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婶婶是个典型的例子!婶婶跟我叔叔结婚将近二十年了,从没有把我奶奶叫过一声「妈」,原因很简单,她说那不是她的亲妈,只是她的婆婆!这么多年,我的堂弟怎么叫的奶奶,婶婶也跟著一样的叫奶奶,从未开口叫过奶奶一声「妈」!我们老家把奶奶叫做「婆」,而婶婶也是口口声声的只叫「婆」,不叫妈!

婶婶的娘家离我们家很近,就在我们村对面!每次回娘家,走个半个小时的路程,或者骑车十分钟,就到了!后来,婶婶的亲弟弟因为交通事故离世了,她娘家因没了儿子,儿媳妇又改嫁了,只剩下一个小孙女跟著她的爷爷奶奶过日子。再后来,婶婶的亲生父亲也患病去世了,一大家子人就只剩下那个小侄女和婶婶的亲娘!于是,婶婶和叔叔做了决定,最后去她娘家,用她弟弟的田地建了新房。从此以后,叔叔的家就在他岳母家旁边,奶奶跟著我们家一起吃住,时不时的,叔叔才抽空回去看奶奶!

如今,我的奶奶将近九十岁了,每天,什么事都不用做,每天都准时准点的有村里的老太太们过来和奶奶一起唠嗑聊家常。后来,有一次我发现,叔叔回来看奶奶,正是一大早,我还未起床,就听到叔叔在奶奶的房间后门叫道:「老妈妈,老妈妈,开一下门,我给你送点东西过来!」咦,叔叔什么时候改口了。我猜想,大概是奶奶年纪大了,又年迈体虚的,所以叔叔叫「老妈妈」也不为过!但是,无论叫「妈」还是只称呼为一声「婆婆」,都要有一颗孝顺长辈,尊重长辈的心!


我的一个女邻居,从结婚一直到她婆婆几年前去世,三十多年了,从没喊过婆婆一句妈。

我问她因为什么,她说不因为什么,就是喊不出口,刚结婚时,说话就你我他,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就喊孩子奶,时间长了,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好。

其实,婆婆对她挺好的,大女儿刚满月就给婆婆在一起,各种费用都是婆婆出,一直给她女儿带到出嫁,她对婆婆方方面面也不错,婆媳关系也可以,就是不喊婆婆,谁劝她也不听,说习惯了,喊不出口。

前些年,她也做婆婆了,我们问她,你媳妇怎喊你妈了,为什么不称呼自己的婆婆呢?她说,她爱喊喊,不喊拉倒,我又没让她喊。

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人怎么想的。


有呀,我就是!因为他们不照看我的孩子,却看他们侄子的小孩,我的老公找他们理论,他们把我老公打了一顿,还青灰拦门,说什么他们没儿没孙,就是不给照看孩子,有本事你们试试!为此惊动了半截庄子的人们,村里人都说他们的不是,可他们还振振有词,说老了不用我们养老!还骂别人多管闲事,为此我的老公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差点死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叫过爹娘,从心里怨恨死他们了!在我心里,他们不如老庄邻!


我们同事就没叫过公婆,她的说法是叫不出来,她的性格就是从来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不想叫就不叫!但是婆婆给她带孩子,生活在一起了,总得有个称呼吧,她就以她家孩子的身份叫公婆「爷爷奶奶」!一开始我们听到她打电话叫「爷爷奶奶」还纳闷呢,后来明白了也就习惯了!


我啊,我从结婚就喊我公公婆婆叔叔阿姨,我老公也喊我爸妈叫叔叔阿姨,我没觉得怎么样。

喊了爸妈就是亲爸妈吗?我反正只认把我辛苦拉扯大的亲爸妈,公公婆婆、丈母爹娘本来就是婚姻以外的携带产物,保持距离才是正道。

况且喊了爸妈的不也大有婆媳、翁婿兵戈相向的么?喊不喊对方的爸妈为爸妈又怎么样呢?

