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人生领航员狮子心

早上八点半,所有同仁及干部主管们一如往常地准备开早会,而今天轮到的是一位新进同仁Gary做分享。Gary来到公司还不到三个月时间,虽然年纪还很轻,不过由于之前曾经有过相关工作经验,因此无论是在口条或是肢体动作表现上其实都还算是相当沈稳熟练。只不过或许是因为太过积极想求表现,因此在这次的分享当中,总让人感觉Gary似乎有些太过刻意想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舞台魅力,殊不知,由于太过躁进而对于许多本该注意的细节欠缺考量的结果,除了让这次的分享显得有些华而不实、流于表面功夫之外,在最重要的内容描述上,更是显得十分空泛、不知所云,到最后,不仅没能顺利帮自己加到分数,反倒让自己原本所不为人知的缺点全都原形毕露,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当天Gary所分享的其实是一本由心理学大师所撰写的人文励志畅销书,虽然我并没有看过这本书,不过既然是由该领域的佼佼者所撰写、又是历久不衰的畅销书,再加上分享之前Gary更是花了许多功夫在铺陈自己的专业、展现自己的自信,如此把握度十足、甚至是有些高傲的姿态,想必所选出来的书籍分享内容肯定是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充满期待的想听听Gary究竟会分享什么样的高见时,结果却相当令人傻眼,没想到Gary只用了几句话就草草带过这段分享:『对我来说,这本书在讲的只有四个字:「境随心迁!!」也就是只要你相信、而且也愿意跨出第一步,那么一切困境都会好转!!』听完了如此草率、空虚的结论,实在很令人傻眼................

这就好比当一个在工作上十分无助的员工,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的跑来找前辈或主管寻求建议时,结果却只得到像是「加油」、「你要相信自己啊」、「你可以的」之类表面上看似十分高格调、高道德的正面能量,实际上却是完全不著边际的空泛回应,或是当一个正面临著升学压力的考生拿著好几份学校简章,满脸愁容的跑来找老师,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在选校或是选系上的建设性意见时,最后却只得到「就跟著你的兴趣走吧」、「相信你的直觉吧」、「别问我,你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之类反倒让人更加毫无头绪的回复,那么即便在过程之中主管或老师愿意花再多时间、再有耐心、再有诚意的去帮助员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到最后不仅换不来任何一句感谢,更只会赔上了自己建立许久的尊严与专业度..............

接著,在草率结束了这段让听众们并不是那么愉快的内容分享后,本以为早会应该将就此结束,殊不知,没能察觉到底下听众大多早已失去耐性的Gary,不仅不懂得适可而止,更因为几周前曾有某位主管给过这样的回馈:「建议同仁们可以在早会的分享过程中尽可能多带点互动性,才能让底下的听众更容易理解与融入你的话题之中。」于是「谨遵教诲」的Gary也决定在这次的分享当中硬是加入互动元素,现学现卖,因此不太搭嘎的塞入了这样的桥段:「为了让每个人学会执行力的重要性,因此我给每个人30秒的时间,请各位轮流分享你在这一生当中最对不起什么人?以及你想对他做出什么样的道歉行为?」在此必须再次强调一件事,首先,Gary还只是一位资历尚浅、凡事都还在摸索、还需要随时有资深前辈贴身指导的新进同仁,其次,在这场早会当中,虽然只有十多人参加,但是在场一共就有四位以上主管级的资深经副理与会。其实当听见Gary问的问题当下,敏锐度稍微高一些的人,其实都应该看得出所有人的表情早就从原本浅浅的一抹微笑,慢慢转变成毫无表情的扑克脸,毕竟有谁会喜欢在公开场合之中认错道歉?如果真心认错,那么大可私下找机会去实际想办法弥补对方,而不该反倒拿著过去的伤痛来当成是博取众人同情的一种「道具」,不仅没这个必要,也没这个理由。

