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的五个孩子是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小源口村小学的五名学生。这五个孩子分别来自附近的四个村庄,最远的距离学校大概有三公里路。学生人数虽少,但年级跨度却很大,从学前班到三年级的都有。该村地处偏僻,距离镇上有十几公里远。

江冬弟老师是这个学校唯一的一位老师,她教授了这些孩子们的所有课程。学生虽少,但上课会很负责,四个年级同一间教室,课时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江老师谈到,她每天会先给学前班上语文,通知其他三个年级先预习今天要上的课文内容;给一年级上语文课的时候会告诉学前班的孩子预习数学和做布置的作业;一年级上完上二年级...以此类推,第二天则把科目反过来上。就在去年,教室也安装上了电子白板教学设备,可以实时直播县内优质课堂的公开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江老师的教学负担。

江老师的家在距离当地十几公里的镇上。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务工,自己还有一个在读小学的孩子需要照顾。所以,每天她不得不来回穿梭于这十几公里之间,无论寒冬炎夏,一如既往!

“说真的,刚开始被调来的时候确实有点不习惯,离家里那么远,当时自己又不会骑电动车,每天只好联系镇上的摩的师傅,接送我过来给五个孩子上。有时候也会碰到热心的村民搭顺风车。”据了解,那段时间,江老师将近一半的工资用在了出行上。而后江老师买了电动车,以方便日常出行。

“每天教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看着他们慢慢长大,就当是自己的孩子了。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了。”讲到这,江老师有些欣慰。她提到五位孩子中的唯一女生,家境不太好,但特别认真刻苦。希望她长大能走出农村,出人头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五个孩子和一个老师构成了教育的一个小家。五个孩子虽少,但教育不在乎人数;二十几公里虽长,但教育没有距离。每天跋涉二十几公里的路,只为心系五个孩子。当工匠精神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产出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栋梁!

汽糕是婺源特色小吃,当了解到他们没见过汽糕,江老师第二天便带来了好几份过来给孩子们吃。为了丰富他们的早餐,她每周会给孩子们带两三次早餐,每次都不重样。中午烧好菜了,不忘给他们的饭盒里加些菜。

去年冬天江老师因身体原因需要去上饶动手术,需要请假一个星期。但她却放不下山里的牵挂,便请代课老师来上课。孩子们不知其中缘由,很是失落,认为老师再也不会来给“我们”上课了。

下午四点,孩子们已经收拾好自己的书包。趁这个机会给老师和孩子们来了张合影。之后江老师的工作便是等家长们来接孩子,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接走,江老师才能安心的锁上学校大门,踏上回家的路..........

现今的中国,城市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农村在逐步空心化。家里条件差的便成了这里的留守儿童。“从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离不开他们,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动了我,也改变了我。其实我可以在县城的工业园找到一份收入还过得去的工作。年轻时候开始教书,到现在二十年了,还是喜欢教书的。现实中我们乡村教师多么不起眼,村小的岗位在那里,知识需要传承,孩子们需要教育,所以当老师还是有意义的。”

任正非说,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廉价的国防。在中国万千偏远农村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像江老师一样,高度负责地指导着“国防项目”。时代浪潮中总有无奈,他们做出了不同于常人的选择,一生扎根农村基础教育,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一心系着五个孩子的教育,再远的路程每天一如既往,愿太阳光辉永照大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