如果说日子是靠智慧过出来的,那婚姻就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博弈。

当然我也不排斥别人管对方的爸妈叫爸妈,个人喜好,反正又不犯法


在这儿我也想把埋藏在心里几十年的原因说出来,我是从小就没妈的孩子,也是从小都没有叫过妈妈,妈妈这个字眼从来都不存在,所以也特别羡慕有妈疼爱的孩子,到我长大后我处对象时我就想从这方面来弥补我这一生的缺憾,一定不能男方没妈!可是事与愿违别人的妈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走进她的心,想当初刚进他家我是怀著无比感恩的心来和他们相处的,一直把婆婆当亲妈看待,可婆婆一次次对我们的伤害把我们往死里整逼的我们无家可归在外带著小孩过流浪的生活好多年,直到我们日子好过了,后来她被小儿媳小儿子整的没法过下去才想到我们对她的好,可是我受伤的心怎么能这么轻易的放下,现在婆婆年纪也大了,我肯定不会以冤报冤来伤害她!我会尽可能在她有生之年让她过好余生,但是我再怎么也不会跟以前一样一句一个妈的叫她了!


我有时候一天要叫很多次??,而且三天两头婆婆都发过来视频,自从小姑嫁了以后,视频电话更是经常,只要家里缺东西,或是她的内衣裤破了就打电话给我,我老公经常说我跟我婆婆,你们两个可不可以不要一起出去,两个一起出去我两三天的工资就没有了,??????


谢谢好友「昂宝妈妈」的邀请。关于有没有结婚十年没有叫过婆婆一声妈的媳妇之问题,我的回答是有,而且还不少。我个人认为叫不叫婆婆为妈,不能作为婆媳关系好坏的「分水岭」。

媳妇不叫婆婆为妈,也很正常。有的说「婆婆没生我没养我,凭什么让我叫妈」;有的说「我只有一个自己的妈,叫婆婆为妈那也是假的」,有的还说「我叫她妈,她能真的把我当女儿待吗」……这样的话也是大实话。怎样称呼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都善待对方,有的亲儿女还不叫妈呢!

有不少天天叫婆婆为妈的媳妇,也并不是「善茬」。有一种「当面叫哥哥背后摸家伙」的人,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媳妇还不如不叫妈的好。不过,当初嫁过来的媳妇也不是不想对婆婆好,只不过是媳妇的好换不来对方的感激回报,所以「以牙还牙」才有了婆媳的不和。

再说了,媳妇不叫婆婆为妈,用其他称呼也不为过。有的媳妇在未正式过门前一直都叫婆婆为「阿姨」,后来习惯了就改不了口了。有的直接称婆婆为「婆婆」,这样名符其实也好。在很多家庭里,媳妇还以自己的孩子名下叫婆婆为「奶奶」,也比较亲切。还是那句话叫不叫妈不重要,只要善待对方就好!【图片来自网路,不妥通知可删】


看到评论里有朋友说不喊妈过分了,我觉得话不是这么说的。

我们国家地域广,各地风俗习惯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些地方喊婆婆喊妈,其他地方则有各种称谓。

比如我老家以及附近的地方,喊妈的就很少,尤其是上一辈的人,都是用其他的称谓。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媳妇用自己子女作为媳妇和婆婆称谓之间的桥梁。我妈以及她们这一辈的媳妇,通常喊自己婆婆都是「谁谁他奶」。

年轻一辈有喊妈的,但也不是很多,有的继承了「谁谁他奶」这种传统称谓,有的喊妈,有的则是按照其他的亲戚关系进行称呼。

我大嫂和我妈同性,是我妈族中侄女,所以我大嫂嫁到我家二十几年,一直喊我妈都是喊「爹」的。我们老家喊「姑姑」都是喊「爹」。

我媳妇她们家那边倒是都要喊妈,无论是媳妇喊婆婆,还是女婿喊丈母娘。但是嫁给我以后,到了我家也因为听别人都不这么喊,也喊不出来了,也是习惯跟著喊「孩儿她奶奶」。

称谓其实真的无所谓,明事理有孝心,婆婆都是高兴的。

嘴里亲热的喊著妈,心里恨不得婆婆早死的多了。

当然,那些本来就该喊妈,但由于心里不爽自己婆婆刻意不喊的,确实是有点过分了。


首先,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吧,我觉得也没什么,虽然是结婚后是应该要喊妈的,但是也并不是一定要喊,并不是喊了关系就好了,距离就近了,当然也不是不喊就代表距离会远。

有些人是因为性格问题不想喊,喊不出口,当然也有些人是因为婆婆做的太过份了,所以不喊。

我家楼上就有一对婆媳,做儿媳的就是从来不喊妈,喊的只是婆婆,但是人家关系也蛮好的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