家商务会所里,赵敏正用她因指甲镶钻而闪闪发光的纤纤玉手端着半杯红酒,沉醉在美妙夜色中。

  赵敏是半个地产人,为什么说半个,此刻,她早已脱离任何一家公司,成为一家传媒公司老总。

  2007年,大学毕业的赵敏顺利入职郑州一家房地产企业做销售。在某个项目刚开发那会儿,她就以内部价购置了两套,还用购房资格多备了几套,转手就赚了几十万。

  房产销售,彼时应是最风光的职业,少则几万,动辄几十万的提成,令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不是每个销售都是优秀的。

  赵敏除了一张不染风尘的清秀脸,更有一张口吐莲花巧嘴。逢人便称哥道姐,夸人都不遗余力,手上的房子当然卖的快。

  转眼到了2013年,眼看销售这个青春饭吃不了太久,赵敏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地产媒体的老板,而那时,她已是有八套住宅,两套公寓,一间门面的富婆。

  地产媒体人这个身份比起销售,更动脑,要分析经济形势,掌握区域动向,了解每个项目的优劣势……多年地产经验帮她不少,和开发商良好的关系也让她的写作如虎添翼。

  地产媒体的收入,除了软文,就是团购提成。

  趁着公司团购,赵敏又入手了三套住宅,一套公寓。这么多房子,怎么处置?目前,她只自住两套,其中一套父母过来住,剩下的都租了出去,还有两套年底交房,到时候在处置,一年几十万的房租收入,不敌当年在房地产的1/2,却是在地产媒体的两倍。

  去年,赵敏就洗尽铅华,创了业。凭着媒体从业经历,她开了一家专注女性的传媒公司。大到房子,小到护肤品,统统参与,公司不大,但持续盈利,最重要的是,赵敏从此就可以在马尔代夫醒来,奔赴奥地利吃早餐,去意大利看艺术展,夜宿巴黎俯瞰夜景,过上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

  自由,靠的是买房子。

  第4种人:买不起郑州房子的曹子昂

  曹子昂是我中学同学,【郑在说房】公众号曾经写过他,从单亲家庭上不起学的穷小子开始,中学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后来自学考取了人力资源本科学历,兜兜转转现在已经是郑州某上市公司人资总监了。

  2015年,曹子昂说他要用存款买我们老家,也就是豫东某县城房子,并咨询我的意见。当时我说你以后不会在县城,但是带着老婆孩子去广州也不太现实,所以建议你买郑州,将来你回来工作、孩子上学都可以!

  他最终仍然买了我们县城西关某楼盘,120平,42万元。

  因为这事我嘲笑了他几年,我同期在郑州航海路某盘买了90平的房子,入手8000,现在中介那里已经14500了。而子昂家的房子,微涨,中介那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倒是建业进入之后,新房价格已经妥妥的4000多了!

  我的嘲笑持续到了他有了二胎。现在,他老婆带着两个女儿在县城住着,大女儿读初中,小女儿读幼儿园,而他周末可以回县城和家人团圆。

  劝人买房,积德行善。我仍然时不时的劝他在郑州买房,但他不为所动,酒酣耳热之际,他才说原来去了一家金刚石上市公司,尽管他税后也一万多了,一方面是全靠他一个人养家,另一方面他回来的几个月就没有发下来工资!

  “总会好起来的,我们还年轻,到时候可以把嫂子孩子接到郑州。”我轻轻地安慰

  结语

  生活,除了房子,还有诗和远方,但如果没有房子的诗和远方就像断线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又能如何?

  我朋友圈的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没有想过培养出贵族——房子在他们眼中,也只是让生活更美好一些的起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农村走到了城市,家里没矿,没有人脉,甚至刚开始时基本食宿都是问题,但是现在他们通过奋斗,在郑州,在一线城市,甚至在海外,有了自己的房产,尽管不能标榜什么,但是还能有什么比房子更能当做他们的徽章呢?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如果有也只是在一个点上!揹负着房子的我们,不奢望绝对的公平,也可能一辈子都到不了北京,但作为蜗牛,总要留下明亮的足迹,和生命中的感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