不过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也没能察觉底下听众们骤变的表情与情绪的Gary,当30秒一结束,开始一一点人分享。其中有一位向来行事作风较低调、也较少有机会参与早会的部门高阶主管Allen,由于所站的位置离Gary最靠近,因此Gary想都没想的就直接点名了Allen:「来吧!!Allen,就从你开始,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好认个错,说说你最想跟谁道歉?」会如此大剌剌、又不加职称的直接点名Allen,显然Gary似乎并不清楚Allen的主管身份,而Allen当下的表情则是既错愕、又似乎因为有些被冒犯了而感到不太开心,原本单纯的扑克脸,此时多了一丝不耐烦的情绪,于是Allen有些拉高音调的回问了Gary:「你确定是要我回答这个问题吗?」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的Gary则不以为意的回答:「对啊!!没关系,就在大家面前大方认错嘛!!来好好说说你最对不起谁?最想跟道歉?」此话一出,就连其他人都已经明显感受到Allen的不满情绪似乎已经快要爆发,只不过Allen毕竟是资深的高阶主管,因此最后他还是巧妙的选择以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尴尬,也想顺便提醒Gary该适可而止了!!于是Allen如此回复:「如果你真的要我回答,那么我觉得我最对不起、最感到抱歉的人应该就是你吧!!」对此,Gary感到有些不解:「对不起我?为什么?」Allen此时则反倒挂著一丝笑意回复:「因为这个问题我不但答不出来,而且似乎也不应该回答!!」一席幽默又略带深意的临场反应,不仅让Allen反客为主的成了本场早会之中的最大亮点所在,也让人见识到了高阶主管所应有的气度与格局。

其实Gary在职场上的表现比起其他还处于凡事被动、羞涩状态下的新进同仁来说,不仅适应得快,而且也能立即针对前辈、主管们的建议去做出修正,这本应该是一种相当值得赞许的工作态度,只不过在这次事件当中却明显透露出Gary的几个问题:

首先在内容分享部分,Gary其实相当明显的并未能够充分掌握作者在本书之中所真正想传达的核心理念,因此也就更别提吸收之后更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个人见解,感觉比较像是形式上读完了一本书,没有针对内容多加思考,却将大部分的心思全都摆在分享过程中的铺陈、表演,然后就单纯的以为演说的重点应该摆在「自己」身上,而非「内容」,因此只要外表包装的够华丽、吸睛,那么即便实际内容含糊带过,肯定也不会有人会在意,殊不知,当你的实际内容无法满足听众们因为开场华丽表演而勾起的高度期待时,那么当你的表演越是华丽,最后也只会替你迎来越大的不满;

其次,当你舍弃了传统较容易的单向演说方式,而选择了一个难度较高的互动形式,或许你的确只是遵照前辈及主管们的建议而勇于尝试这种做法罢了,殊不知,有别于一般单向式演说,这种方式需要的是主讲者至少必须具备足够优异的控场力(控制时间、控制进度、控制讨论方向)、观察力(确认互动过程是否有任何异样,以即早预防后续可能的失控状况)、以及个人领导魅力(包含说服力及专业力),而不该在没有事先做足准备功课的情况下,不仅没有事先确认互动的目的性与必要性、互动过程与分享主题的关联性,也没有事先了解听众的需求与背景,并且针对主题内容好好检视是否有任何不妥之处,就贸然进行互动,这种「为了互动而互动」的做法,最后不仅可能冒犯了在场主管、前辈,甚至也只会让自己积极主动、勇于尝试的正面态度,反倒成了自己最大的问题所在..............

因此,借由这次实际发生的职场个案,希望能够提醒各位职场工作者们一件事:「在职场上,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切记!!装懂不是真的懂,装会不是真的会!!」就如同在《犹太人的思考技术》一书中曾经提到的一句话:「彻底的傻子比半个聪明人要好!」如果总是过于自恃甚高的自以为聪明,只会让自己真正的无知反而没有任何机会能够去碰触到真正的智慧。就如同个案中的主角Gary,由于太过自负、不够谦卑,仅仅略懂一些皮毛,就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全貌,殊不知,即便是再明显不过的浮冰底下也会有难以察觉到的巨大冰山存在,如果你老是只著重于表象,甚至仅仅根据表象就大胆地做出决策,那么像这样不够顾全大局的鲁莽行径,只会让你越想冲得快,就越会让自己得不断承受后续所产生的强烈反效果。

或许很多时候为了抢时机,你的确凡事都得讲求效率、让一切都尽可能简单化,只不过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思考抄捷径」,若是简化的背后能够有足够周全、缜密的思维逻辑作支持,那么所呈现出的才会是一种智慧,而若是连背后这些必要的思考与学习过程也全都一并简化,那么所呈现出的将只不过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罢了!!即便瞒得了一时,也肯定瞒不了一世,与其一天到晚战战兢兢的害怕担忧自己的华丽外表不知何时会露出马脚,不如从此刻起就好好面对自己的无知、舍弃过多不必要的包装,把焦点好好专注在至关重要的核心关键才是,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大家加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